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战略思考
2011-08-15刘伟
刘 伟
正当广东在全国率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自主创新,推动广东制造迈向“广东创造”,增强后危机时代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际,国际贸易保护形势并没有随着经济复苏好转,相反却日益严峻,尤其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喧嚣尘上,对广东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出口形成巨大制约与危害。广东经济国际化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更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频繁的贸易摩擦和更加多样的竞争手段。新形势要求我们的决策能力达到新的水准:不仅要符合WTO规则,更能协调内外经济政策以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本研究旨在探究地方政府如何采取前瞻性策略与措施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以保障广东产业安全及“广东创造”的国际竞争力。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广东产业国际化步伐
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已遇到多次来自欧美国家“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广东作为中国最大的外贸省份,遭遇的贸易壁垒也最多,但在各界积极应对下,我省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并未减慢。国际金融危机后,广东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广东创造”在世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之际,国际贸易保护国却运用技术性贸易壁垒①对我们展开新一轮打压。
(一)广东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面临严峻挑战
近年,美国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新动向。2007年广东食品工业研究所的三氯蔗糖、2008年东莞生益科技有限公司的覆铜板、2009年深圳燕加隆的地板锁扣技术等等相继遭美国发起337调查,形势日趋严峻。上述三企业勇于抗诉,并赢得了法律胜利,但均耗资几千万元,诉讼期间严重影响了企业市场拓展。以深圳燕加隆公司与美国Unilin诉讼案为例②,燕加隆作为第一家胜诉美国337调查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掌握了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地位③。Unilin作为资产数百亿美元的世界500强企业,不遗余力地打压目前销售额只有5亿元人民币的广东企业燕加隆,旨在将中国锁扣地板产品完全阻挡在美国市场之外④,这正是当前广东自主创新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真实缩影,这是一场国际产业价值的争夺战,是产业保守势力与新兴力量之间的较量。
2008年以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省产业拓展世界市场的危害性日益显现,集中表现在以下领域:美国加州正在试行CARB标准,家具生产要求的材料认证越来越多,提高儿童家具质量标准,如床的承重从70公斤提高到120公斤,2012年可能成为美国标准;欧盟提高玩具油漆的环保标准,欧盟还提出颜色材料审核程序,每种颜色都要测试,迫使玩具厂商只能购买欧盟化工企业产品;小家电材料要符合ROS指令,影响我国出口额数十亿人民币;欧盟提出了鞋底新的止滑标准以提高安全性等等。
新兴国家市场如印度、巴西、阿根廷等国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在增加。如巴西对于摩托车进口要求按照其国家标准再检测,每款进口检测费20-30万元,耗时半年;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大幅提高虾仁等进口食品药残标准,迫使我省许多冻虾企业退出。这反映后金融危机时代,其他新兴经济体与我同类的竞争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对我企业扩张势头报以戒心并试图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加以限制。可以预见,未来我省自主产品在主要新兴市场也会面临更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二)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趋势与危害
