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医学研究生的生命教育

2011-08-15赵桂秋车成业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学研究生

赵桂秋,徐 强,车成业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山东青岛 266003)

浅谈如何加强医学研究生的生命教育

赵桂秋,徐 强,车成业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山东青岛 266003)

与其他专业研究生相比,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自己的特点,加强对他们的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方法包括结合医学研究生的课程特点来实行生命教育、重视死亡教育、重视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生命教育、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等。

医学;研究生;生命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研究生自杀以及伤害他人生命的现象屡有发生。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后,发现其主要原因除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心理问题外,还与一些高校长期缺乏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有很大的关系。医学研究生作为研究生群体的一部分,具有与其他专业研究生不同的若干特点,针对他们的生命教育也有其相应的特殊性。

1 医学研究生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竞争空前激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研究生普遍感到学习、生活和就业的压力,其中尤以医学生为甚。调查数据表明:12%的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困扰,造成心理困扰的原因有情感、人际、经济、学业、就业等方面[1]。黄钧裕等对广州地区638名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26.96%医学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状况问题发生率较高的依次是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2]。对研究生而言,他们的总体心理状况比本科生更弱的原因是在学业、求职、恋爱婚姻等各方面,研究生承担着比本科生更大的压力。在学业上,研究生除了要修完规定学分完成学业外,还面临着做实验,发表论文的压力;求职上,研究生的学历“高不成低不就”,太好的工作难找,一般的工作又不愿意做;恋爱婚姻上,研究生普遍年龄都在25到30岁之间,甚至在30岁以上,来自父母和社会的成家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女研究生;经济上,部分研究生收入微薄,有部分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接着读研,家庭负担较重,生活压力很大;人际关系上,研究生介于本科生和已经工作的“社会人”之间,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医学研究生作为研究生群体的一部分也具有自己的特点。在我国,由于学制的原因,医学研究生普遍比其他专业研究生毕业年龄大1到2岁,恋爱婚姻的压力显得更大;医学生的专业面较为狭窄,求职时限制较多,就业压力很大;大多数医学院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实验和临床两部分,研究生需要掌握的课程较多,时间紧迫,学业压力更大;临床工作“人命关天”,需要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更多的奉献自己的业余时间,很多学生节假日都坚守岗位,长此以往,精神和身体双重疲惫;医生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医学研究生会经常面对鲜血,面对意外,面对绝症,甚至面对死亡,对部分心理脆弱的医学生而言这是很大的困扰;当今大部分医院医患关系紧张,医学院研究生正处在学生与住院医师的中间阶段,社会经验不足,对医生-医生、医生-患者的人际关系的把握不十分到位;随着现代医学、生物学、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高新医学生物技术在医学和非医学领域的广泛运用,出现了大量的生命伦理难题,如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临终关怀问题,安乐死问题,基因治疗问题,遗体捐赠问题,身在其中的研究生们更容易感到困惑。以上这些因素综合参与造成了医学研究生比其他专业研究生心理压力更大,心理问题的发生也更加频繁。近年来,已有多起医学院研究生自残、自杀事件的发生,经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普遍意识到加强对医学研究生的生命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说过:“生命是尊严的,就是说,它没有任何等价物、任何东西可以交换”。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视角来审视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遵循生命所昭示的规律进行的教育。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其核心是珍惜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命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3]。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郑晓江认为:“生命教育的本质在于让人们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紧张,使人们深刻地意识到自我生命内涵的多面性、丰富性,从而能够正确地体认生命的可贵,确立生活的正确态度与目的,去追求人生的更大的价值与意义,终则获得超越生命”[4]。

生命教育对医学研究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生命教育可以提高他们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意识和生命质量,从总体上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而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研究生的学习及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他们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压力,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医疗工作的干扰因素,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最重要的是,生命教育与其职业及日后所从事的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医学生形成良好医德和提升医学认知境界的基础环节。医学是一项社会事业,它的核心是追求人类身心健康,这是医学内在的道德要求[5],也因此决定了医学为追求人的幸福而承担的道德责任。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是以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生命的关爱为基础的,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6]。这其中涉及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问题。这些都需要从生命的角度给予理论建构。因此,积极开展对医学研究生的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培养其珍爱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意识,是医学生生命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医学教育的导向和追求[7]。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任重而道远,只有建立起对生命的绝对敬畏与绝对理解,懂得珍惜和善待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才能真正理解医生的天职,履行医生的职责。

