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老年肺炎120例的疗效观察
2011-08-28朴青虎
朴青虎
吉林省珲春市医院呼吸内科,吉林 珲春 133300
老年肺炎与一般青壮年肺炎有所不同,兹就我院2003年1月~2007年6月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肺炎12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根据第6版内科学高等教育教材肺炎诊断标准为基准,将60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性73例,女性47例,平均岁数71.3岁;对照组:男性71例,女性49例,平均岁数70.2岁。为了便于观察,除外严重的糖尿病、心衰、呼吸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对照组均选择性应用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抗菌药,有过敏者用安曲南、泰能、红霉素类、氨基甙类。
观察组 在以上用药基础上加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6~9g、石膏20~50g,痰热壅肺者加葶荔子、枇杷叶各10~20g,咳嗽痰黄加用瓜蒌、川贝母,咳嗽发热者重用石膏,气阴两亏、痰热未清者加用麦冬法半夏、沙参、党参、茯苓、桑叶、天花粉,阳气欲脱者加红参、附片、麦冬、五味子、龙骨、牡蛎等。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1.3 疗效观察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肺腑罗音消失,X线复查,肺腑病灶吸收,血象恢复正常。未愈:症状为改善、病情无改善或恶化者。
2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n(%)]
根据以上图表上看,观察组3周内治愈率52.5%,3~5周内治愈率35.8%,5周以上未愈者11.7%,总治愈率88.3%,平均病程23.6天;对照组周内治愈率38.3%,3~5周内治愈率44.2%,5周以上未愈者17.5%,总治愈率82.5%,平均病程28.6天。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两组总治愈率比较差异显著意义 (P<0.05)。
3 讨论
老年肺炎是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是年轻人的两倍[1]。老年人由于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呼吸道局部免疫球蛋白A分泌减少,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减低,呼吸道纤毛运功能力减低,消除呼吸道分泌物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分泌物聚集,老年人局部喉反射降低,容易发生误吸,以及合并基础疾病多等因素是造成老年人肺炎发病率高的原因。本组资料中,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起病较隐匿者占40.3%,患者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即表现为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及恶心、呕吐,此外,部分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肺部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的初发症状常不被重视,以及部分原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原有基础疾病恶化,症状体征重叠,都是造成老年人肺炎漏诊、误诊的原因。
老年人肺部感染的辅助检查结果不典型。本组资料中,仅约38.7%的患者外周白细胞总数增高,但约95.8%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且有21.8%的患者白细胞中出现核左移及中毒颗粒,老年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可提示细菌感染可能。
本组临床研究中,痰培养主要为G-菌,研究中患者痰培养阳性率较低 (31.3%),据文献报道住院老人中阳性率约(23~400)%,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考虑是由于老年患者体弱,排痰能力降低或咳嗽无力,或意识障碍无法留取标本,或留痰不规范以及多次住院反复用药等因素有关。此外,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力减低,长期住院应用抗生素等原因有关。
由于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胸部X线片或肺CT成为诊断老年人肺部感染最直接的证据。由于老年人终末细支气管弹性减弱,黏膜、腺体萎缩使气道管腔狭窄,气道分泌物不易排除等原因,使得老年人肺部阴影多为支气管肺炎,胸部X线片或CT表现为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的斑片状、点状或云絮状密度增高影,而典型的大叶性肺炎的肺实变性较少见。
在老年肺炎治疗过程中中医理论认为有四种分型:(1)正气不足、痰热恋肺型,证见有热或始发热后无热,咳嗽痰黄或粘痰中带血,血色鲜红,胸闷或胸痛,短气乏力,纳减神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应细辨虚实,以定正邪者为主。方用生脉散加黄芪、瓜蒌、橘红、贝母、枳实、竹茹、胆南星等。若痰热为主,耗伤正气者,则宜清热化痰。佐以益肺。方用清气化痰加黄芪、元参、麦冬等。(2)邪热久羁、气阴两虚型,证见形体瘦弱,午后低热,干咳无痰,咳则汗出,动则气喘,舌质嫩红无苔,脉细数。治宜养阴益气,方选生脉散、养阴清肺汤加减。(3)脾肺两虚、痰浊阻肺型,证见形寒无热,咳嗽痰多色白,短气乏力,纳呆便溏,舌质胖,苔白腻,脉滑数。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方选六君子汤加味。若见形寒肢冷,咳嗽气逆,小便频数等肾阳不足者加补骨脂、胡桃肉等温肾纳气。(4)痰瘀互结、组于肺络型,证见咳嗽不已,咯痰铁色或带血丝,胸痛不移,痛如针刺,舌苔薄或质有紫气,脉滑或涩。治宜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方选复元活血汤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