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常用词推进传统文化教育——高等农林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法一得
2011-08-15胡世文
胡世文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发展,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对于增强我国在世界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全球化视域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成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1]。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高等农林院校面向理工科类大学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汉语》、《国学经典选读》、《大学语文》等课程,旨在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高理工科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应该是有别于面向文科类大学生开设的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在农林院校任教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这类课程中的文言文教学,提出利用文言文中的常用词来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式,以求教于方家。
一、常用词也是文化教学的重点
常用词是相对“疑难语词”而言的,主要指那些自古以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经常会用到的、跟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词。常用词是词汇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起着保证语言的连续性和为创造新词提供基础的重要作用,它具有常用性和稳定性两个显著特点。其常用性决定了它的出现频率高,使用范围广。就古代文献语言而言,常用词不管在哪类文体中都必然经常出现,这跟有些口语词和俗语词只出现于相应的通俗文体的情形不一样。其稳定性不仅表现在一些基本的常用词可以历经几千年而不变,而且表现在当词汇发生很大变化时,尽管有一大批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可是绝大部分常用词表现出格外得稳定,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因此,常用词的词义往往容易知晓,不太构成通晓文意的拦路虎。
对于农林院校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而言,很少有把阐明词义、疏解文本作为教学重点的,更不要说是词义易晓的常用词了。但是,这是对常用词的误解,常用词也是文化教学的重点。一方面,常用词的词义稳定是相对的,并不是古今完全相同,往往是同中有异。这种古今的细微差异容易为人所忽略,但于阅读古典文献却是非常重要。因为在古今词义“微殊”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误解。所以说常用词正是难点。其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2]。古代语言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本身又是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教学中辨解这些常用词的古今细微差别,就是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传统文化,尽可能地避免误用“七月流火”[3]之类现象的发生。因为在对待传统文化上,谁都有可能出错,出错的地方往往就是在古今有差异的常用词上。另一方面,常用词跟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往往承载了丰富的古代汉民族文化知识。传播传统文化是农林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运用解释学的理论方法可以为这类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全新的视角[4],而对一些学生习以为常的常用词所承载的文化知识进行阐释,更能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从这点来说,常用词理应受到重视和利用。
二、揭示常用词文化内涵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一)探其命名原委,析其文化心理
常用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往往伴随人类活动而产生。其命名背后往往留下了古代人们生活的影子,反映了先民的认知水平、文化心理等。教学中揭示这类词的命名原委,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词义,还可了解到一些古代文化知识。
如“岛”是个常用词。在现代汉语中,它一般被定义为:“海洋里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5]这个意义从古到今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如:《书·禹贡》:“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唐孔颖达疏:“岛是海中之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阜陵别岛。”唐张守节《正义》:“水中山曰岛。”《说文·山部》:“岛,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者曰岛。从山,鸟声。”《玉篇·山部》:“岛,海中山可居也。”为什么汉民族祖先把“海中陆地”称之为“岛”呢?胡世文以其上古音为线索,系联到了一组同族词。认为:“岛”与“樢、茑、擣”等音近义通,都含有“依倚”这一源义素,是一组同族词[6]。“源义素”是词语本义中的一个特殊义素,是词义内部引申系统与词义外部同源系统这两支“流”的“源头”[7],也往往是词语得名之由。可见,“岛”是因其可依倚而被汉民族先民称之为“岛”的。这个命名背后留下了先民当时生活状态的一些痕迹,我们可以以此为线索钩沉远古历史背景,探析先民的一些文化心理。据宋永培考证,“岛”、“州”等词产生于“尧遭洪水时代”。《说文·川部》:“州,水中可居者曰州。……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州”与“岛”相类。“尧遭洪水”时代,“最大的急变就是遭遇洪水”。“漭沆大水奔涌暴至,先民猝临急变”,水中的高地就成了他们“疾趣”和依止之地[8]。故《释名·释水》云:“海中可居者曰岛,岛,到也,人所奔到也。”由此看来,常用词“岛”是个承载了远古文化的文化词语。但由于“岛”的词义明白易晓,一般的教学施教者和受教者都不会措意多少。然而从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说,它却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教学中,施教者若能注意到“岛”这一文化词语的文化性,揭示其文化内涵,可以一箭多雕。首先这可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对这个最熟悉不过的常用词“岛”居然还有这么多的文化知识而感到惊讶。其次,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了解远古人们的生活。与历史教科书中的讲述相比,这种教育方式更具有说服力,它通过阐释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来展示历史文化,增强了大学生知识的纵深感。再次,它还能让大学生受到文化熏陶、“苦难”教育,这对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二)揭示词义演变中的历史文化知识
古代汉语词汇总是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状态,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常用词尽管表现相对稳定,但总的来说,也是处于发展演变的状态。在其发展演变中,有些常用词的词义变化是由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不同的民族有着各自特殊的文化,诸如礼仪、风俗、典章制度、生活习惯、观念意识等。这些特殊的民族文化势必渗透到语言之中,并且影响着词义的发展变化。