欧美技术标准种类繁多,分别超过10万个和9万个,日本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相关的法令达6000多条,涉及制造业、运输业、农林水产、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中国约40%出口产品受到过技术性贸易措施限制,每年受此影响的贸易额超过300亿美元,其中,食品、轻工、机电、纺织服装、五矿化工、医疗保健产品受损程度最为严重。据商务部科技发展和技术进出口司的统计,欧美日技术壁垒对中国出口造成损失占此类总损失的95%⑤。美国337调查所涉产品多是我省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高成长性、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事关全球产业优势与价值争夺。虽然目前“双反”仍是最大贸易威胁,但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逐步危害我出口支柱产业,成为广东企业遭反倾销与反补贴之后国际化的更大障碍。
未来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不断升级,突出表现在三个趋势:日益苛刻的材料与产品安全性标准、更加夸张的企业社会责任(工时限制与炭排量为主)、反恐为由的物流通关程序(美国反恐要求,开航前48小时传真装运清单,但是班轮随时可能改期)。技术性贸易壁垒号称绿色与安全屏障,具有更大的隐蔽性与杀伤力。因为技术标准主观性很大,更便于频繁启动,有效增加出口方生产成本,防止冲击进口国产业;适用范围也大,使得出口国商品开发自由度受局限;尤其是安全与反恐规则的标准可大大超过客观的需求,几乎能够随心所欲地对进口货物的物流环节进行限制。对于广东而言,技术性贸易壁垒会严重影响以下三类产业的发展。
传统制造业。我们以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成效极为显著,仅就燕加隆案例推算,该项替代性技术所影响的外贸地板额高达几十亿元人民币,老牌持有技术专利的跨国公司会减少专利收费6亿元人民币,因此,必然会遭受其技术性绞杀。随着“广东创造”逐步崛起,届时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波及的外贸额会高达千亿元人民币。而且,被SA8000贬为“血汗工厂”的OEM加工业将来在欧洲强调制造业企业社会责任(工人加班不能超时⑥)的打击下将不堪一击,廉价劳动力资源占有的市场优势会尽失。
食品生产业。食品是我省传统出口大项,但近年屡屡受挫。欧盟通过"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逐渐提高对输欧产品的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标准,2007年上半年,"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共发布消费者警告599次,其中,针对原产于我国的产品有292次。最为典型的是对日鳗鱼出口,日本提出生活消费安全,采取肯定表制度,制定了苛刻的药残标准,并每批抽检,使得我国对日本鳗鱼出口从高峰期的7万吨下降到不足2万吨。保鲜蔬菜入口也增加了通关时间(有时达3-5天)与通关费用,导致检测费用大增。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去年大幅提高虾仁等进口食品的药残标准,迫使我省许多企业退出,影响出口数亿美元。
高科技制造业(服务业)。发达国家在高科技产业的标准壁垒以及高额专利授权许可费,正是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缺乏竞争力后对中国竞争力不断增强的高端劳务市场设置的新准入门槛。在电子商务日益发展背景下,贸易竞争日益从有形走向无形竞争,表现出国际劳务竞争的本质。预计,不久,很可能会出现软件外包出口领域SA8000下新的技术壁垒。
燕加隆案例已说明,国际市场如战场,跨国公司会借知识产权来维持既得利益,绝不会坐视中国民族企业崛起,而是百般打压与围剿,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成为广东更大的外贸压力,尤其是自有品牌自主经营的本土企业会成为最大受害者,对此要有打持久战的充分思想准备。随着传统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会遭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更大打压,有关方面预计未来5年,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会影响广东约1/4出口规模。
(三)广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局限
全国以商务部公平贸易局为主线,各级地方政府配合形成了扶持国家级行业协会推动企业应诉的工作机制与模式,这种政府主导型反贸易摩擦机制的优势在于可以动用公共资源全面展开应对动员,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被动应诉,成本巨大,缺乏业界及时主动的反应。
1. 国际信息收集严重不足,产业损害预警研究不足
虽然我省国际经贸联系密切,但我们国际信息收集广度与速度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对各国市场潜在危机分析严重不足。尤其对十大出口支柱行业的产业安全预警研究不足,难以有效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
2. 人才资金经验匮乏
广大中小企业基本都是头一回遭遇337调查或者欧盟的技术贸易壁垒,在国际法律人才以及应诉经费方面存在很大不足,面对旷日持久的法律战,经过权衡往往一开始就会选择放弃抗诉,退出该区域市场。
