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困境

2011-08-15黄睿彦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1年3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医学

章 静,黄睿彦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 210029)

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困境

章 静,黄睿彦

(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 21002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大众化发展时期,高等医学教育在这一时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在布局结构、办学层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章在总结以上改革与发展成绩的同时,对高等医学教育在新的发展时期所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学制混乱、医学人文缺失和行政管理不畅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高等医学教育;现状;机遇;困境

1 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科教兴国战略提出后,高等教育界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索与改革,取得了前所未发展和进步,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办学规模空前扩大。截至2008年,全国有各级各类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1998 年为1,022所,增长121.4%;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6,076,612人,1998 年为1,083,627人,上涨460.8%;2008 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数20,210,249人,1998 年为3,408,764,上涨492.9%;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5,119,498人,1998 年为829,833人,上涨 516.9%[1]。我国高等教育于2005年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调整高校布局结构。1992年起国家对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进行了新一轮的优化组合。如果说1952年第一次高校结构调整的宗旨是发展高等专科教育,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那么这一次调整的宗旨则是为了适合国际国内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大力发展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因此,本轮高校调整充分体现了综合化、多科型的特色。国家先后推出了“985”、“211”等高校建设项目,重在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大学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和机遇,高等医学教育顺应时代需求,在高等教育大的改革浪潮中积极探索并实践着自身发展路径。

2 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机遇

2.1 走出多样化发展的道路

就医学教育而言,总的人才培养目标或者方向应该有两类,一是医学科研人员,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其中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又可分为专科医师、全科医师。由于培养对象的不同,医学教育采取分层培养的办学原则是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自1992年以来,这种分层办学的模式日趋成熟。

在学校结构上,打破20世纪50年代以来,高等医学教育走单纯专科化发展的模式,许多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选择了另一种发展途径,有的并入综合性大学,有的并入多科性院校,还有几所独立设置医科院校合并重组成为新的综合或多科性院校。1990-2006年共有46所各级各类高等医学院校(含中医、药学,高专、职工)并入综合大学或非医学类多科院校,其中,并入综合大学的有30所,1998年后合并的有38所(占此阶段合并总校数的82.6%);1990-2006年共有26所各级各类医学院校合并为12所多科型医学院校,其中,1998年后合并的有21所[2],占此阶段合并总校数的80.8%。截止2008年,全国有普通(独立)高等医学院校159所,综合性大学533所[1],其中设有医学院/部的综合性大学59所(不完全统计),占医学院校总数(159所+59所)的27.1%。这与20世纪50年代高等医学院校几乎百分百独立设置的格局相比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在培养目标上,建有医学部/院的综合性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开始将七年制、八年制医学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有些高校开始尝试前期大口径培养,后期二次专业选择的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体现了培养医学科研与实践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追求。广大独立设置医学院校、独立学院、卫生学校等则以培养本科及专科层次医学人才为主要目标。这种分层培养格局的形成,是各级各类医学人才正态分布的根本保障。

但是,目前国内也出现了许多独立设置医学院校争设七年制甚至八年制、部分综合性大学与医学院校合并过程欠理想等现象,这与学校盲目跟风、认识不到位有关,与国家教育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宏观调控不力也有关。从目前我国普及城镇农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战略目标看,基层需要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的全科型医师,本科医学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然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对此,政府职能部门及高教界应给予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分层办学的目的就是让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各司其职、各取所长,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出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千篇一律往高水平、高层次上挤,一则不符合人才培养结构规律,再则也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让各高等医学院校找准定位,开展更有效的人才培养工作,教育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发挥积极的调研、宣传和引导作用。

2.2 精英化教育的考量

2008年我国有高等医药院校159所,1998年高等医学院校118所,增长34.7%;2008年医学类招生数303,045人,1998 年为75,188人,上涨303.1%;2008 年医学类在校生数1,156,071人,1998 年为283,320人,上涨308%;2008年医学类毕业生数265,690人,1998年为61,379人,上涨332.9%[1]。高等医学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于2005年同步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

以上数据显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在全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洪流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积极跟进,并与全国高等教育同步实现大众化,2008年的159所高等医学院校中,规模在5,000人以上的达104所[1]。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历史性转折,除去人才培养的需求,还有政治、经济、就业等多种因素的考虑。

但是,人才培养毕竟不是口号,更不是数据,必须讲求科学,必须以人为本。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高等教育如何协调发展是一项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并不是所有学科的高等教育都必须统一走大众化发展模式才叫科学发展。在医学教育完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所需的医学人才培养任务后,随着世界人口的减少,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医疗卫生必然回归精英化服务,医学教育必然回归精英化教育。我国目前的大众化医学教育虽然带来了一定教育质量的担忧,但是面对国内广大农村、广大基层基本医疗保障的缺失,这也不失为一个权宜之计。只是不能长此以往,否则医学教育、医学科学就会辜负“生命所系、性命相托”的职业守则。放弃了医学教育的精英化目标追求就等于放弃了医学教育的核心价值,而这一核心价值对于医学教育来说就是对生命的郑重承诺。

