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泰国金融危机与2008年越南金融风波之比较研究
2011-08-15李永明
李永明
一、危机的表现与影响
(一)危机表现
1. 泰国:泰铢崩溃,大量金融破产,证券市场大跌,实体经济收缩
1997年7月2日,在大量外资撤离以及国际炒家的攻击下,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放弃了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泰币实行浮动汇率制,从而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
泰铢弃守后,泰国有56家金融机构倒闭,占其金融机构的一半以上。整个金融体系的不良贷款激增至1万亿泰铢,呆账率达到20%,其中冻结在房地产上的资金达8000亿泰铢[1],绝大部分是来自银行的贷款。到1998年底,泰国商业银行的坏账本息已经达到2.2万亿泰铢,占信贷总额的40%,比1997年初翻了一番。
金融危机祸延实体经济。1997年底,泰国290万名劳工失去工作,占劳动力人口10%,其中建筑业受害最严重,新政府宣布遣返60万名外籍劳工回国。
2. 越南:通货膨胀(物价飙升)、汇率下挫、股市楼市下跌
2008年上半年越南通货膨胀达到高峰。5月,通胀率高达25.2%,为1992年以来最高。2008全年消费价格指数CPI比2007年上涨22.97%。通胀引起市场恐慌,发生了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抢购风潮。
汇市持续走低。越盾贬值:越南盾随美元走势疲软,自2008年3月下旬急跌后,其汇率持续下滑,到2008年5月下旬,对美元贬值25%。
股市和房市价格暴跌:越南证券交易所胡志明指数从2007年10月3日到2008年6月16日,在短短8个月的时间内,该指数从1106点下跌到了370.18点,跌去66.5%;越南大、中城市多年来居高不下的房价也开始出现大幅下滑。与2007年底相比,胡志明的房价跌幅平均超过50%,冲击最小的河内房价跌幅也达到了20%[2]。
(二)影响的范围
1. 泰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东亚金融风暴
东南亚、东亚国家几乎无一幸免,有的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创。很多国家放弃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各国货币汇率大跌。所有国家股市严重下挫,危机波及实体经济,导致制造业、进出口凋敝,失业率升高。非完全市场化国家如中国、越南的经济也遭受冲击,经济增长率下滑。
2. 2008年越南金融风波基本是国内危机
其影响程度与泰国1997年金融危机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由于越南经济体规模小,其开放度以及外国经济与其关联度较小;另一方面是由于经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东南亚、东亚各国强化了本国金融业的监管,优化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信贷结构,积蓄了充足的外汇储备;再者,经过1997年金融危机后,东南亚各国加强了货币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2000年东盟十国签订了东盟清迈货币互换协议,东盟与中日韩联手设立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金,提高了共同防范的能力。故此越南金融风波的影响十分有限。
二、应对措施与复苏
(一)应对的措施
由于泰国跟越南的两次金融事件在性质上、程度上、影响范围上都差异较大,故此,两次事件的处理手法也大不相同。泰国金融危机受到国际广泛关注与救助,而越南的金融风波则仅需国内措施应对;泰国采取的措施多半属于技术层面的,比较少涉及到基本制度的改变,越南则必须在技术层面与制度层面两方面下功夫。
1. 泰国
(1)稳定货币:阻止投机资本攻击泰铢
为阻止对泰铢进行的投机供给,泰国银行采取了所谓的“两级市场”措施。根据这一措施,泰国银行要求国内金融机构予以合作,限制对非居民发放无商业或投资活动背景的泰铢贷款,以及与非居民从事某些类型的外汇交易。这一措施迫使许多投资者将其泰铢空头平仓,从而巩固了离岸市场上泰铢的汇率[3]。
(2)稳定金融:国际援助与内部改革双管齐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向泰国提供143亿美元的紧急货币援助,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提出货币援助计划。而IM F同时提出的一揽子改革措施有:关闭56家经营不善的金融机构,采取管理浮动汇率制度,金融业更大幅度的对外开放,等等。
1997年12月,泰国政府启动“以市场带动”的资产重组计划:放宽了对外资持有当地银行股份的限制。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在10年内取消对外资持有当地金融控股股权的限制。泰国主要商业银行的股权被转移并控制在外资手里。