3. 企业群难以形成合力
国内企业的确良莠不齐,遇到壁垒后同行间应对态度迥异;有些还希望借此机会进行行业洗牌,没有联合胜诉后市场分享机制很难结盟御外。
4. 业界缺乏国际民间应对机制
目前,我们还没有充分利用进口商与消费者在进口国的影响力,对当地舆论缺乏影响。要发挥民间商会的沟通协调作用,未雨绸缪地引导当地政府的政策导向,尤其在亚非地区,要充分利用民间商会的人脉优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将贸易壁垒化解于萌芽状态。
二、广东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战略思考
本研究关注技术性贸易壁垒实质及其趋势, 探究国际贸易规则的合理性标准,并据此提出应对策略。我们应当理性地认识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于我省正在实施的产业升级进程既是一个阻碍也是一个促进,是一个需要我们沉着与科学应对并使之成为促进自身加速发展的新挑战。
(一)贸易摩擦常态化⑦折射出全球化进程中的利益博弈
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反映了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产业利益的竞争与博弈,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试图压制后起国家,运用政府力量干预正常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反倾销、337调查等手段成为变相政治勒索,利用高额诉讼费达到阻扰发展中国家竞争性企业成长的目的。因此,设立与应对技术性壁垒的手段正是国家实力的角力,贸易摩擦常态化是全球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反映了各国实力的演变与利益的博弈。
1. 经贸规则已成为争夺国际产业利益的重要工具
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信息空间是领土、领海、领空之外的第四领地,也是未来经济利益的争夺要地。这种争夺有两种表现:一类是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产业制高点,通过引领产业进步获得国际产业价值;另一类就是凭借先行优势,采用垄断、滥用知识产权保护、不正当竞争等手段维护其在该产业领域的既得利益,阻碍全球产业公平竞争与进步。当前盛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就属于后者,一些失去凭价值创造取得交换价值能力的国家,寄望于设立不合理的国际经贸规则来维护既得利益。基于技术标准建立有利自身攫取利益的国际经贸规则已成发达国家保护其产业利益的重要手段。
金融危机后,西方社会发生就业结构与生产结构的变化。它们当前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旨在保护其国内市场与抑制中国企业发展,只有极少数技术标准的确是出于食品安全类的考量。后危机时代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泛滥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根源在于原G8主导的国际经贸规则已经完全不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现状,已经难以反映各国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因此,国际上层建筑滞后于国际经济基础的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现只是这种矛盾的表现之一。全球化会创造巨大利益,但在价值分配上却并没有设立合理的制度保障,因此,完善国际贸易规则与体制尤为迫切,判断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否合理的一个简单而重要的标准在于是否同样适检于其国内同类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双边评价与磋商机制。
2.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质是挑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国际贸易战的本质是劳务之争,是就业与劳务价值实现程度的竞争,所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不仅来自发达国家,也会有来自同质竞争的发展中国家。未来广东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工短缺难以避免,工人加班超时现象增多,面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同类竞争,在SA8000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下处于被动境地。广东制造业配套能力很强,但欧美市场对零部件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⑧,我们必须坚定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的决心,才能避免未来被国际产业结构所调整,依靠自主创新提升生产率与创新产业才是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最根本的路径。要以平常心来看待贸易摩擦,日美两国贸易战打过几十年,而这也是日本发展最快的几十年。我们要变外来压力为内在动力,不断推动我们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3. 创新公平贸易理论有助于防范技术性贸易壁垒
