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多元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课程改革中的文化教育

2011-08-15陈筱姁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程

陈筱姁

(浙江海洋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英美文学课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强对西方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Literary Competence),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高。然而近十年来,一些应用型、实用性的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很多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计划中,而英美文学课程往往被认为“见效慢”,“不实用”,面临被“边缘化”甚至被“驱逐”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厄运。面对当今这个文化多元的社会,单纯的高超语言技能不再作为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社会更需要有知识有内涵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更要有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如何深化文化教育,让英美文学课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平台便是摆在众多英美文学课教师新课题。

一、多元文化主义在英美文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之间的联系、影响和冲突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历史进程,因而多元文化主义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由于文化与教育唇齿相依,多元文化主义教育便应运而生。

(一)多元文化主义促进了教育思维的变革

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从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发展到鉴赏其他国家的文化,从而使学习者能够鉴赏世界性的文化。主要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多元;课程内容的多元;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元;办学形式的多元。多元的教育思维方式要求教育者把多样性、差异性、复杂性、不确定性贯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在英美文学课上倡导多元文化教育能让学生畅游五光十色的文学世界之林,了解各个文化族群的独特文化,学会理解、尊重并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多元文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现代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已是英语界的共识。交际能力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ell Hymes(1971)在Chomsky语言能力研究的影响下提出交际能力的四个重要参数:和语法性,适合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其中适合性和得体性的实质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处于核心地位。[1]这就要求使用者能在英语环境中遵循一定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遵循他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而英美文学作品正是解读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有效渠道,英美文学课堂正是学生提升开放性和创新性思维素质的训练区。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更是蕴含其中的文化特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的完美载体,而每一种语言在其历史演变过程中,总是与使用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生活融为一体,营造一种特殊的情感氛围,引发一定的文化联想。我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家许国璋先生称这类词为“文化负载词”(culturally-loaded words)。比如英文中“nightingale”,中文中的“菊”,若语言学习者不熟悉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也绝不可能彻底领悟该词所能引起的联想和情趣。在课堂中,教师多引导学生解读此类“文化负载词”,学生便多了一种思维方式去深挖原文涵盖的信息,体会不一样的美学意蕴,从而提升专业的文学鉴赏能力。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日趋深入,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大幅提升,会更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阅读文学作品,潜移默化地感悟人生哲理,提高思想境界,从而大大提升自身的综合人文素养,为今后的跨文化交际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我国英美文学课程中多元文化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并不十分清晰,对目标内涵的层次定位更是模糊,因此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进步缓慢,没有充分发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用主义盛行,英美文学教育边缘化

众所周知,虽然在我国素质教育的旗帜已树立多年,但应试教育仍大行其道。[2]很多学生不愿学习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考取各种职业证书上,学生缺乏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沦为“考试机器”。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文学课程占整个英语专业课程学时的比例不到10%。上个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最受欢迎的英语教材莫过于《许国璋英语》,此套课程共有四册,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内容涵盖多种文学体裁,包括希腊神话,王尔德的短篇小说等,1986年后,李观仪的《新编英语教程》为众多高校英语专业所用,但前四册的内容中纯文学文本比例已大幅削减,这说明低年级学生已不像以前那样有能力学习文学课程,文学课不得不在大三时才开。李公昭教授[3]谈到:“英美文学课程正在从主干课程变为辅修课,从小班变为大班,从讨论变成讲座,非重点院校更是面临师资青黄不接和人才外流的局面。”教育不应限于一种特定的和狭窄的目的,以得到某种明确的、能够衡量的成果为宗旨。文学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形成永恒的价值观方面会大有裨益,其价值是难以估量且无可替代的。19世纪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4]在《大学的理想》里说:“如果必须给大学课程指定一个实用的目的,那么我说它就是训练社会的良好成员。它的艺术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它的目的是适应世界。”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更需要培养一大批不计功名利禄,以追求知识为乐的科研型人才。

(二)英美文学课程内容单一,多元文化教育单薄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美国正试图在英美文学课程中加入其他族裔文化的教育以便学生学习和了解多元文化。桂诗春指出:“在阅读过程中起作用的,一是语言因素,二是非语言因素。”[5]其所谓“非语言因素”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文化因素。目前,英美文学课程中的多元文化教育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和支持,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英美文学课程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多,作家风格纷繁多样,如此多的内容却给予很少的课时安排,教师的介绍只能涉及英美主流文化价值观的作品,就文学文本做一些语言、主题和人物分析等方面的简单讲解,无暇深入分析,更不用说讲解其它民族的文化。有些教师在上课前的确会布置阅读任务,比如概括主题思想,介绍主要情节等,但在选取这些阅读资料前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结果便是经过一年学习,学生只能记住课堂上讨论过的作家名字、作品梗概,却无法透彻地分析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深远意义,更不会主动去接触其他民族的文化并将之与英美文化和本国文化进行比较学习,培养批判性思想。

