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着、坚定、可靠、果断
——于坚的《便条集》
2011-08-15诗歌时常提醒着我们我们并不完全承认我们所思考的东西
诗歌时常提醒着我们,我们并不完全承认我们所思考的东西。
在于坚的《便条集》里,许多诗歌蕴藏着他对现实的诗化意识,这种意识令人耳目一新。当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诗人时,他还在昆明的工厂里当工人。当时,他周围的环境可谓是毫无浪漫可言。然而,诗歌在中国的出现,作为对正在逝去的毛泽东时代的回响,很大程度上,充满了对无法实现的梦想的渴望。于坚首部迟来的诗集——《诗60首》出版于1989年。诗集中洋溢着把诗歌带回大地的冲动:诗集的名字便表明了诗集“没有花哨”。在这本书里,许多诗是为朋友而作的,因此这些诗富有地方色彩与特殊风格;其他诗篇则试图正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实。从那个时候起,这种冲动便持续地在他的作品里蔓延开来。
1993年,于坚写了一首不那么像诗的诗歌——《啤酒瓶盖》。在这首诗里,他尝试直视主题的非诗意性(“词典上不再有关于它的词条 不再有它的本义 引义和转义”);他发觉此诗的主题去除了某种为“文学化”而发掘出来的幻想(“而它还更糟 一个烟蒂能使世界想起一个邋遢鬼/一块骨渣意味着一只猫或狗 脚印当然暗示了某个人的一生”)。在意义贫乏的主题中,他不得不直接面对啤酒瓶盖所具有的危险特征:“我仅仅是弯下腰 把这个白色的小尤物拾起来/它那坚硬的 齿状的边缘 划破了我的手指/使我感受到某种与刀子无关的锋利。”在这个概念上,诗歌反对预设的创作思维,它必须尽力使用不同寻常的语言来表达寻常。
在《便条集》中,于坚向伪诗人们展开了无情的攻击,读者也一定会被他的攻击逗乐。伪诗人们无处不在,甚至支配了整个中国文坛。攻击的主要目标还在于那种故意模糊现实的比喻。这种比喻营造出某种“诗意的情趣”,并以此使诗具备“意味悠远的深度”,尽管如此令人困惑:
抒情诗的深度
在红玫瑰的舌头下面
一把插在玻璃上的黑锄头
暗示的是匪徒的初恋
而冰箱里的麂皮鞋又意味着什么
你猜不到啦 是山区解冻的脚步
水稻象征亚洲
而青铜这个词出现 你就应当联想起
一位 风流倜傥的老皇帝
凤尾鱼啊 在您周围的是什么?
“宫娥”
春天 自然是一条 柳条织成的
绿毛衣啦 如果你猜不着
你就是一个没有想象力的
文盲
在之后一首诗中,他提供了一副“诗歌秘方”,他这么写道:“湖泊脱去了蓝色的手套/露出红色的巴掌……接下来 你要把自己比喻成/岸上的某种‘可爱的小东西’/斑羚或者水鹿 正在饮水。”(《便条集》,第95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对风景的美化,由一种滥俗而已然僵死的诗歌逻辑强加制定。于坚对此深恶痛绝的原因在于,由于现代化造成的结果,湖水已经快速
沉着、坚定、可靠、果断
——于坚的《便条集》
诗歌时常提醒着我们,我们并不完全承认我们所思考的东西。
在于坚的《便条集》里,许多诗歌蕴藏着他对现实的诗化意识,这种意识令人耳目一新。当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诗人时,他还在昆明的工厂里当工人。当时,他周围的环境可谓是毫无浪漫可言。然而,诗歌在中国的出现,作为对正在逝去的毛泽东时代的回响,很大程度上,充满了对无法实现的梦想的渴望。于坚首部迟来的诗集——《诗60首》出版于1989年。诗集中洋溢着把诗歌带回大地的冲动:诗集的名字便表明了诗集“没有花哨”。在这本书里,许多诗是为朋友而作的,因此这些诗富有地方色彩与特殊风格;其他诗篇则试图正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实。从那个时候起,这种冲动便持续地在他的作品里蔓延开来。
1993年,于坚写了一首不那么像诗的诗歌——《啤酒瓶盖》。在这首诗里,他尝试直视主题的非诗意性(“词典上不再有关于它的词条 不再有它的本义 引义和转义”);他发觉此诗的主题去除了某种为“文学化”而发掘出来的幻想(“而它还更糟 一个烟蒂能使世界想起一个邋遢鬼/一块骨渣意味着一只猫或狗 脚印当然暗示了某个人的一生”)。在意义贫乏的主题中,他不得不直接面对啤酒瓶盖所具有的危险特征:“我仅仅是弯下腰 把这个白色的小尤物拾起来/它那坚硬的 齿状的边缘 划破了我的手指/使我感受到某种与刀子无关的锋利。”在这个概念上,诗歌反对预设的创作思维,它必须尽力使用不同寻常的语言来表达寻常。
在《便条集》中,于坚向伪诗人们展开了无情的攻击,读者也一定会被他的攻击逗乐。伪诗人们无处不在,甚至支配了整个中国文坛。攻击的主要目标还在于那种故意模糊现实的比喻。这种比喻营造出某种“诗意的情趣”,并以此使诗具备“意味悠远的深度”,尽管如此令人困惑:
抒情诗的深度
在红玫瑰的舌头下面
一把插在玻璃上的黑锄头
暗示的是匪徒的初恋
而冰箱里的麂皮鞋又意味着什么
你猜不到啦 是山区解冻的脚步
水稻象征亚洲
而青铜这个词出现 你就应当联想起
一位 风流倜傥的老皇帝
凤尾鱼啊 在您周围的是什么?