在国际经贸体制与规则没有重大改革之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只会越来越多。如何改革却不仅仅是实力的对比,更需要能够科学地表达新兴力量与传统力量更替的深层决定性因素,揭示其必然规律性。全球产业转移与布局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决定一国产业价值份额的基本规律仍是价值规律——看其国际产业价值创造的贡献量。全球产业竞争无论多么激烈,国际贸易竞争的本质在于实现劳务价值程度的竞争;最终价值分配不可能违背其劳动贡献(资源配置劳动与资源生产劳动贡献之和)太远。所以,贸易摩擦的最终解决必然回归到基本经济规律,而非依靠制度垄断和资本优势阻碍全球化的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亟需与时俱进,只有通过理论创新,才能反驳美国认为我国要素价格形成非市场的指责,才能揭示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的本质内涵,才能取得国际贸易舆论的主导权,进而有助于为新的国际经贸规则改革做好顶层设计。要通过舆论引导与宣传,在全社会帮助企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及诚信观,要积极创新国际贸易理论,取得国际贸易舆论权,提高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软实力。
(二)广东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意义与基础
只有积极地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才能保障广东创造走出国门;只有科学地反壁垒,才能成功地反壁垒;只有超前应对,才能临危不惧。
1. 深远意义
广东正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妥善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剧的趋势对于先行先试的广东具有深远影响。有效防范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才能保障“广东创造”真正走向世界。“广东创造”走出了国门,更能充分证明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策略的正确与成功。
(1)为广东自身产业转型提供倒逼机制。经济国际化是广东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趋势,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最重要的前提。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阻挡社会竞争的行为,但另一方面也对产业技术标准与技术进步提出更高要求,反映更高的社会需求对相对落后生产力的挑战,使我省企业感受到来自国际市场的巨大压力,必须改变传统依靠价格战的单一竞争模式,转向技术创新提高决战高端市场的能力。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实质是对加速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硬要求,提出了产业创新的方向,指出了苦练内功的关键点。只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参与我省自主核心技术的推广,就能更好更快地壮大民族企业并与欧美巨头抗衡,增强中国产业核心知识产权对世界的影响。同时,意识到国内市场就是国际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发展产业核心技术,形成示范效果,不断巩固自身的国内优势,形成对外竞争优势,并将走向全球产业的高端。
(2)发挥全国外经贸国际化先锋队的作用。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壁垒频频抬头,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不断发生,广货走出去面临严峻挑战。所以,在产业技术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必须推动标准战略建设,在用足用好国家对外谈判成果,实现“保出口、稳外需”的阶段性目标之外,更能够形成推动“广东创造”真正崛起世界的良好贸易环境,为全国各省的经济国际化提供借鉴。
(3)为未来处理与东盟贸易关系提供战略实践。目前广东反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手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随着“10+1”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将来我们也会面对更多来自新兴地区市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因此,我们现在积累的竞争经验对我们将来主导与把握对东盟的经贸关系,倡导公平公正的国际经贸规则具有积极意义。
