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现实主义文学:人类欲望的展现

2011-08-15陈静

山花 2011年10期
关键词:布列爱欲弗洛伊德

陈静

超现实主义文学:人类欲望的展现

陈静

1.引言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它于1920—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现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超现实主义对传统的对艺术的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或简称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以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超现实主义为现代派文学开创了道路。超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呈现的是一种文艺思潮,其影响十分深远。

2.超现实主义与人类欲望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

在超现实主义者看来: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可分割的,它们是意识、意志和情感的混合物,是内在自我真实的体现,是性本能也是爱欲冲动的升华,同时也是自我认识的途径。

3.欲望在超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展现

3.1 超现实主义早期朦胧的欲望

在1920年早期,超现实主义在作品体现的是爱、梦幻、人性的光辉;是高于现实生活的人类活动和带有神性的美好情感。而人类深层次的欲望却隐藏在作品和文字的深处,透着朦胧的面纱,呼之欲出。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布列东以诗歌体形式将印度这本有名的性学著作《爱经》翻译过来——以朦胧,隐晦甚至美妙的诗歌将人性中的爱欲描绘出来。

3.2 超现实主义发展期欲望的展现

3.2.1 第一阶段:色欲的大胆表达

但是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晚期和30年代的早期,人类本性中的欲望在超现实中的体现尤为突出,特别体现在肉欲。同时也兴起了一种新的意愿,在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尤为突出:他们展现的是揭开人类活动的层层虚幻和美化的面纱,将人性中的色欲大胆、直接地展现,因此产生了对心灵深层活动机制的探索,他们非常紧迫和强烈地表达了这样的意愿:对色欲大胆、直白地追求。阿拉贡(Louis Aragon)的色情小说《伊蕾娜的阴户》,达利通过大量的文笔描绘性反常和性变态的场景,借此考验超现实主义者容忍的尺度。

3.2.2 第二阶段:人是爱欲的载体

在弗洛伊德性欲三论和梦的解析中阐述:“从性本能和情结的角度可以演示人的心灵深处存在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也很少被开发的精力积蓄场所,人们通过绘画和写作将内心深处无方向、无约束的本能欲望加以表达。”而欲望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更加体现了弗洛伊德学说对超现实主义作家的深远影响。

3.2.2.1 纯粹的感官体验

因此在这一时期的作品展现了人是爱欲的载体,描写了性欲及严格的社会道德,社会体制对它所施加的压力。作为超现实主义的代表性人物——诗人夏尔,佩雷以及先锋人物布列东把与爱欲有关的情感体验和感官感觉记录下来——从鱼水之欢、情感融洽到身体结合后的满足以及内心未能宣泄的欲望和渴求。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渴望将表情达意的词语摆脱理性思维的束缚,与自己内心真实的欲望一样,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就是所谓:自动地“做爱”,就是让它们自动地与自己的新搭档结合在一起,产生新的词汇形象,正如布列东在《通向圣罗马诺之路》描述的一样:“诗歌跟爱一样,都是在床上做的/它那皱皱巴巴的床单就是万物的曙光”。诗人在这里表达了美妙的诗歌如同爱欲一样,是内心渴望的低吟、呐喊甚至是喷涌的曙光,为了唤起人这个主体的触觉、听觉、视觉以及一切感官的刺激以及色欲沉迷,他们往往将客观事物加以想象地夸大,正如毕加索笔下那些抽象派画作:客观形体夸大,甚至扭曲却能将人物内心深处的渴望体现。在艾铝雅的诗集《沉默是一种缺点》就是此生中情绪的体现,当然这本诗集是献给他的妻子,对他们与恩斯特产生的三角关系的描绘,在诗集中描写了感官的情欲,借此抒发对爱人的爱恋以及她的不忠带给诗人的痛苦和怨恨。

超现实主义作家通过自己对情人爱欲体验甚至与陌生人邂逅之后的爱欲体验,将其中的感官感受通过自由结合的、随性的文字加以描刻,进而对欲望进行探索——他们时而高昂,时而抑郁,时而下流,但都充满情欲。

