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投照体位正确与否对诊断的影响
2011-08-15杜正义
杜正义
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人民医院,贵州 册亨 552200
1 临床资料
我院近10年收治因胸部创伤而致肋骨骨折804例,男722例,女82例,年龄12~76岁。本组病例多为交通事故致伤,其次为工伤或斗殴致伤。本组病例中,40例在24h内行平片检查,其余746例7d内行X线平片检查,绝大多数患者1~2个月进行复查。对196例肋骨骨折患者进行精确诊断再次经CT扫描。外伤患者病情严重,因患者第一次x线投照体位选择不当,再次复查除行规体位外,结合患者的病情加摄特殊部位,常采用透视下点片。胸部CT以10mm层厚进行检查,结合病情部分患者加层或薄层扫描。肘关节骨骺分离及脱位746例,男440例,女306例,年龄6月~75岁,以6月至15岁之间较多。本组病例均为外伤所致,本组病例中,306例在24h内行平片检查,其余440例在10d内行X线平片检查,绝大多数患者于1~2个月进行复查。
1.1 四肢X线投照情况
对四肢进行投照须包括邻近—端关节,以便观察其解剖位置。同时摄取“功能位”如膝关节侧位,患者侧卧于摄影床上,被检侧靠近床面,对侧下肢向前上方屈曲。被检膝关节稍弯曲,约呈135度角,外侧缘紧贴胶片,髌骨与暗合垂直,股骨内外髁相互重叠。腘窝皮肤皱褶处置于胶片中心,胶片前缘超出皮肤。肘关节侧位应屈肘成90度角,尺侧在下,肩部尽力放低与肘部平行,掌面面对患者且垂直暗合,肱骨内上髁置胶片中心。
2 结果
2.1 漏诊情况
首次对患者行x线投照体位选择错误或投照体位选择不当,未发现肋骨骨折38例,占4.72%,其中第1、2肋骨骨折4例,3~9肋骨骨折8例,膈下肋骨骨折18例,另8例合并中~大量胸腔积液。因x线投照体位选择不正确或不恰当,对患者行首次投照未发现肋骨骨折38例,因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经第2次X线检查,采用透视下点片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但仍有14例未检出肋骨骨折,占第2次检查总数的36.84%,占全组的1.62%。14例未发现骨折的患者中有8例伴胸腔积液,4例第10~12肋骨骨折,2例第2肋骨骨折。
2.2 多发性肋骨骨折检出情况
由于x线投照体位选择不正确,故对患者施行首诊X线平片发现多发性肋骨骨折,有54例误诊或漏诊检出部分肋骨骨折。32例为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其中18例未摄对侧平片,8例投照条件差,对侧第9~12肋膈下部分未能显示,6例对侧多量积液掩盖,4例阅片不仔细而漏诊。另14例中10例因多量积液掩盖或膈下肋骨投照条件差未能显示,4例阅片漏诊。
3 讨论
3.1 肋骨骨折漏诊或误诊的原因分析
3.1.1 x线投照体位未确定正确位置
患者胸部受到创伤病情极为严重,部分患者出现昏迷,临床上对患者进行x线投照体位,未能准确定位,以致造成骨折部位未检查而漏诊[1]。
3.1.2 x线投照体位受摄片位置限制
患者伤情较重,不可过多对患者进行搬动,只可选择合适的体位进行投照,又因部分肋骨相互重叠或其他骨,如锁骨、肩胛骨等遮掩而不能明确显示骨折部位,也是造成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因之一[2]。
3.1.3 x线投照首次检查误诊或漏诊率
本组804例肋骨骨折,首次经X线投照检查未发现肋骨骨折40例,占4.97%;另有46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首次经X线投照检查误诊或漏诊发现部分肋骨骨折,5.72%,两者共86例,占10.69%。
3.2 如何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3.2.1 选择合适的位置,结合患者的主诉,参考临床申请单,确定适宜的检查部位,通常笔者采用立、卧正位,对部分患者可采用透视下点片,或采用切线位投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肋骨相互间以及其他器官重叠的影响。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显示。
3.2.2 提升业务水平,检查手段的互补性
放射科工作人员除需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阅片时认真仔细,避免因多发性骨折因阅片不仔细而造成漏诊,加强责任心,杜绝误诊、漏诊。对患者行x线投照是胸部创伤中最经济、快捷的首选检查方法。鉴于,大部分肋骨骨折并非是单独存在,多与肺挫伤、胸腔积液等共存。对极少数较为严重的患者,尤其是胸腹部联合伤的患者应及时行CT检查。防止延误病情,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
[1]冯文平,X线诊断肋骨骨折的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4,(14).
[2]张万凯,X线诊断肋骨骨折的注意点[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