对于精英化的医学教育,政府、高等教育界责无旁贷。政府应考虑如何在大众化阶段通过加大投入保障医学教育的精英含量;高等教育界尤其是高等医学教育界则应勇于探索、敢于思考,关键是敢于给自己提高要求,增加压力,通过树立科学的医学教育理念和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和尝试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在大众化背景下坚持医学教育的精英化追求。西方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作法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比如,美国医学教育以大学本科为起点,英国医学教育预科制,法国医学教育严格的过程淘汰制,日本医学教育苛刻的入学规模等等,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确保医学教育的精英化。

2.3 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办学理念。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入,随着世界经济文化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医学院校欲求得生存发展必须顺应时代的趋势,国际化、研究型、复合型、高水平成为这一时期高等医学教育的理念追求,也是主要特色。我国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在办学过程中融入新理念,积极寻求医学教育国际合作,努力开展科学研究,着力培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新型医学人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面对突如其来的学生入学高潮,高等医学院校在加大校园硬件建设力度的同时,也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适应不同背景、不同能力、不同目标追求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这一时期高等医学院校的类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学校类型与层次不断多样化,出现了综合大学医学部/院、独立设置医学院校、依托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建立的民办独立医学院以及专科医学院校等类型,学校类型与层次的多样化为探索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能。

教学过程。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的转变必然带来具体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的革新与转变。各高等医学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与特色,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侧重的探索与尝试。具体而言,教学管理方面,根据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认真解读国际国内医学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大纲、重组课程模块,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和打通基础与临床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充分体现教师、学生双主体的管理理念;教学方面,一线教师通过学习研究,科学借鉴西方医学教育的成功经验,使PBL教学法、跨学科整合课程、讨论式教学、早期接触临床、情景模拟、SP培养与使用以及多形式考核制度等在高校医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3.1 混乱的医学学制

现状:截止2008年,我国有高等医学院校159所,其中,本科及以上院校103所,专科院校56所;本科院校中有30余所为综合性大学医学部/院[1]。这些医学教育机构学制从三年至十一年不等,有三年制专科、四年制相关医学本科、五年制医学本科、六年制双学位、七年制本硕连读、八年制本硕博连读、八年硕士(本硕分段)、九年博士(本科分段、硕博连读)、十一年博士(本硕博分段);四、五年制本科中又有本一、本二、本三之分。学制可谓长短不一、名目繁多、五花八门。

目前国内高等医学教育不同学制间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及模式的区别并不明显,导致学制虽多、能力雷同的尴尬局面。每年不同学制的医学毕业生充斥着就业市场,这时比拼的往往不是学生的能力或特长,而是其人脉关系和出生背景,必然结果就是好的岗位不一定能够找到好的人才,而好的人才不得不面临改行或降低择业标准的命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无法回避。

对策建议:我国目前每千人医师拥有量为1.65人[3],已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因此,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极需解决的已不是量的问题,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让医学毕业生到应该去的岗位并爱岗敬业的问题。科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的现实与未来需求,了解医学、医学教育的内在规律,使学制相对简单、便捷,是医学教育实现科学运行和与国际医学教育有效对接的根本保障。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在高中起点的高等医学教育中,仅保留五年制本科、三年制硕士、三年制博士三种学制,在博士培养阶段可分出科研型和专业型/临床型两种模式,其他医学专业依此类推。至于连读,则属学校内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问题,可由各高校自行决定,但学历证书全统一并通用。学制单一了,其他因学制繁杂而引起的诸如医学院校为抢夺生源竞相举办七年制、八年制,医学毕业生比拼父母社会背景等不良现象则会有所减弱,从而使医学教育逐步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3.2 医学人文缺失

现状:自20世纪60-70年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后,医学人文回归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进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内涵要求也随之增强。西方国家通过通识教育的改革,将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有机衔接。而在我国,1995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作为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努力,文化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医学人文的缺失仍然令人担忧。

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为例,目前国内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人文类课程的学时数不足,所占学时数为总学时的10%左右,这与美、德等发达国家20-25%的比例相比,差距明显;②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时不是根据教学的需要,而是根据师资或其他客观因素的变化来决定课程的增减;③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如5年级的人文类课程为零设置;实践类人文教学比例偏少,学生缺少亲身体验,从客观知识到主观精神的转化不够;④教师,尤其是担任医学人文类课程的教师,社会实践和临床经验不足,仍以课堂为主,局限于知识传授,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4];⑤困惑医学人文课程多样化发展的另一突出原因是,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为独立设置,学科单一、学缘单薄是人文教育难以广泛、深入开展致命的痛。

