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登堡邂逅马丁·路德
2018-06-12朱英豪
朱英豪
谁是最伟大的的德国人?在很多人看来,歌德、爱因斯坦、巴赫等都应该会是最先想到的名字。但对于大多数德国人来说,答案并非如此。
从柏林乘火车南下,我来到威登堡大教堂的左侧一扇黑漆木门前面。五百年前,一位默默无闻的三十四岁神父,把一篇反对教皇、控诉赎罪券的拉丁文告白,钉在这扇大门上,从此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德国宗教改革运动。
这位年轻人,叫马丁·路德。
路德宗的玫瑰标示,被显赫地镶嵌在威登堡大教堂的入口处。在教堂中部的讲道台下面,是马丁·路德的坟墓,上面的拉丁铭牌简单地写着:神学博士马丁·路德在此长眠, 公元1546年2月18日他卒于他的家乡埃森本,活了63年2个月零10天。
路德好友梅兰·希顿的坟墓位于路德墓的对面,两人生前并肩奋斗,死后也不分离。有一个电视摄制组正在黑漆木门前采访教堂的工作人员。“五百年前,这扇木门是威登堡大学的黑板,很多各种信息都被张贴在这里,供人阅读。”主持人手里高举着一本仿造的《九五论纲》,为观众还原当时的情景。
威登堡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马丁·路德之城。从教堂沿着细碎鹅卵石铺就的马路一直往西走,经过华丽的市政厅和小广场,以及一些精美的咖啡馆、精品店,就到了路德故居。 这条路,路德当年不知走了多少遍。
路德故居是一栋黄色的三层中世纪小楼,1508年开始,路德和他的妻子和6个孩子,一起在这里生活 。
故居展厅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路德和妻子克里斯提娜结婚的肖像画。路德或许是那个年代拥有“自拍照”最多的名人之一,光“结婚照”,画家老克拉纳赫就为他画了四套。
年轻的路德反抗天主教神父必须独身的禁令,迎娶了修女克里斯提娜。他的婚姻,也成为他用来抗击教皇的武器。作为中国人,我在路德故居看到“老婆大人是领导”这样的格言不免会会心一笑。路德长期忙于自己的事业,家庭的操持都有赖于精明能干的克里斯提娜。
另一个展览,则展示了路德个人生活和99个人之间的关系,它以非常独特的视角,审视路德的物质和精神世界。
如果读过路德的《九五论纲》,你会发现每个句子都非常短小、通俗易懂,而且字数都控制在140个字以内。假如路德生活在今天,他或许会是一个推特高手,他的95条论纲,不过是发了95条推特而已。
路德显然深谙传播之道。十六世纪初期的欧洲,已经迈入了印刷时代,那时的威登堡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印刷机器。在距离威登堡半小时车程的莱比锡历史博物馆,二层就陈列着好几台老式印刷机。莱比锡既是国王商道上的一个重镇,也是当时的印刷和出版中心。莱比锡至今还保留着德国最大的国家图书馆,似乎也印证了它在印刷出版业上的显赫地位。
路德时代的人,大多数是文盲。路德非常懂得利用图像传播。说到图像,我们今天所有看到的有关路德的图像,无论是早起年轻活力版路德,还是后期权威版路德,都主要来自画“婚纱照”的老克拉纳赫。除此以外,他还为路德制作了无数的版画供其宣传使用,真是密友不折不扣的公关后援。
除了宗教生活,牛津大学学者、女历史学家琳道·罗泊在她的新作马丁·路德傳记《异端与先知》里,将当年的小镇八卦娓娓道来:“那时候的威登堡,最有名的二道贩子,就是路德的密友、画家克拉纳赫。他必须雇佣马车去莱比锡、纽伦堡、德累斯顿等地购买画材(比如路德肖像里经常用到的靛蓝)。既然车上有很多空闲的空间,为何不买一些好卖的红酒或者药品来卖呢?为了让爱喝红酒的路德开心,克拉纳赫忘不了给他捎上几瓶。”
就像年轻时代盘亘在巴塞尔修道院里的德国作家黑塞一样,那些来自南边的美好食物,勾起了路德对南方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