处理银行不良资产。通过金融重组局(FRA)及其下属机构资产管理公司(AMC)来处理泰国商业银行,剥离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1998年8月,泰国财政部发行3000亿铢政府债券,用以救助银行和金融公司[4]。
增加外汇流入,阻止资本流出:提高利率,紧缩银根,以防止资金外流。允许出口商持有外汇的时间由最长180天缩短为最长120天;只有那些在存款日起3个月内必须向国外付款的居民才能持有外币存款。
(3)稳定经济:扩大内需,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紧缩政府开支的同时,多方增加政府收入,提高像汽油、酒类等特殊商品的货物税,提高奢侈品的关税。另一方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将政府赤字额度放宽为占GDP的3%以内,实施“振兴景气方案”,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大幅度降低500种工业产品进口关税,延缓企业缴税期限,以帮助国内企业提升竞争力。
2. 越南
(1)严控外汇买卖,调低官方汇率。越南国家银行2008年6月6日发布外汇买卖管制的通告,“外汇自由市场只能买进外汇,而不得将外汇卖给个人,各外汇代理点买进的外汇必须上交国家,违规者将予以严惩”[5]。政府将越南盾每日参考汇率一次性下调2%。
(2)紧缩银根。 至6月11日,越南国家银行已将银行存款利率从年初时的8.25%调高至14%,同时允许各商业银行将最高贷款利率由原来的18%上调至21%,控制银行贷款;越南央行的目标是,信贷规模在2007年劲升54%后,2008年将会减慢至增长30%。
(3)控制公共开支,停建公共项目。砍掉了107个国家级公共投资项目和888个省级项目,累计削减资金17.7万亿盾。2008年上半年,越南政府总支出仅占全年预算的27.7%。
控制进口,促进出口。越南财政部决定将汽车零部件进口税率提高5%到10%,手机、化妆品等非生活必需品的进口税率也分别提高了大约3到10个百分点。
(4)控制物价,遏制通胀。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冲销基础货币膨胀,控制全国信贷增长增幅在30%以下。严格监控主要商品的价格,确保市场稳定。越南政府颁布第75号决定,修改和补充了2003年12月25日关于价格法令部分条款实施细则规定的第70号决定。新决定规定了抑制价格上涨的14种商品。为了抑制食品价格上涨,政府不得不减少大米出口,2008年从原定的出口目标400~450万吨下调至350~400万吨。
(5)推出刺激经济一揽子计划,包括贷款贴息17万亿越盾(9.4亿美元),国家投资发展资金90.8万亿越盾(50.4亿美元),减免税资金28万亿越盾(15.6亿美元)以及用于遏制经济衰退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其他资金9.8亿越盾(5.4亿美元)。
(二)复苏情况
1. 泰国
1999年、2000年泰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4.4%和4.6%, 2002~2004年,恢复较快增长,分别为5.2%,5%和5.5%。2000年底,实现经常项目盈余100亿美元,外汇储备升至322亿美元。2000年通货膨胀率控制在2.5~3%,金融系统呆账率从50%降至17.9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2年8月29日的报告中指出,泰国已经恢复到1997年7月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6]。
2. 越南
2008年商品出口比2007年增长29.5%。2009年,越南GDP增长5.32%,贸易逆差122亿美元,越南盾继续贬值,全年贬值幅度达9.17%[7]。
三、危机的性质、原因
1. 性质
泰国金融危机主要是开放过程中的危机。
泰国自上世纪初就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国家,1932年初步完成政治制度的民主化。上世纪80、90年代泰国迈出了大刀阔斧地推行经济国际化中的决定性一步——资本货币市场的国际化,因此,它较早融入了国际政治、经济主流体系,比较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经济的规则。之所以在上世纪末发生那场影响深广的金融风暴,原因不在于经济社会基本制度的不适应,而是在急速开放的过程中监管手段、技巧的不到位、不成熟,以及某些机制上的欠缺和漏洞,给国际投机资本提供了诱人的攻击机会。
越南金融风波主要是制度转型引起的。
尽管越南在上世纪80年代中叶就开始了制度转轨的变革,而且2007年初加入了WTO,标志着越南体制转轨的初步成功。尽管它的开放的确很急速,但是,风波的根源在于制度转型期的不适应。其一,它加入W TO跟中国一样,由于还存在一个对于真正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问题,还只是一只脚的踏入,并没有完全融入,要获得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的地位,还有很多更为重要的改革目标需要完成。其二,它也跟中国一样,其政治体制的改革未能完成,至今尚不属于民主政体。