对策建议:由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office Education,简称IIME)2001年推出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5],其7大领域中的4个领域直接与医学人文教育相关,而通过对比分析,这4个领域恰恰是我国医学教育最薄弱的环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综合性大学医学部/院、多科性医学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为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其宽厚的学科基础、丰富的校园文化是医学人文教育难得的资源宝藏,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探索开辟了新的路径。具体做法: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尝试大类招生、二次分流、提高医学生入学门槛等方法保证医学生质量;采取前期趋同培养、后期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医学生知识结构。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具体作法要视学校办学实际情况适时探索、调整;同时,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和临床带教人员职业道德、教学方法、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培训,使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和定期考核形成制度。

3.3 不畅的教育与卫生行政管理

现状: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国家对高等医学教育实行行业归口管理,医学院校分中央直属、省(自治区、直辖市)属或市属,卫生部为名誉上的最高行政主管部门,参与管理的行业部门有十多种,如教育部、交通部、铁道部、农业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国家侨务办公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以及地方政府等[6]。这种管理体制直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才得以根本扭转,高等医学教育基本实现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统一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但是,长期行业归口管理体制的影响短时间难以消除,加之,日前卫生、教育行业内涵的深度拓展,致使卫生和教育管理存在许多交叉,比如医学专业设置与行业对口问题、执业医师考试与教育内容衔接问题、医学院校与医院资源整合共享问题,等等,都需要两个行政主管部门通力合作、认真协商。目前,中央教育部与卫生部,地方教育厅与卫生厅之间业务划分不清,互相争利、推诿现象时有发生,给医学教育的有序开展带来诸多不便,有些甚至直接影响教学安排和人才培养质量。

对策建议:以上行政管理上的不畅直接导致医学院校面临两种困境,第一,学校没有足够的办学自主权;第二,学校与教学基地之间关系的不畅。简而言之,国家目前对高等教育仍然管得过多、统得过死,这是高教界的普遍现象,医学教育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这一现象显得尤为突出。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只能从国家宏观管理层进行改革,深层次改革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真正意义上实现高等教育的自主办学和政府职能部门质量监督与宏观调控的和谐共处。体制改变了,高校内部的运行机制自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使高等教育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医学院校与教学基地的关系问题,还有待于教育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理清双方管理职能,本着团结合作的原则,共谋高等医学教育的科学发展。医学院校本身也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环境和氛围,尤其是近年来并入或合并为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校,其教学基地的职能归属问题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与效率,应引起学校及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国外,多数医学院校拥有自己的附属医院,附属医院是医学院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医院的管理运行完全接受大学和医学院的领导。也有一些国家,比如英国,有一部分大学医学院/部不设附属医院,教学机制就是医学院/部与医院合作的制度保障;医院只有承担教学任务或成为教学医院,才能在医学科研和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项目上处于优势;承担教学任务不仅能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还能使医院的学术、技术水平获得社会公认,从而吸引更多的病人;医生只有被大学医学院/部录用,才能获得比其他非教学医院医生更快的提升、更高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收益[7]。

只有运行体制、机制畅通了才能在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合作,在我国,这种良性运行机制,直接有赖教育与卫生行政部门权利与职能的科学界定。

[1]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

[2]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621&infoid=19558.

[3]柏志全,黄育妆,陈丽萍,李久香,敖杰男.对全球医学教育最低标准实施的初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9):808-809,821.

[4]黄睿彦,吴文明,季晓辉.医学教育中人文类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62 -64.

[5]安德谢杰·渥依切克,徐旺志 撰,邓 洪,秦 丹 编译.医学教育的最低基本要求和标准[J].教育评论,2002(6):94-97.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医药教育改革与发展[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182-183.

[7]王庭槐.英国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地研究[J].医学教育,2005,2:84 -90.

Opportunities and Difficulties of China’s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ZHANG Jing,HUANG Rui-yan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29,China)

Since the 1990s,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period of mass development,in which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has carried out many explorations and practice and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in the structure,school-running level,educational concept,model and methods of talents training.By summing up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above reform and development,the article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of development,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o deal with the chaotic educational system,lack of medical humanities and poor administration.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current situation;opportunity;difficulty

G640

A

1006-2769(2011)03-0437-04

2011-02-22

黄睿彦(1970-),女,江苏南通人,南京大学2009级高等教育学博士,南京医科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大学课程与教学。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院校医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稿约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常用名词要求
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健美操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云南省某医学院校学生健康素养调查与分析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实践研究
云南省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医学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