(三)教师的人文素养有待加强,授课方式过于单一

文学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相当程度的英美文学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除英美文化以外的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在我国,有关多元文化教育的师资培训并不普遍,英美文学课程的师资队伍文化涵养并不深厚,课程设计多局限于“文学史+作品节选分析”的模式,沿用“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黑板、一张嘴”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和手段普遍不够。很多教师甚至保守地认为,英美文学这类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不宜”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如此便不能有效地将文学作品中固有的智慧、感情、经验、原创力、想象力、生命思想以及审美意识传达给学生。而在美国,教师采取文化适应性教学,即根据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实施适合学生学习风格的教学策略,既要提高学生学业成就,又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这对我国英美文学教育有很大的启发。

三、在英美文学课程中深化文化教育的途径

近几年来,众多教育人士越来越意识到英美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一股文学教育改革热潮方兴未艾。

(一)完善课程设计,加强文化疏导

英国多元文化教育家詹姆斯·林奇(James Lynch)[6]提出,教师在进行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在范围上,不应只限于民族、种族方面,还应纳入性别、社会阶层、特殊性、宗教及其他文化族群;在模式上,应可兼容并包含像融合、统整、社会行动和整体改革模式。其要旨在于让学生通过亲身的阅读体验,逐渐培养起对于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以不同的视角体会文化的多样性。我国的英美文学课程所用的教材往往期望让学生以史为纲,学习英美文学所有历史时期的典型作品,所选作品几乎全出自白人作家之手,体现的是西方基督教为主体的主流价值观,教材中缺少英美现当代文学和少数族裔作家的作品,如品特、奈保尔、汤婷婷、莫里森等,学生若长期处于单一文化价值观的浸润,对英美社会的了解便会裹足不前,难以与时俱进地感悟到西方文化的精彩纷呈。而在西方国家,英语专业学生在入学前就已读过大量备受欢迎的文学作品,如博蒙夫人的《美女与野兽》,兰姆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学生接触不到这些文学发展前沿的作品,而反复咀嚼已有定评的经典之作,失去更多新鲜和生动的阅读经验,很难建立起对于英美文学课程的认同和兴趣。”[7]103

(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

传统教育以知识灌输为主,而现代教育则更加注重能力培养和智慧启迪。教学是一个启发式、交互式的过程。[8]德国哲学家尼采反对学生崇拜老师,他说:“人永远做一个学生,这对于他的老师不是好的报答。”[9]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student-centered)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而教师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启发者。英美文学教师应抛弃过去那种陈旧的观念,认为文学教学就是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也是“八股式”的从思想内容、写作特点与手法等步骤入手。此外,学生排斥大量的文学理论灌输也大大影响了英美文学课堂效果。在本科阶段,英美文学课教学的重点应该“以学生对于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为基础,限于感性认识的经验层次”[7]105,因此教师除了让学生课前就某些思考题做好准备,在课堂上通过PPT演示来分享他们的所思所想外,还可以探索针对一些文学体裁的特点,适当增加课外实践教学设计,比如在小说课程中,可以将一些基于经典小说改编的英语原版电影引入英美文学课堂,让学生通过观赏电影更加直观地分析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体验人物在不同情境中各种幽微复杂的情感,甚至可以比较电影版本和原著的差异,解读导演和作者对同一故事的不同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第二课堂”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通过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多维的视野中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体验有更为细致深刻的理解,变被动吸收为主动学习。教师可以开设博客介绍文学的相关背景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练习能够做出及时的反馈,以便让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灵活机动,不受时空限制。与此同时,还可以请知名专家开设系列文学讲座或组织“学生讲坛”,“名著改编故事会”,“英语戏剧节”等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文学学习的过程,最大程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我们必须肯定英美文学教育对充实人格教育,提升人文素质的深远影响。[10]在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有关英美文学课的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更新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仍需要广大教师和学者来广泛探讨,并拿出有效的办法,以推动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的教学。

[1]陈昌义.Hymes交际理论的反思[J].外语学刊,2003(2):93-94.

[2]YIN Qipin,CHEN Shubo.Teaching English Literature in China:Importance,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J].World English,2002,21(3):317-324.

[3]李公昭.现状与忧思[J].郑州大学学报,2002(5):11.

[4]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85.

[5]董俊峰.论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问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19-20.

[6]詹姆斯·林奇.多元文化课程[M].黄政杰,译.台北:台湾师大书苑,1998:73.

[7]管建明.关于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再反思[J].教师,2009(3):103-105.

[8]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21.

[9]弗里德里希.尼采.尼采全集(第6卷)[M].虞龙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14-115.

[10]鲁定元,肖美良.英美文学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方法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5):82.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课程
我们需要文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我与文学三十年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