(二)原因
1. 经济过热
事件发生前,两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泰国在1991-95年,年均速度为9%;越南在2000-2007年,年均速度为12.7%。在泰国,经济过热表现在外资增长速度上。1990年到1995年流入泰国的境外资金从91亿美元升至219亿美元,年均增长19.2%。在越南,经济过热表现在新兴的股市上。越南股市总市值从2006年初的不足10亿美元猛增到2007年初的150亿美元。越南证券交易所指数从2003年到2007年间,涨幅达到了780%。
2. 结构失衡,外贸财政双赤字
泰国
银行资产结构、信贷结构失衡。金融危机前泰国不良资产比例为19%,短期外债对外汇储备的比率1996年高达100%。
投资结构失衡。房地产贷款超过银行贷款总额的50%。1996年底,泰国约30%的国外贷款和80%的外国直接投资落在房地产和证券市场。
企业资产结构失衡。1996年泰企业的债权对股权之比为185%。
外贸、财政结构失衡。1995年、1996年泰国国际经常收支差额分别为-135.5和-143.5亿美元,1997年财政赤字将占GDP的2%。
越南
外贸、财政双赤字:2007年越南贸易逆差为120多亿美元。2008年前5个月贸易逆差高达144亿美元。2007年,越南政府的财政赤字额达到50亿美元,占GDP比重达到4.9%,接近国际5%的警戒线。
3. 金融开放过急,外资过度涌入
泰国
1990年泰国开放经常项目汇兑,1991年,便开放资本项目兑换。1993年,开放了非居住者的泰铢储蓄,并提高泰铢利率。由此,大量境外短期资金流入泰国,流入泰国的境外资金从1990年的91亿美元升至1995年的219亿美元。
越南
2001—2004年,越南每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大约20亿美元左右,2006年增加到76亿美元。2007年1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后,越南政府实施了更为激进的措施,如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放松金融市场管制,外资可以收购上市公司六成的股权,银行三成。
4. 监管的滞后与失误
泰国金融监管当局未能落实《巴塞尔协议》中关于资本充足率的标准;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某单个借款者提供的贷款不得超过银行自有资金的50%,即使这个比较宽松的规定,也未能严格执行。
越南将本币盯住美元,随着外资流入,迫使越南的基础货币供给大幅扩张,而越南央行并未及时进行冲销操作。2007年越南货币供给增长速度为46%, 2008年更超过60%。
5. 境外因素
——热钱的冲击
泰国:大量海外热钱通过BIBF离岸银行便利机制涌入泰国。1996年,泰国的私人外债总额已超过了7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5%,占国内信贷的31.7%;其中又以短期外债居多。国际热钱在货币市场、股市,在即期、远期(期货)市场,采用组合拳手法,联动操作,斩获暴利[8]。
越南:爆发金融风波之前,为着热钱在越南的顺利运作,国际分析人士大唱赞歌,竭力吹捧越南神话,而当危机成为势不可免时,各大国际机构纷纷做空撤离。
——国际市场竞争的影响
上世纪90年代,由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以及泰铢升值,其竞争力下降,同时遭遇到中国、印度等国家廉价出口商品的竞争,泰国出口受损严重。
越南:2007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引发的金融风潮影响市场消费以及进口,使越南对美国出口遭遇损失。2007年底,国际油价、粮价、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给越南国内通胀推波助澜。
四、借鉴
(一)危机不可避免,应该未雨绸缪,早作预案
市场经济有其不可违逆的规律。经济危机是市场经济的一个正常的、必然的现象,每一次危机都是对前一个周期经济状态的一次有益的调整,并使得市场经济走上一个更为健康的发展平台。
20世纪最后20年间,全球发生了5次大的金融危机,分别是:80年代初的拉美国家债务危机;80年代后期的美国储贷银行业危机;90年代初的日本金融危机;1991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我国自实行市场经济制度以来,经济发展周期性的规律也越来越明显,如1984年前后,由于价格闯关引发的通货膨胀、抢购风潮;又比如2008年房地产、股市泡沫破裂,导致的证券市场的恐慌以及国内市场的萧条。
对待经济危机,我们要学会因应的方法,而不是否认它、逃避它,甚至采用扬汤止沸、饮鸩止渴的方法应对之。过分夸大政府调节经济的功能,忽视在市场机制的建立完善上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治标不治本。
(二)完善基本制度
因应危机之最好的对策,就是完善市场制度,健全市场机制。为此,我们先要坚定对市场经济制度的信心,深化对市场经济制度的理解。