2. 应对基础
国家一直高度关注外贸大省广东所遭遇的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商务部多次派员来广东会同外经贸厅调研对策。深圳、东莞等地市政府也积极作为,逐步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工作机制,如深圳已经开始着手建立产业损害数据库,为反壁垒做好基础性工作;省外经贸厅建立了覆盖全省的联络员制度,多次举办WTO规则培训班,为提高政府部门的协调应对能力作出了努力。除了地方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之外,我省已有一批企业经历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考验,若行业协会加以总结培训,可以大大提高同类企业的应对速度与能力。反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可缺少硬件条件,目前,广东各类检测机构不断成长,如广东省测试研究所、华安实验室等都已具备相当的技术条件,能够为企业出口提供技术支撑。广东外经贸的发展一直离不开海关的支持,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收集外贸形势资讯,进一步提高出口通关(如冷冻食品等)便利化方面等领域同样需要海关全力配合。
(三)广东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与原则
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并非单一企业的竞争行为或单纯政府行政行为,这是一国综合竞争力的体现与实现,本质是如何在符合WTO原则下政府与企业协力形成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
1. 客观认识技术性贸易壁垒
(1)虽然技术性贸易壁垒杀伤力大,但并不可怕,企业可化压力为动力。实践表明,积极应诉获胜的企业随后获得了更好的发展,80%不应诉企业就会被迫退出该国市场。要从社会发展角度去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技术壁垒从某种角度而言也是对于发展质量的一种提升,有其积极的一面:在加大生产成本时的确也可规范国内企业发展质量。低碳、环保与安全等概念,既可以成为限制发展的陷阱,也可以成为提高发展质量的风向标。关键在于我们要提高自身优化配置资源的能力,树立系统产业标准观,要与产业转型相结合、与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结合才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才能回答十年后广东卖什么给全世界这个问题。广东要在传统产业保持竞争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拥有话语权,就必须大力扶持自主创新,努力掌握和灵活运用国际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大标准研究投入,积极创新争做标准引领者。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同时,加速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不断提高自主出口品牌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实现“广东加工—广东制造—广东创造”的跨越。尤其在传统产业要推广燕加隆模式,依靠自主创新突破国际技术垄断,摆脱高额专利费成本,大幅提升附加值,只有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应对国际经贸规则的变化。
(2)企业家更新经营理念才能科学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广东企业家要清醒意识到,依靠价格战过度过快开发市场实质是资源消耗的竞争而非价值创造的竞争。企业家必须摆脱传统的依靠成本与规模竞争的理念,要从OEM走向ODM和OBM,提高创新能力,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如中山皇冠企业(硬箱包厂商)的成功在于锁定高端目标市场,依靠自主设计,强化技术领先,稳定市场份额,很好应对贴牌材料厂商的原料要求,合理运用国内自主品牌与国际贴牌平衡策略。我们必须重视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的趋势,这意味着技术服务能力成为产业核心竞争力,确立我们有发言权的产业技术标准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3)在反技术性贸易壁垒中需进行立体理论战、宣传战与法律战。贸易摩擦常态化说明国际贸易竞争是政府与企业协作的对外整体实力的竞争,所以,反贸易壁垒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并能服务于建设新的合理的国际贸易新秩序。民族企业还非常弱小,在面对国际巨头的封杀围剿之际,尤其需要来自本土的舆论支持与精神鼓励,增强国际竞争的信心与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将本土市场培育为应对国际不合理贸易规则的最坚强后盾,因此,还需要在法律诉讼和宣传战线上全面抗击国际巨头。
