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浅谈

2011-08-15孝感学院音乐学院湖北孝感432000

大众文艺 2011年9期
关键词:改革者路德教会

周 晶 (孝感学院音乐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浅谈

周 晶 (孝感学院音乐学院 湖北孝感 432000)

从马丁•路德作为德国的宗教改革者的一面,和他作为音乐创新者的一面,这两个面看待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者;众赞歌;旧教音乐

马丁·路德是文艺复兴晚期著名的宗教改革家、音乐家。他从小就在教堂中成长,在他成为宗教牧师之前得到了良好的音乐训练。在他的一生中对于宗教的未来和对于音乐的未来几乎起着同样的作用。长期以来教会一直借助于统一的礼拜仪式,统一的宗教音乐和统一的教会语言来维护其作为西方精神领袖的权威。但由于教会统治后期出现一系列问题得不到解决,而教会又以出卖赎罪卷的方式收攒钱财。于是便出现了马丁•路德1517年在维腾贝格宫廷教堂门口张贴《九十五条论纲》事件。其实他并无意完全脱离罗马新教教会。其实教创始后仍保留着很多天主教礼仪他创新宗教的意义在于使人人都能“接触到所谓的上帝”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使宗教更加大众化,平民化以及揭露了以前教会的骗钱手段,等等。这是作为宗教改革教者,及神学家的马丁•路德,然而作为宗教音乐的改革者,但在延用以前教会所遗留的部分作品外,还对其很多作品做了创新和改变。如他将《格里高利》圣咏里只有教会才能读懂的拉丁文部分翻译成德文,是普通信徒都能看明白,当然作为改革者和神学家的他,不可能永远跟着他音乐家的本能感觉走。他在考虑音乐时,不仅为了音乐的自身价值,而且把它看作语言,看作教学工具,使人能接受到上帝的福音。他对科学、艺术,一概如此。

如果简要总结一下马丁•路德在音乐实践中的成就,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对旧教音乐的继承与改造

笔者认为这一点首当其冲的,正如前文所述路德教的思想不是完全彻底的反对所有旧教音乐,而是有选择的继承其优秀部分,将之作为新教音乐的文化基础,同时对不适合新教的部分加以改造,使之成为独具特色的新教音乐。其中继续使用旧教音乐体裁的例子有,素歌,和按惯例演唱的拉丁文弥撒。将音乐体裁中不适合新教的因素除去的例子有,将弥撒中献祭部分去掉。然而,作为教师和神学家的路德不可能永远跟随他的音乐家本能。他考虑音乐时,不仅为了音乐的自身价值,而且把他看作语言,看做教育工具,使年轻人更能接受上帝的福音;他对其他艺术和科学一概如此。人们一般认为,路德的兴趣只在于促使整个社会积极参与神圣的礼拜,因此他坚持使用德国俗语。可是仔细看他的文字写作可以看出他的眼界要广阔得多。所以,虽然路德的基本思想是把音乐改编的合适他所谓的“普通老百姓”,他还努力保持大门敞开,允许可能的艺术加工。路德的追随者比较开明,认识到破坏音乐无助于推广新的信仰,把精力花在改革音乐而不是消灭音乐上。

2.确立新教众赞歌特色

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也最有特色的贡献是众赞歌。最初,众赞歌采用有墨记谱,主要为单声部,分节歌的形式,后来通过和声、对位的方式扩展为四部和声的大型音乐形式。这便是新教音乐的主体,也是新教音乐的主要特色。在众赞歌歌词方面,路德大量采用流传于民间的古老的路德语赞美诗和当时常见的拉丁文赞美诗,同时他也使用一些旧教素材。主要是常规弥撒中的礼仪性拉丁文圣咏诗句,此外还采用了世俗的德语民歌及艺术歌曲的歌词。在众赞歌的旋律方面,马丁•路德是将现有旋律进行修改,以适应新的歌词。他在交换歌词的同时将旋律做一系列细微的调整。使之与歌词紧密结合。 众赞歌在礼拜位置中的位置没有固定的规则,因为路德教接受了邦国区域的观念。音乐实践在日尔曼在不同的地区有很大的区别。类似仪式性的的主日用众赞歌,多少在每一个路德教堂中确立了它们存在的地位,但是它的具体形式有极大的差别。路德式众赞歌的发展是迅速,而且没有停止其发展过程。路德自己拒绝,并不允许他的追随者们对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作硬性划分。一首好的众赞歌总会在礼拜中占有位置。路德相信,他在众赞歌中采用世俗曲调,将世俗音乐神圣化的一种作法。他不反对流行音乐、名歌手的旋律或任何能够赞成曲调作为宗教歌词的传播媒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二百年的时间里,路德教的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展,而且使教堂普通公众与当时最新的音乐发生联系。

正如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宗教改革出现的新教伦理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路德的音乐同样对后来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以上这些是关于路德教音乐事实的话,我们不难理解宗教改革意义更为重大的一面。宗教的权威《圣经》对于路德及更为激进的改革者来说更为重要,而不是现存的教会传统。教堂仪式中所讲解的,不论是取自于圣经的文字,还是祈祷文或教导性文字,都需要让会众理解。歌词作为音乐原料的一部分,作曲家在谱曲时应当注意的是清晰的传达其寓意。词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是对作曲家的一种激励。因此,为了教育、取悦和启发礼拜参加者,作曲家期望去解释《圣经》和礼拜仪式中的歌词。路德共创作了20首共教堂会众歌唱的众赞歌,他的众赞歌传统养育了几代德国音乐家,巴赫音乐艺术则时他饿得集大成者,巴赫有编号的作品共1120首,其中有450多首(即三分之一以上)时以众赞歌维基础创作的,包括从简单的四部和声的配置到众赞歌前奏曲,从管风琴变奏曲、帕蒂塔和奏鸣曲到众赞经文歌和重奏重唱的康塔塔。而且,这些作品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时根据路德时代的众赞歌写成的,有的就是路德本人的作品。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运动,为了更好地发展和推动资产社会的发展的进步。作用在于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欧洲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因此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1]《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美]保罗•亨利•朗 著

[2]《西方音乐史》 [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和克劳特•帕利斯卡 合著

[3]《西方音乐史简编》 沈旋 谷文娴 陶心 著

[4]《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音乐实践》 汪洋 著 天津音乐学院报.2002.3.

猜你喜欢

改革者路德教会
画与理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只住五星级酒店的女上司教会我的事
在威登堡邂逅马丁·路德
午夜来电
向改革者致敬
如何创造环境, 让改革者“有为”
顺其自然
What I've Learned So Far
“改革者”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