市场经济,是一个交换经济,按照哈耶克的表述,是一个建立在财产分立的基础上,通俗说法即私有经济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市场中所有生产者、交换者、投资者、消费者,都是权利平等的市场主体,故此市场经济也必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民营经济,它与经济特权、特权经济格格不入。国有经济与民营(私营经济)是两个不平等的经济体,国有经济所占比重太大,对于市场经济是有害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单位数量、总产值、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和从业人数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分别为10.1%、33.3%、48.1%、 44%和27.2%;到2009年,上述主要经济指标的比重分别为4.7%、26.7%、43.7%、26.9%和20.4%[9]。我国国有经济在整体经济中占据的份额过大。
市场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要求国内经济认可、接受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则,使得市场要素跨境自由流动。但是,我国至今还有不少制度、规则跟国际通行惯例相抵触,比如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出口补贴(退税)等经济特权的采用,这些情况导致了国内市场经济的畸形,也导致了对外经济交流的困难,阻碍了我国全面加入WTO的进程,从而制约我国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是一个要求信息畅通、透明的经济,市场经济必须与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相配套,要求有一个建立在民意基础上的廉洁高效的政府。市场经济又是法制经济,司法腐败、权力腐败无疑是市场经济的敌人。
泰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并不完善。政府与商界常有不正当的关系,导致市场行为扭曲、资源的非效率配置。比如1997年危机前,在泰国政府某些部门权力的干预下,银行把钱贷给前景不明的关系企业,银行便无法对该企业进行有效监管,从而形成银行的风险管理的漏洞。所幸泰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使得其及时纠偏,迫使财政部长必达雅乃至差瓦立总理下台。
在越南,我们也看到某些积极的信号。越南正在政治文明方面迈开重要的步伐,如在执政党内实行民主选举等。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要走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和经济自由化的道路。
(三)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宏观管理的首要、核心内容。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者是中央银行,它应该是独立于政府的。可是,我国的中央银行的制度架构,运作机制,还没有得到合理的规范,其独立性还不能完全得到保障。
蒙代尔的三角悖论原理是通货规律也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则。该原理说,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三者不可以兼得,取其二,必舍其一。违背这个规律,必然会导致货币市场以及金融秩序的混乱。泰国、越南的两次金融事件也证实了这一原理。
我们看到,目前中国正在重复泰国、越南金融危机前犯过的一些错误。一方面中国政府不想失去货币政策主导权、独立性,企图通过掌握货币发行,来达到某些经济目标;
另一方面,又控制资本流动,管制外汇交易,维持汇率稳定,甚至盯住某一主流的国际通货如美元。结果我们看到,外资不断涌入,同时经常项目国际收支长年大幅度顺差,在外汇交易管制政策下,中央银行被迫吃全部外汇,不得不释放大量人民币,导致输入性通胀,同时在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的推波助澜下,导致人民币超量供给(M 1、M 2),实际购买力(价值)下降,促成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等于货币贬值,假如实行人民币国际自由兑换,人民币汇率必定回归到由其购买力决定的价值上来,必然发生剧烈的波动。
笔者以为,中国货币政策目前首当其冲的焦点问题是如何遏制住货币发行的速度,如何消化已经失控的货币供应量?以及如何遏制住正在冲向失控的通货膨胀的势头?首先须抑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建设大型项目上的热情,在财政开支上狠下刀子,避免采取印钞票的杀鸡取卵的恶劣方式。只有当人民币的真正价值——实际购买力坚固之后,才能够在一个开放自由的货币、资本市场上,抗击可能的热钱的攻击,抗击可能的危机的冲击,维护货币名义上的价格——利率与汇率。