2. 指导思想
以维护广东产业安全为核心,本着“整合资源,超前应对”的方针,密切关注世界各国业界动态,发挥政府统筹应对的功能与角色,充分利用国家层面的各类资源,联合港澳台力量,在预警研究以及国际交涉和舆论宣传方面占据先导,打好攻防战、联盟战、舆论战。以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促进省内产业结构调整;以高效贸易谈判为调整结构拓宽空间;以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面向世界的现代产业国际竞争力,积极扶持“广东创造”企业有效化解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在竞争中不断做强做大。
3. 应对原则
坚持沉着应对,积极化解的方针,加强建设产业预警系统,引导企业科学应对国际挑战。
(1)预警为主,主动磋商。要从被动应诉走向主动化解,增加贸易壁垒的发起成本。政府及早介入与关注,要使谈判日常化,可以大大提高对方发起壁垒的成本,也有利于与进口商有效联合应对(壁垒与消费者福利是有矛盾的)。
(2)国内反制,民间化解。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内制外”,对于恶性阻扰我企业出口的企业和国家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用国内市场与政策门槛还以颜色。同时,广泛建立跨国民间商会的联络机制,形成有效的舆论导向和院外影响力。
(3)攻防兼备,区别对待。根据自身产业技术水准,对欧美积极应对,坚决反击不合理的限制,积极应诉,对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应实施技术标准共建战略。
三、广东要超前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
广东要建立产业国际竞争预警机制与应对体系,相关政策要与省内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相衔接,形成一致性的内外产业政策系统。要与海关以及国家贸易代表办公室⑨紧密协作,将广东的国际贸易摩擦上升到中国对外贸易框架上来处理,谋求更多的国家支持。要加强顶层预警工作,有序应对,努力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并推动民间组织勇于抗诉。
(一)应对思路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组织企业、专业技术检测机构和专家共同参与我省的应对工作,加快完善预警系统,扶持国际产业联盟或技术标准联盟,为企业提供资讯、检测认证、法律援助、培训辅导等系列服务,逐步形成以产品质量自律、产业国际竞争预警、国际政府与产业界磋商机制为核心的超前应对机制。要把好出口商品检验关,主动淘汰伪劣商品生产商⑩,加快壮大省内技术检测机构与扶持产业技术创新和标准研制,积极扶持面向东盟的产业标准联合研发;同时,在加大资助企业联合应诉工作的同时着手扶持国际化民间常态商会沟通机制,以影响国际市场舆论与政策。
(二)对策建议
要利用“走出去”企业资源形成覆盖全球信息网络,及时判断贸易摩擦的临界点,客观判断贸易壁垒是否违背公平贸易原则,加快形成国内产业政策与国际贸易政策的互助协调机制,完善应对平台与机制。
1. 发挥海关优势建立国际产业竞争预警机制与体系
强化海关统计监测预警,建立国际贸易壁垒信息库与预警研究专家库,对外贸进出口各个方面进行实时监测、科学预测、动态预警和快速反应,形成反应迅速、调研深入、反馈及时的快速传导机制与应对体系。
(1)海关利用进出口统计优势建立完善的进出口监测平台。强化对重点国家、重点口岸、重点商品的进出口监测,归纳技术性贸易壁垒发起的特征值(出口产品市场份额比例的临界点);加强对全国重点口岸、敏感商品、配额商品、许可证商品和国际贸易争端所涉及商品(包括软件产品)进出口情况监测跟踪分析,为企业经营和政府决策服务。
(2)在监测平台基础上探索建立统一的信息分析平台。由省政府出资引导外贸、海关、税务、银行、外汇、质检、工商等相关部门联网信息共享,充分利用海关以及国家相关部委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进出口监测系统,实现对异常变化的快速反应、科学预测、动态预警和全程监督,形成全面及时的预警信息,提高贸易摩擦应对水平。
(3)展开常态化的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首先,紧密跟踪欧美技术标准的变化,加大国际市场政策收集,要求受资助出访企业提供国际市场考察报告,建立与龙头企业海外机构的信息交流互动,前瞻性的研究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潜在的风险。
其次,加强区域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针对美国擅长337知识产权、欧盟擅长于SA8000、日本精于食品安全标准、新兴发展中国家长于直接禁止、俄罗斯与东欧存在灰色清关等等特征,研制相应的应对策略。
第三,重点对广东出口前10大类产品的市场分布及近三年来年均增长率超过20%的市场展开前瞻性产业损害预警研究,及时将预防建议提供给省外经贸部门以及行业商会,便于它们及时采取化解行动。
2. 由贸促会扶持商会组建国际公平贸易促进联盟,建设贸易摩擦民间磋商机制
建立与重要市场国家的民间贸易促进交流,扶持省内行业商会建立与重要市场国进口商协会以及院外活动机构的联络机制,提前化解潜在贸易壁垒的发起。可成立国际贸易促进研究基金会,接受国际有关学者研究申请,在海外联合媒体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资助国外商会与省内企业联谊。