2 如何加强医学研究生的生命教育

国内外的生命教育在具体内容上虽然侧重不同,但其基本原则是一致的。真正的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学生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实现与整个外部世界的和谐发展。生命教育的具体措施包括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通力合作,在各级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加强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生命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本文在探讨医学研究生生命教育问题基础上,针对他们的相应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结合医学研究生课程特点来施行生命教育

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并非一定要另起炉灶,而应当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和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心理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效果。对医学生来说,生命教育可以结合本专业的相关课程来进行。例如,重视医学基础和临床专业课程在生命意识教育中的基础认知作用,人体解剖学、胚胎学等医学基础课程是进行生命认知教育的基础,教师可以在讲授这些课程时引导研究生从微观结构上理解生命的含义,临床专业课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直观的教导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通过对这两类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可对生命的结构、生理功能获得科学的认识,进而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关注生命、爱护生命[8];研究生可以适当选修中医课,借助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观,人体与外部世界的和谐观等来培养对生命的整体感性认识;发挥医学伦理学课在生命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加强医学生伦理道德基本规范教育的同时,系统地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同时,医学院校应该借助自身的有利条件加大对生命教育研究的投入,尽早研制出适合医学研究生的生命教育方案。

2.2 重视死亡教育

在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乏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死亡”一词讳莫如深,死亡教育的内容几近空白。我国大学教育常常只是注重“生”的教育,忽视了“死亡”教育,而“死亡”又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象。死亡教育的缺失使他们难以科学地、正确地看待和理解死亡,出现相应的心理困扰,即与“生之困惑”相对的“死之茫然”。医学研究生是未来医疗工作的主力军,为了使他们将来工作中避免出现这一现象,我们必须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一方面使他们克服对死亡的避讳和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又懂得生命的可贵,珍惜和善待自己和患者的生命。医学研究生的死亡教育必须与他们的临床实习密切联系,通过实例等全面介绍死亡知识,让学生了解死亡的生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从而引导研究生反思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由此可引申出医学界另一热点问题,即临终关怀问题,深化对研究生的死亡教育有利于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根据临终患者的不同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确定灵活多样的临终关怀模式,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利益服务。

2.3 重视在社会实践中进行生命教育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形式,是高校通过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社会参与具体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观察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道德品格的教育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辅助形式,社会实践可以全面塑造学生的人格,增强研究生的生命意识。加速学生融入社会的进程。作为医学研究生,可以多参加义诊、生存训练、消防演习、医疗下乡之类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增加自己的临床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待人接物、医患互动、交往交友的人际关系心理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指导,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培养与人交流的能力,尽早的融入社会。同时,社会实践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都会对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优先录用,因此,社会实践经验多的人相对来说可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

2.4 积极开展生命教育研究

目前,高校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很丰富,但是专门针对生命教育的研究却很少,针对医学研究生生命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就更少,把生命教育视为专项的教育活动尚未开始,系统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启动。医学院校应坚持课题先行指导的原则,积极大力开展国内外高校间有关生命教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借鉴生命教育活动开展得较为成功的欧美、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区的经验,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生命教育研究,努力探索医学研究生生命教育的规律,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发展。

2.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把每年的5月25日确定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目的是呼吁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以此掀起社会关注心理健康热潮[9]。研究生作为比本科生压力更大的群体,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更应该受到重视,医学院校必须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向他们传授或提供各种缓解压力的方法和技巧,让他们自己有能力来面对压力,防止他们采取错误、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此外,对研究生的心理支持不应仅限于对有问题和困扰的个体进行治疗,更应关注整个人群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管十几年来我国一些高校也陆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活动,但因为学科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学校对心理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区等,心理咨询的广度和深度尚显不足,甚至在某些学校里流于形式。医学院校应该利用自身优势,重视心理支持对缓解学生压力的重要作用,在校内设立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集中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为学生提供发展咨询、适应咨询和障碍咨询,提供针对研究生的全面指导,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

[1]王君平.12%大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困扰 大学生缘何抑郁满怀[N].人民日报,2006-10-12(15).

[2]黄钧裕,林爱华.广州地区638名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47-149.

[3]燕国材.值得倡导与实践的生命教育[J].基础教育,2003(8):3 -5,47.

[4]郑晓江.学会生死[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266.

[5]赵明杰.当今医学缺少的是什么——论医学中的人文[J].医学与哲学,2003(12):2.

[6]张金钟.关于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J].医学与哲学,2003,12:l4-17.

[7]邵立波,张艳清.论加强医学生的生命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5-6.

[8]杨健兵.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意义及原则[J].医学与社会,2002,15(6):49.

[9]张昭芬.研究生生命教育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9:13-16.

G643.1

A

1006-2769(2011)03-0521-03

2011-01-17

赵桂秋(1962-),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学研究生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