(四)外资外贸(对外经济)管理
泰国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外经济出现了严重隐患。泰国的旅游观光收入很多,服务业收支有不小的黑字,但其国际经常收支仍为逆差。原因何在?根据调查,在泰国的日本企业的贸易收支出现了大量赤字,1992年,日本企业出口为1843.7亿泰铢,进口为2765.6亿泰铢,逆差为922.9亿泰铢;1995年出口3066.3亿泰铢,进口5228.1亿泰铢,逆差约为2162亿泰铢,占泰国贸易赤字的(逆差)60%[10]。
情况表明,一些外资企业不仅利用了泰国廉价劳动力、土地、水电等资源,利用了泰国政府提供的税收等各种优惠政策,也利用了泰国国内市场——转销外资来源国(地区)的原材料、半成品、工业制品的销售市场,就地销售外资企业制成品的市场,从而使泰国成了外资来源地的资本的增值地,成了外资来源地经济的新的境外增长点,也使得泰国的外资企业成了改善外资来源地经常项目国际收支状况的一个工具。
同泰国一样,外资企业的外贸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整体外贸结构的状况。如何对外资企业外贸结构进行监管、引导,避免我们像泰国等国家一样成为外资来源国(地区)转嫁经济困境、危机的牺牲品,成了我国外经贸政策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1995~1997年的数据看,我国外资企业进出口一直呈现逆差,分别为:160.6亿美元,140.9亿美元,28亿美元。而自1998年以后,外企进出口均呈现不断增长的顺差,顺差从1998年的42.45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576亿美元,7年年均增长45.14%;而内资企业外贸顺差则从392.25亿美元增至451.8亿美元,年均增长2.04%。可见,我国的外贸状况呈现了跟泰国、越南不一样的情况,外企进出口保持了非常可观的顺差。
但是,我们有必要吸取泰国、越南的教训,不可麻痹大意。因为在人民币汇率升值、周边国家及地区产品的竞争之下,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2009年我国外贸中一般贸易呈现逆差,顺差主要体现在加工贸易。假如我们真正要落实加工贸易企业升级为自主创新的独立企业,从而需要在技术、设备、人才等各方面引进国外资源,加上这些企业的销售方式、渠道的改变,那么这些企业的进出口格局可能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改变我们对外经济以及国际收支的整体态势。
外向型经济在我国已经持续实施了30多年。有必要进行一些总结、反思。外向型经济实质上是属于政府主导型经济,而政府主导型经济不具备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开放型经济,二者旨趣颇有差异。
政府主导型经济多半利用政府公权力,甚至直接动用财政资源(再分配手段),去促使经济的发展。这往往会造成市场信号扭曲,资源不合理配置,损害制度与经济。如,政府主导型的外向型经济会带来输入性通胀,国际收支失衡,对外经济关系的摩擦等,甚至本国的外向型企业成了外国(企业)倾销原材料、半成品及低端成品,转移夕阳产业,转嫁污染,转嫁其国内国际收支困境的廉价工具。
而开放型经济要求取消对境内外企业、生产要素跨境流动的一切限制,要求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面融合,要求特权从经济领域中的完全撤离,要求平等对待所有市场主体,要求按照国际惯例,使政府从营利性事业中退出而专职于提供公共服务。
我国外向型经济战略应该转变为开放型经济战略,其实就是要真正落实市场经济制度的各项原则,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制度。
[1] 贺友桂.新世纪以来泰国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C].硕士论文,2007.
[2] 李鸿阶.近期越南金融危机的评估[J] .亚太经济,2008(5).
[3] 李峰.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泰国的金融部门改革[J].东南亚研究,2009(3).
[4] 胡轩.钟惠芸.泰国金融业的重组改革及其效果[J].现代商业银行,2004(4).
[5] 马继鹏.“外汇管制”拯救越南?[N].国际金融报,2008-06-10.
[6] 汪慕恒. 金融危机后的泰国经济[J].东南亚纵横,2004(2).
[7] 沈庆劼,林文浩,王彪.越南金融危机的回顾与评析[J].华北金融,2008(8).
[8] 王鹏翔.到底谁是亚洲金融危机祸首[N].联合早报,2000-05-29.
[9] 朱剑红.统计数据否定“国进民退”之说[N].人民日报,2010-08-02.
[10] 张岩贵.李文光.日本与泰国经贸关系发展探析[J].南开经济研究, 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