3. 由科技厅资助产学研创新联盟展开跨国合作研制国际产业标准
(1)资助广东有关行业产学研创新联盟与东盟主要市场国业界联合进行产业技术标准研发与推广,搭建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检测机构“四位一体”的可持续国际标准联盟平台,以保障CKD与SKD装配模式下广东企业界的技术权益,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以投资促进对东盟贸易的格局,通过拥有技术话语权保持市场话语权。
资助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使我省更多企业占领标准的制高点,朝着“一流企业卖标准”的目标发展。
推动企业完善标准体系,实现出口企业100%的产品与工艺流程均“按标生产”。建立健全技术标淮和WTO/TBT通报咨询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把“东盟各国技术标准数据库”开放给企业,全方面提供各类技术标淮数据,切实解决企业在获取国际相关技术标准、技术法规信息上严重滞后等问题,能够迅速准确地对各类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查询和信息反馈。
(2)加快省内第三方认证机构发展。加大对广东测试所、华安实验室等一批政府事业单位的投入与人才培养,应对欧美国家越来越普遍的多类材料检测认证,并对技术性壁垒领域的测试收费予以补贴,全面配合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工作的展开。
4. 建立内外经贸扶持政策的协调机制
(1)鼓励出访或参加海外展销会的企业提供相关市场动态与所在国产品进口政策动态的资料,对于提供有价值信息的企业给予奖励。
(2)对带头使用我国自主核心专利技术的出口企业给予优先足额出口退税等政策优惠,引导享受国家税费优惠、项目政策支持的上下游企业,积极使用我省自主核心专利技术,共同推广知识产权成果。
(3)扶持国内业界反技术性贸易壁垒阵营。将专利资助政策惠及国际专利申请,鼓励并资助“广东创造”企业进行主要市场专利申请和维护;对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并经过欧美权威知识产权诉讼考验,关系到产业利益和国家利益技术的产业化与市场推广给予资金扶持;维护我省企业正当利益,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争端和海外维权,外经贸部门提供必要的法律与行政扶持并与外国相关当局进行交涉。总之,在国际产业竞争舞台上,我们不仅要打造“自主创新”的利剑,也要拥有超前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盾牌!
注释:
① 本文将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知识产权、社会责任标准、环境标准等归为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区别于卫生、防疫、市场秩序等其他非关税壁垒措施。
② 燕加隆公司已经在2006年成功地首创垂直嵌入型锁扣,开创了全球地板锁扣技术发展新领域,打破欧美巨头Unilin公司的水平锁扣专利授权垄断,后者就在美国发起337调查,指控燕加隆等18家国内地板企业涉及锁扣专利侵权。燕加隆积极抗诉,迫使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2007年1月24日公布的《最终裁定》中认定“一拍即合”锁扣地板为不侵权的锁扣技术产品,维护了中国地板产业在美国的市场地位。
③ 燕加隆公司是此次337调查中唯一胜诉的中国企业,Unilin对中国地板企业至少放弃了3亿美元以上的专利侵权赔偿主张,还打乱了Unilin对中国的歧视性收费策略,被迫将专利授权费价格由1美元/平方米降低到了0.65美元/平方米左右。并且中国地板企业现在与Unilin进行专利授权谈判有了更多的谈判筹码,授权条件也宽松很多。
④ 但Unilin并不死心,又利用德国临时禁止令干扰燕加隆在德国的展会,甚至利用商业间谍手段窃取商业机密,制造混淆试听的新闻恐吓国际采购商。
⑤ 其中,欧盟所占份额最大,为41%,日本和美国分别为30%和24%。
⑥ 其实,加班频繁的源头恰恰是欧美进口商,它们为控制仓储成本与资金成本,为在短时间内大量采购以应付销售旺季,迫使国内生产企业赶工加班。
⑦ 2009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就高达116起,涉案金额127亿美元。
⑧ 如2011年5月开始,欧盟施行RICH标准,其中对色母要求很高,国内许多产品难以通过检测,其意在迫使我省终端厂商只能买德国巴斯夫的产品。
⑨ 2010年8月,国家设立了正部级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及其办公室,负责应对新一轮的国际贸易争端以及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双边贸易,增强了商务部参与国际事务的专业能力。
⑩ 例如摩托车出口非洲,就有一些外省廉价产品质量低劣,甚至连活塞环都没有,这种害群之马必须取缔。出口欧洲的罗非鱼片,原有的“公司+农户”模式往往难以控制养殖质量,检测不过关,必须转变为“公司+基地”才能保障质量。
⑪这些模式可以规避不少贸易壁垒,但是,投资带动的贸易又涉及技术保密的难题,如模具车床的总装调试中软件是关键,但在异地调试,技术保密成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