3.2.3 第三阶段:通过爱欲寻找本我

“我是谁?”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在哲学上、文学上相互交织的问题。

“本我”同时也是人类内心欲望真实的展现,这是几百年来人类苦苦纠缠于内心的课题,人类试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来探索内心世界,尤其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而超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中体现了寻找本我的倾向,他们试图通过人类本能的爱欲来寻找本我。

1905年,弗洛伊德写道,“性敏感区的刺激,会引起紧张,这样就产生出必要的原动能量,以期通过性行为来解决”。在1912年的《论爱欲中的普遍降低倾向》(On the Universal Tendency Towards Debasement in the Sphere of Love)一文中,弗洛伊德讨论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像其他欲望那样,性欲很少得到完全的满足。可能“在性本能中有某种东西不适合于完全满足的实现”。他假设,婴儿迷恋于乳房和排泄物这些局部对象,表明在性行为中伙伴并不是欲望的原发对象,而仅仅是一个替代品,而人类文明和道德施加在个体身上的对性活动的限制,尤其是对乱伦的禁止,也加强了爱欲中的不满足。

心理分析已向我们表明,一旦发自内心欲望的原初对象失去,变成一种抑制,它就会经常寻求无数的替代品来代表,但所有这些替代品都不能带来完全的满足。这或许可以解释成人爱恋中常见的一个特点:不断地换对象,“渴望刺激”。

而超现实主义作品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但是他们更加强调的是把爱欲当成一种活跃的、具有创造性的能量——作为一种创作文学作品内心机制的源泉,一种寻找本我的途径。

3.2.3.1 拟从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布列东的小说探讨——通过爱欲寻找本我

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布列东的小说——《娜底雅》中蕴涵的主题就是邂逅、艳遇、爱欲冒险,虽然这本小说以几名与作者有艳遇经历的女子名字为小标题,但却以作者自身的几次爱欲冒险为素材的。其真正的主题却是布列东;或者用更贴切的话来描述就是隐藏在布列东内心挥之不去、幽灵般的自己——我是谁。在这部小说中,布列东试图通过一次次的爱欲去寻找潜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本我——我被什么所驱使会为这样的女子着迷,我内心深处有怎样的欲望促使我与她们有爱欲之恋。

娜底雅的故事开始于浪漫之都巴黎的街头,作者在无所事事地闲逛时,突然一名女子闯入他的视线,她是如此与众不同——娇弱、美丽“她的头高高昂起,和人行道上的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她显得如此轻盈优雅,以至于连走路都似乎很少碰到地面……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迷人的眼睛。我没有丝毫犹豫,就跟这位不知姓名的女子神侃起来。”显然这名女子也有意于布列东,于是这次邂逅后,艳遇拉开了序幕,一次欲罢不能的爱欲之旅吹响了号角。小说从开始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描述了他和这名女子第一次接吻,第一次相约到巴黎郊外的某个旅店有肌肤之亲。作者描刻到这里,文笔一转,开始探讨对这次爱欲体验深层次地思考:为什么我会注意到她?我是爱上她,还是一次意乱情迷?是命中注定的一次邂逅,还是由内心的欲望所驱使?我对她的倾心爱慕是不是因为我无法在现实中回报她的爱,而内心愧疚作出的补偿?是什么迷住我的心,没有看出她的情绪如此不安,行为如此反常?为什么当时如此爱恋她,如此难舍难分,却能够恩断义绝,在她住进精神病院几个月中,对她不闻不问?为什么我又很快地与其他女子有了爱欲体验?难道如弗洛伊德所说,由于道德、社会伦理、社会机制对性欲的压制,导致我们本身的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所以我们频繁地更换爱欲对象。

这就引发了作者从心理机制这个层面对本我的探索和对本我欲望展现的寻找,因为欲望本身就是内在自我真实地呐喊,是爱欲的升华。作者在小说中传播这样的一个理论:自我不能被当成单一的、稳定的、有自我意识的主观实体,而是与周遭事物息息相关的客观个体,继而探讨我是谁。