例如:“汉”是个常用词,汉民族可简称“汉”,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叫“汉语”,记录汉语的文字叫“汉字”。为什么这么称呼呢?很少有大学生去思考这个问题。实际上汉民族并非一开始就是称作“汉”的,“汉”这个词最初也并不是“汉民族”的意思。“汉”的本义是指“汉水”。如《左传·僖公四年》:“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由于刘邦曾被封为汉王,主要领地在汉水上游的汉中,所以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国号为汉,于是“汉”成为了朝代名。在中国历史上,汉朝是最有影响力的朝代之一。汉朝对华夏族的影响深远,一是由于汉朝统治的时间长(前206——公元220年),二是因为汉朝的强盛使华夏族后裔引以自豪。强盛的汉帝国为反击匈奴入侵,与匈奴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惨烈的战争,强悍的汉军铁骑大规模追击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数千里,甚至翻越了葱岭,使当时非常强大的匈奴屡次遭受重大打击,最后灰飞烟灭,极少数残余远遁欧洲,致使“漠南无王廷”。当时各国震动,谈汉色变。由于空前强大的汉军在西域,中亚各地演绎了一百多年不败的神话,使汉军、汉人威名远播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大的汉帝国用铁和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使其子民在异族面前因其为汉人而倍感自豪。自此,无论中原华夏后裔怎么改朝换代,人们都称其子民为汉人。“汉”从水名演变为朝代名,进而演变为族名,这个过程渗透了丰富的汉民族文化知识,也是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素材之一。教学中讲解这些知识,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汉”的词义演变,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继承传统、强我中华的斗志。
(三)利用古文字形体,彰显词汇文化内涵
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文字形体的变化是其一。所谓汉字的形体是指出现在不同历史阶段并被广泛使用的不同字符形体,即通常所说的字体。以隶书为分水岭,汉字形体的发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隶书以前的文字统称为古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大篆和小篆;隶书及其以后的文字统称为今文字,包括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古文字形体保留了造字时的“笔意”,表现出汉字的图画性特征,通常能够因形见义。而今文字形体在经历“隶变”后彻底地笔画化了,完全抛弃了古文字形体的象形因素,失掉了原有的象形和以形会意的作用。今天的大学生在接触和学习古文时,见到的文字形体几乎全是楷书字体,甚至是简化字楷书字体。仅限于此,要学生理解古词古义非常困难。如“及”是个会意字,从又从人,本义是“追赶上”。这个意义从楷书等今文字形体学生是不太可能理解到的,但如果教师借助它的古文字形体来讲解就大不一样了。甲骨文“及”写作:,正是从又从人,“又”是“手”的象形,前面有“人”,后面有“手”,正是“追赶上”的意思。
古人造字,绝非随心所欲。利用古文字形体了解古人造字本意,可以窥视远古文化,包括当时的社会事务、生活习性、认识水平和思维习惯等。
如“思”也是个常用词,隶变之后的字形是上田下心。“心田为思”,作为会意字,似乎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古人不懂得思维的器官是大脑,而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然而,展示出“思”字的古文字形体,了解到先民造“思”字的本意之后,我们才知道过去我们可能把古人看低了,先民的智慧绝非我们所想象[9]。篆文,上面不是“田”,而是“囟”。“囟”是象形字,《说文》:“囟,头会,匘盖也。象形。”则“囟”本指“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盖各骨间的膜质部”,是大脑的重要部位之一。或许古人认为“囟”这一部位是外界信息进入大脑的门,故造“思”字为“从囟从心”,会意。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古人认为思维的器官不仅仅是心脏,还跟大脑有关。今天的研究表明,大脑是思维的器官没错,但心脏也是个“感情”十分丰富和敏感的器官,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很有个性。再有,心脏不停地向大脑供血,供血的速度、数量、质量肯定影响到大脑的思维。这些都说明思维确实跟大脑和心脏都有关系。所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韵会》解“思”云:“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也。”而远古时代的古人能认识到这些,如果不是巧合,那真的是太了不起了。教学中教师引入这些文化知识,自然能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的兴趣,并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辨解常用词的古今异同,传播古代文化知识
文言文词汇中有部分常用词,看起来浅显易懂,与现代汉语意义差不多。但细究起来,其实古今词义的差别还挺大的。教学中讲解这些常用词的古今差异,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言,有时还可以获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
如“床”是个常用词,古今都有作“寝具”解的“床”。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等诗句浅显易懂,明白如话,似乎人人都能读懂。但这里的“床”是不是就是指“睡觉的床”呢?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了“新解”,有人说此“床”为榻,长0.84米,只能容一人独坐。也有学者认为此“床”是井栏或辘护架(汲取井水的起重装置),等等。我们姑且不去论证新解旧说孰是孰非,仅简单辨析一下“床”这一常用词的古今异义情况,就能勾起学生兴趣,引发探讨,获得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首先,古代的“床”有多种,长短大小不一,功能也有差异,析言还有别名。《初学记》卷二十五引《通俗文》曰:“床,三尺五曰榻,八尺曰床。”《释名·释床帐》:“人所坐卧曰床……长狭而卑曰榻,言其榻然近地也。”其次古代的“床”一词确实因引申而产生了“井床”义。《乐府诗集·淮南王篇》:“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素埂汲寒浆。”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梧桐落金井,一叶飞银床。”《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玉床金井冰峥嵘。”诸“床”俱当作“井栏”解。“床”的这些古义有些今天已经消失,如作为“榻”的床今天见不到了,词义也就消失了。作为“井栏”的床随着自来水的逐渐普及以及潜水泵等现代科技工具的出现也很难见到,也不再有人称之为“床”或“井床”,因此,词义也基本消失了。而随着现代新型“寝具”的出现,现代汉语里产生了新的语词,如“席梦思”等。辨析常用词的这些古今异同,当然能使学生提高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刘科.全球化视角下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4):76-78.
[2]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83-84.
[3]谭琼.“七月流火”莫误用[J].中国记者,2000(7):66.
[4]何家义.解释学视域下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0(12):179-181.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编.现代汉语词典[Z].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76.
[6]胡世文.黄侃《手批尔雅义疏》同族词疏证[J].语言研究,2007(3):92-94.
[7]谭宏姣.试论一种特殊的词义成分——源义素[J].古汉语研究,2005(4):82-87.
[8]宋永培.古汉语词义系统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210.
[9]赵世民.百家讲坛:探秘中国汉字[DVD].北京: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