“宫娥”
春天 自然是一条 柳条织成的
绿毛衣啦 如果你猜不着
你就是一个没有想象力的
文盲
在之后一首诗中,他提供了一副“诗歌秘方”,他这么写道:“湖泊脱去了蓝色的手套/露出红色的巴掌……接下来 你要把自己比喻成/岸上的某种‘可爱的小东西’/斑羚或者水鹿 正在饮水。”(《便条集》,第95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对风景的美化,由一种滥俗而已然僵死的诗歌逻辑强加制定。于坚对此深恶痛绝的原因在于,由于现代化造成的结果,湖水已经快速
/ [澳大利亚] 西蒙·帕顿 赵凡 译地干涸了。最终,在有趣的思维跳跃里,把表白一个人内心感受的欲望导引至承认这样一个意图,即承认国家热切地对诗歌的主题逐步产生影响。于坚将二者相互联系,以便给作品中那么多的隐喻寻找出口。
《便条集》以及于坚大部分的作品具有另一个显著特征,便是他对《荒原》的召唤。长诗《飞行》可以看做于坚向T.S.艾略特古典化写作的尝试致敬。《飞行》以独特的方式,成为了一首书写中国后退生活方式的重要诗篇。在于坚的个人历史中,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他成长经历中的重大事件。那是一段知识分子的高雅文学与常常被忽略却无法被替代的街头日常文化双双遭受毁灭的时期。由于对左倾路线的执著,通过一系列暗地里运行的机制,即“怀疑——自我抑制——坦白——镇压”,使阶级斗争路线弥漫于整个社会,仿佛一座永不停转的木马。基于生活中的基本事实,于坚写道:“不要以为我们不掌握/暗藏在你灵魂深处的秘密。”(第117页)《便条集》中的诗显示出一幅幅荒芜侵蚀进步的难忘画面:仅仅只有几秒钟,那个跳出大楼的人为了体验飞行翱翔的感觉,便有条不紊地拒绝了他的社会“生活”。在公园里,那个设法让自己放松的新郎,通过在他的大喜日子里使自己看上去像一位刚刚签署了几份重要文件的总统来使自己镇静。在报纸上,一首关于蝴蝶的诗与谋杀、股票市场波动等的新闻在一起。在《荒原》的世界里,人们顺从地迷失在人性中:
主席台上
花朵也穿着毛呢制服
唯一温柔的是倒茶的小姐
为他们沏茶
我们才想起来 那些木偶
也有嘴
(第127页)
尽管拥有清楚得近乎冷酷的视野,于坚依然意识到经验中积极的一面。在一节诗的开头,他奉劝诗人们站出来,因为“黄金时代就要到了”(第129页)。他总是被那些毫无“生产价值”的事物所触动:这样的事物,能够让人类回到自己最初的意念与情感中去。鉴于人性中自然的部分已经与自然界深深敌对,于坚厌倦人为地寻求我们所失去的自然部分。“再往那边/故乡/在土著人的口语中/沿着天空下的大地/从一片树叶的命名/开始。”(第55页)在故乡的荒野上,于坚的诗歌在毫无伪饰的欢快中颤抖。云南省,一个他在上世纪80年代便漫游过的地方,于坚在这些地方留下了大量细致的作品。与遭古典中式花园雅驯过的环境不同,云南省纯粹的野性是故乡风景最为吸引他的地方。在忠于自我的角色里,他召唤着他的云南女王:
拖着月光裁剪的长裙
叼着蛇 把猫头鹰
插在发髻里 胸前镶着
目前大部地区秋粮作物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做好作物后期田间管理,采取清除杂草、剔除空秆等措施增加通风透光率、改善田间环境,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长势合理施肥,缺墒农田及时灌水,同时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防治,促进玉米、一季稻、大豆等秋收作物充分灌浆和乳熟成熟。江南、华南地区应根据晚稻长势进行田间水肥管理。
豹子们挖来的绿宝石
深蓝色的丛林
在昆虫和野兽的合唱声中
像歌剧一样升起
这是昔日
云南女王的肖像
茂盛、异质、青春、精力这些元素直接指向了《荒原》的反面。难怪于坚的写作与某种宗教敬畏感相联系。
