APP下载

79例肛瘘挂线手术治疗护理体会

2011-08-15骆洪菊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肛瘘换药分泌物

骆洪菊

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肛肠科,四川 成都 610501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间的慢性感染性瘘管,表现为肛周疼痛、瘙痒、脓性分泌物排出,高位肛瘘可排出粪便或气体;复杂肛瘘有多个外口,瘘口段可形成脓肿,常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1],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质量。保守治疗仅缓解症状,必须手术治疗才能根治。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肛瘘患者79例,全部行挂线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无护理并发症。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9例患者,男67例,女12例;年龄14-66(平均38.73±10.05)岁,病程3月一30年,其中低位复杂性肛瘘8例,高位复杂性肛瘘65例,马蹄性肛瘘6例;53例伴肛周脓肿,2例合并糖尿病。

1.2 治疗方法 均行手术挂线治疗。术前清洁灌肠,在低位骶管内麻醉下,采用肛门指检,探针检查等方法确定内口位置、瘘道走向、起止点情况。于内口和主管之间作放射状切口,在探针指引下挂入橡皮筋并收紧,结扎基底部,对支管道采用开窗留桥对口引流术。术毕切口周围注射布比卡因亚甲蓝液长效止痛。术后抗生素、止血药治疗5-10天;每日坐浴、换药1-2次。

1.2 结果 本组79例肛瘘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治愈时间17-50天,平均26.6±6.31天。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肛瘘患者由于反复发作肛周疼痛、流脓影响学习和工作,生活质量降低,同时因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有手术治疗的愿望,却因手术部位特殊及害怕疼痛、担心术后效果而犹豫不决。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肛瘘的有关知识,手术治疗的必要性,讲解手术的方法和过程,使患者从心理上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从而消除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 术前准备 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常规检查,如三大常规、血糖、心电图、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术日进食清淡少渣饮食,术前2小时禁饮,行清洁灌肠,做好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排空大小便。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嘱患者平卧2-4小时后取自动体位休息,起床小便时宜缓慢,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而发生晕厥;按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按医嘱给予抗生素、补液治疗。

2.2.2 疼痛护理 由于肛门、肛管周围神经丰富,痛觉敏感,尤其是复杂性肛瘘手术时创面过大,术后挂线持续勒割,所以肛瘘术后疼痛常见,因此,术后多与患者交流,告知术毕伤口周围已注射了长效止痛药,从心理上降低其对疼痛的预期;同时教给缓解疼痛的方法,如转移注意力:聊天、看电视、听音乐等,以及放松疗法、暗示疗法等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止痛剂应用,对疼痛剧烈难以忍耐者,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2.2.3 二便护理 (1)避免尿潴留,应告知患者未解小便前不能饮水,有便意时及时排尿,解小便时应松开加压包扎的丁字带,放松肛门,解完后再系好。若有排尿困难,可采取按压膀胱区,热敷下腹部,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等措施诱导排尿,经上述各种处置无效时,膀胱充盈平脐或术后已超过12小时,则按无菌技术操作,给予导尿。(2)预防便秘及腹泻,防止创面出血及污染,应嘱患者在术后48h内尽可能排便,并与患者讲解术后按时排便的重要性,督促其按时排便,每日1次。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为配合术后换药,嘱患者晨起定时蹲便,有便意时及时排便,既往有习惯性便秘史者,指导其进行排便功能锻炼,定时按摩腹部,按医嘱服用润肠通便的药物,调整饮食结构,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泻。

2.2.4 饮食护理 术日至术后24-48小时未排便前进食少渣清淡饮食,忌食蛋奶、甜食、豆类等易使肠胀气的食品。术后3天及排便后给予正常饮食。为保证营养供给,促进伤口愈合,鼓励病人多进高蛋白、高营养、富含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少食辛、辣、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忌食易引起大便干燥的食物,禁烟酒。每天保证2000m1以上的水分摄人,可促进大便排出。

2.2.5 创口护理 嘱患者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肛门后中药水坐浴3-5分钟,水温以不烫为度,坐浴时不要取蹲式。分泌物多者视情况增加坐浴次数,勤换内裤,可使用女性卫生垫,减轻分泌物对肛周皮肤的刺激。坐浴后换药,每日1-2次,直到痊愈为止。换药时注意观察创面分泌物的色、质、量及气味,创面是否清洁及肉芽生长情况,有无感染迹象。如脓性分泌物量较多时可给予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肉芽高出创面阻止上皮生长,要及时剪去。换药时动作轻柔,避免重擦搔刮而致创面出血,破坏肉牙组织生长。红油油纱条填塞到位,松紧适宜,避免桥形愈合。术后5天开始,每日换药时轻轻提拉橡皮筋数次,直到脱落为止。对开窗留桥引流的橡皮筋则不能提拉,视分泌物及创口生长情况适时剪除。

3 体会

有学者认为,疼痛刺激在人体的反应强弱明显受心理因素影响,与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积极调整心理状态能减轻疼痛感觉[2]。而肛门区域神经丰富,属脊神经支配,痛觉非常敏感,手术创伤和炎症均可导致疼痛[3]。排便、清洗、牵拉橡皮筋、换药等刺激均使疼痛感觉更为明显,肛瘘术后病人常因惧怕疼痛而减少饮食,以图抑制排便,结果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反而加重肛门胀痛不适。又因营养未跟上,影响创口愈合。针对此种情况,告知患者合理饮食对保持大便通畅,预防术后出血、便秘,增强免疫力,促进创口愈合的重要意义,同时教给缓解疼痛的方法,从心理上消除其对疼痛的预期,换药时动作轻柔,边换药便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结果大部分患者不需或仅需口服止痛药即可耐受疼痛不适,顺利康复。

[1]姜寿葆.外科学及护理[M].浙江: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96-197.

[2]李丹丹.疼痛的心理护理[J].家庭护士,2006,4(9):28.

[3]安阿玥.肛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106.

猜你喜欢

肛瘘换药分泌物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