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随笔艺术的盛宴

2011-08-15/

名作欣赏 2011年10期
关键词:散文随笔诗学人间

/ 刘 波

一场随笔艺术的盛宴

/ 刘 波

从真实与性灵出发来建构自己的散文世界,是专注于日常与当下的诗人介入文学现实的另一种真相。于坚是发掘与恪守这个真相最为长久的诗人,他的诗歌现在可以说渐成大气象,而他的散文和随笔在我看来也将独树一帜:他在散文领域开创了一种拙朴但又不失开阔的笔法,这一点似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于坚说自己在散文创作上是后退的,要回到基本的说话状态,所以他力避务虚和廉价的情感升华,为散文艺术提供一种坚实的物质外壳。与另一位诗人兼散文家王小妮的想法不谋而合的是,于坚认为散文和随笔就是回到人心、回到地面的写作。从早期碎片化思考和灵光书写的《棕皮手记》,到近年来行走山川大地的《众神之河》,这里有一条清晰的脉络,从语言到身体,从经验到思想,而贯穿始终的,是于坚用心在体验生活,切入社会。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的书写,才不会流于虚空和假势。

很多在我们看来瞬间的感觉,或者一个极其普通的词语,于坚却能抓住它们,并赋予它们力量和美感,最终成就漂亮的文字,像《盘问》《遇见》《优势》《但是》《黑暗》等,都莫不如此。其实,恰恰是那些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生活细节,却成了于坚散文随笔的审美和叙事来源。那些在常人眼里属于静止的事物,于坚却能写出它们的动感,比如《温泉》《秋天》《围墙》等,表面上在写物,其实是在写人,他用写人的历史感与写物的立体感,共同将他的散文在坚实的地基上支撑起来了。即便那些写异国风情的游记散文,于坚也时刻注意原创的重要性,他并没有像某些作家那样以炫耀的语调展览经验,最后流于庸俗,而是以朴实的语言写出了西方的画面与声音,像《阿姆斯特丹,没有黑暗的河流》一文,虽是简约的自然表述,里面却透出一种通达和睿智。

寻找散文写作的出路,是于坚近些年来一直在思考的事情,比如《某某记》,就是他散文探索的尝试。从早期的《火车记》《治病记》《装修记》,到后来的《大地记》《虎跳峡记》等,再到近几年的《游泳池记》《看画记》等,我们在其中能洞察到于坚对于散文的那种穷尽一切“重”的书写格局,这里面有世情再现,有精神探索,有良知观察,有社会批判。比如他写民工,不是以居高临下的俯视姿态,也不是以凌空蹈虚的仰望视角,而是以良心书写那些平凡的灵魂,虽有一种悲悯之感,却没有庸俗的可怜之意。或许在于坚那里,他有一种写尽“人间笔记”的野心,但他意识到这样的书写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用灵魂与生命,才能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来参与对世界某个角落里艺术真谛的发现。

看似于坚的诗歌创作与随笔书写是两副面孔,其实它们都能统一于诗人那颗敏感的心,写作在他看来是兴奋的,也是艰难的,他说:“每一次写作都是致命的,都是最后一次,也是第一次。”这样的理念让每一次写作都直指人心,同时也富有新鲜感。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于坚秉持了从基本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素材的原则,以赤子情怀面对大地与人世,这是他恪守的一种真诚信念,也是现代社会中其古典心态向外界的一次敞开。这次于坚的四卷本随笔系列——《于坚思想随笔》《于坚大地随笔》《于坚诗学随笔》《于坚人间随笔》的重磅推出,不仅是散文随笔出版史上的大手笔,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全面领略诗人分行文字之外的语言艺术,不错,这应该是一场散文随笔的盛宴。

《于坚思想随笔》为于坚近二十年“棕皮手记”的精选本。记录了他对人生、艺术、社会和对自我创作的感受,关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在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辨中交叉着丰富的想象,又融入了其作为诗人特有的思考和表达方式,可称为中国散文领域不可多得的富于革命性文本建构能力的佳作。

《于坚大地随笔》为于坚关于身体旅行和心理游历的随笔,记录了故乡云南各地,西藏、四川等地的人文风貌,将今昔作了对比,用人文的目光阅读和关怀大地。近年来,于坚在国内外的一些地方走动,引我们思索当下的生活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字里行间涌动着一个诗人的使命感和写作的庄严性。

《于坚人间随笔》于坚写作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日常生活的史诗。本书十三记对社会记录的人间生活,作者既有“当局者”的投入与体会,也有“旁观者”的观察与思考。以思辨的方式进入到散文的形式之中,对当下生存状态,以及对造成这种状态的政治、历史、民族、文化等诸多因素加以深入追究。

《于坚诗学随笔》于坚在写作的最初阶段就进入到诗歌的本质、形式和美感的探索之中,在形式上则体现了其作为诗人即兴随笔式的独特文风。他对中国诗坛的贡献不仅在诗,也在于他的这种诗学探索。本书精选了于坚的数篇诗学随笔及访谈,时间跨越二十多年,见证和亲历了近三十年来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编 辑:王朝军 zhengshi5@sina.com

猜你喜欢

散文随笔诗学人间
春暖人间
背诗学写话
人间第一情
美术作品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听花堂诗语
生活百味
当天使飞过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