乌鸦已然成为于坚诗中的动物图腾,并且贯穿了他的整个写作生涯。一方面,乌鸦与荒原的黑暗有某种相近的联系;另一方面,乌鸦成为了自然生生不息的例证,它那渺小的黑暗呈现出人性中最好的一面。于坚的第二部诗集就以他的一首重要作品作为标题,叫《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在这首诗里,于坚通过习惯性地联想到一种飞禽(这种鸟代表了黑暗的力量,永恒黑夜饲养的天鹅,混乱而野蛮的女巫之鸟),与对乌鸦的无法言说伴有的巨大亲切感的赞美,来完成诗的隐喻。同时,对于诗歌中的象征,他不愿再碰那种滥俗的“美感”以及和谐的“陈词滥调”。这样的诗歌隐藏了诗里唯美的一面,主要是隐藏了对平庸的抒情冲动的美化。这样的诗歌为那种粗犷而不寻常的,但却真实的局外人寻求自我肯定的空间。如同英国诗人爱德华·托马斯(Edward Thomas)那难解的“纯画眉语”(pure thrush word),于坚的乌鸦叫亦是一种强烈而独特的声音。随着这声音刺破了胡思乱想的话语,它也唤醒了现实:
九十个诗人会在同一时刻
在黑暗的意义上
想起同一只乌鸦
但九万只乌鸦组成一片移动的黑暗
飞越过一只乌鸦
也不能令这只乌鸦想起
“乌鸦”
(第61页)
语言,不可避免地把多种个体语言归纳为各种风格的语言。在一个小范围的意义内,语言限制了不可模仿的独有本质。这种本质成为于坚诗里“hei’an”(黑暗)的另一面。“黑暗”在人的经验中十分必要,但它并非简单地只是人类功利性的来源。于坚诗中“黑暗”的另一幅画面则召唤出一个简陋的“黑色水瓮”。首先,它被当成一个实用的容器,以便容纳各种各样的隐喻内容:它可以代表一个少女的纯洁,代表埃及先知的宽阔脸庞。然而,诗歌的明晰性却告诉我们,采自大地的黑色黏土所制成的“瓮”,仅仅是用来容纳液体的空处。在此,于坚暗合了道家经典——《道德经》的第十一篇,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本书,里面写道:“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译者注:以泥土制陶器,陶器因中间有一空处,所以那陶器才有容物的可能)这段话暗示“黑暗”即是创造力的来源,这种创造力支撑并实践了生命。“黑暗”恰恰同“澄明”的精巧背道而驰,并且需在创造的过程中疏离这种“澄明”。
在这些诗里,纯粹的黑暗常常成为当代世界晃眼的霓虹灯。于坚认为,通向死亡的道路“并不通向黑暗中的棺材或者焚尸炉”。与此相反,却矛盾地“由优美的诗句筑成/例如/那些鸟巢的梦/是在光辉中变成飞机场”(第89页)——“飞机场”象征着所向披靡却毫无个性的现代性。在接下来的一首冷峻诗歌里,一群“灿烂的”人挤在关有黑豹的笼子前,向它掷果皮、吐口水。诗则与那头豹子站在一边:“它一动不动/对人类的文明不屑一顾/犹如黑暗中的钻石/拒绝着女王的胸脯。”(第91页)
于坚认为,在“黄金年代”里(黄金年代,在这里暗示专注于追求金钱的年代),诗人对感受力的巧妙展开,已经成为一个诗人的主要职责。他唯恐我们都期望着成为像迈达斯那样的人物。(译者注:Midas,弗利治亚国王,相传贪财,求神赐给“点物成金”的法术)随着他所居住的城市逐渐变得冷漠,尽管令人心痛,他依旧由衷地呼吁诗人保持感受力的重要。他是“神灵的最后一根神经”,在“钢筋水泥”的遗迹中持续感知着,以便弄清产生混乱的原因。在这个意义上,他实践了自己的名字:“坚”在于坚的名字里恰恰意味着“沉着、坚定、可靠、果断”。在最近的一篇散文《突破底线》里,他写下了转化绝望的意图:“黑暗的深度决定了灿烂的程度,最伟大的诗人是那些与最黑暗生活为伍的人,同时也因此最为耀眼。”在这本《便条集》中,我们都能体会到于坚把黑暗带入生命的方式。
此文为作者为于坚英文版诗集《便条集》(美国西风出版社)出版所写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