在布列东另一本小说《疯狂的爱》中,他对本我的探索又进了一步,并用哲学性的话语将其阐明,即物质世界(用布列东的哲学术语来说,则是“自然和逻辑的必然性”)的事件和力量跟人类心灵的意图和知觉(“人的必然性”)的某种偶然“相遇”,以及由此引起的神奇和不安感,于是邂逅、艳遇就诞生了,既而衍生出爱欲。因此作者强调:在我们人类内心的深处有一个共同拥有的主宰,那不是别的什么,就是我们的欲望。只有我们弄清楚欲望什么,才会明白欲望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对我们寻找爱欲对象所使用的预防手段和花招,揭开欲望在找到对象时,通过意识所显示出来的难以置信的“面纱”——种种把戏和伎俩。在《疯狂的爱》这部小说的结尾处,是作者与第二任妻子相遇并爱上她的故事,他和她的相遇和相爱,作者在之前的诗歌中早有预感,因此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布列东更加坚信:“人类对未来想知道的一切都用磷光文字,用欲望这个词,写在这块屏幕上。”

布列东在自己一系列作品中,从爱欲入手,揭开了欲望的神秘面纱,找到了本我,回答了我是谁。当然布列东在描写爱欲时,着眼于两情相悦的原则,因此引发了超现实主义作家所关注的创作源泉和素材——巧遇,爱欲冒险尤其是爱情。

3.2.4 第四阶段:爱和欲的统一

超现实主义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爱和欲统一起来,拒绝将爱和性分开。他们的爱情诗歌与中世纪普罗旺斯(Provencal)诗歌中殷勤之爱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一团火美妙、眩目的光辉,不能掩盖它赖以存在的根基:许多暗流相互交叉的幽深矿井,这就使我们能从中抽出它的实质——如果我们不想让这团火熄灭,就得用这一实质来维持。”这个实质指的就是爱欲的体验,公开承认了我们对爱欲的渴望,反而使人类的爱情更加真挚和热烈。

德斯诺(Robert Desnos)在1930年的一首长诗《无爱之夜的夜晚》(The Night of Loveless Nights)中写道:“最诚挚的爱人可以胜任最伟大的爱/那不是贞节、禁欲或谨守道德。/如果他试图使身体最美/那是因为他深深地知道最美的就是爱人的身体。”在诗歌里歌颂了爱情的热烈和伟大,但同时也不掩饰对色欲的展示。

达利在诗歌《爱与记忆》(L’Amour et La memoire,1930年)中写道;“她的双膝就像她的耳朵/她的耳朵就像她的乳房/她的乳房就像她性器上巨大的双唇”等。在这首爱情诗中,诗人毫不避讳地用明喻的方式将爱情与性欲结合在一起。因为他们觉得爱情是伟大的,像钻石一样璀璨,不会因为身体的结合而被玷污,相反却会因为爱欲的体验得到升华。

4.结论

欲望是人类内心的主宰,而人类的欲望特别是爱欲在超现实主义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人是爱欲的载体,通过它能寻找到本我,爱和欲应很好地结合起来,进而在文学作品中抒发出人类最美好、最崇高的感情——爱情。

[1]西格蒙·弗洛伊德.性欲三论(1905年),重印于《论性》(OnSexuality),理查兹(Angela Richards)编,斯特拉奇(James Strachey)译,伦敦,1981年,第131页.

[2]安德烈·布列东.娜底雅,霍华德(RichardHoward)译,1960年初版,伦敦,1999年,第11页.

[3]杜马斯.(Marie-ClaireDumas)德斯诺作品集(Desnosoeuvres),巴黎,1999年,第913页.

[4]芬克尔斯坦.(Haim Finkelstein)达利文选(The Collected Writings of Salvador Dali),剑桥(Cambridge),1998年,第165页.

陈静,女,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现就职于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澳大利亚女性文学。

猜你喜欢

布列爱欲弗洛伊德
现代生活的爱欲现象学
——读《图像与爱欲:马奈的绘画》
布列松与决定性瞬间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空相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新疆“焦裕禄”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苏格拉底如何与青年交友
亨利在英国
被遗忘的仪仗队
人生三爱、哲学、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