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加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研究

2011-08-15郭春龙赵亮

大家 2011年15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体育大学生

郭春龙 赵亮

在这个高速度、快节奏,充满竞争的现实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越来越注重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现代孩子的活动空间狭小、形式单一、同伴少,电视、电脑已成为孩子的伴侣,肥胖儿、孤独症的孩子屡见不鲜。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不恰当的竞争,分数大战弥漫于校园内外,学生为了分数而学习,同学之间缺少沟通、交流和合作,对于他人的失败与不幸幸灾乐祸,性格上变的孤僻、冷漠,“个人主义”现象严重。同时学校存在着“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体育课停上或少上,学生根本不能从体育锻炼中感受到团队的重要性。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学生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无法融入学校的大环境。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应该顺应教育改革的浪潮,改变思想观念,推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它是在突出团队精神的前提下,要求参与者勇敢地迎接对智力、毅力、耐力、体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因此,在体育课程中引入拓展训练的一些项目,通过项目的开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每一个项目的完成都不是靠某一个人的能力所完成,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是取得成功的保障,团队精神就是力量的源泉。

一、拓展训练的概念

拓展训练是指利用自然地域和相应设施,让参与者进行体验,从感悟出活动所蕴涵的理念,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的一种动态教育模式,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拖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对团队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拓展训练是在突出团队精神的前提下,要求训练者之间身体与心灵上的接触使他们之间引起共鸣,达成默契,从而使训练者深切感受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二、团队精神的基本内涵及重要性

什么是团队精神,目前可谓是众说纷纭,但就我个人理解:团队精神就是某个团队成员认同和满意自己的团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同时主动与其他成员团结协作,尽职尽责共同努力实现团队目标的作风。

团队精神已是当今国际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和谐发展”的伟大目标。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协作已成为人们生存的习惯意识。

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就个人发展而言是意义深远的。目前,无论是国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就是团结协作,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就是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团队竞争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团队精神有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人格,提高综合素质。

三、当前高校大学生团队精神现状及意义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模式下,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封闭思维方式及内敛的做人原则指导下,大多教育工作者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致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现代社会独生子女的比例不断上升,个人主义思想严重。许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社会脱轨,不能与时俱进,忽视学生本身个性的发展,导致学生对集体活动的抵触,造成大部分学生缺乏团队精神。这种想象已经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但关注与努力的重点放在了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思想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事实上,现代大学生从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实践。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通过在实践的合作中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精神。瑞士经济学家肯德曾经说过“19世纪是工业世纪,20世纪则作为管理世纪载入史册”,我国最早倡导“知识经济”观念的教育学家杨家福院士曾指出“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要训练学生与人共事,要讲究团队精神。只会孤军作战的人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形势”。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国家、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日益频繁,团队合作成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素质。因此,培养大学生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四、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打造团队精神的实践

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拓展训练属于体验式学习,以“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模式,打破过去体育教学中教师简单地“教”,置换以学生通过各种拓展项目主动地在体验中“学”,使学生学习各种技能,掌握一套增进健康的科学方式方法,并形成持之以恒的习惯,用“生活的体育”培养他们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上可以看出,拓展训练的目的与训练手段和方法和体育教学的目的与方法是相同的,这正符合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而且也能够成为促进学生达到《纲要》目标要求较为理想的体育课程。

为了某项任务几个人聚到一起,不一定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只有能够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努力的成员,在特定的环境中共同完成任务才能形成有效的团队。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通过课上一些集体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在盲人方阵活动中,班级成员自动分组,每组不少于8人。在平整的场地上,每人一个眼罩。每组一捆25米的绳子,在规定的时间里,全队人员在不可视的情况下,并围成一圈,将老师提供的绳子拉成一个规定的全封闭的各种形状。这是一个团队挑战为主的项目,项目主要凸显有效的沟通。

活动开始前,每个小组首先要进行有效的沟通,确定每组的组长。以组长为核心,展开讨论,达成一致的想法与意见,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要求队组长与组员之间表达、倾听、反馈等环节有效运作,形成有效沟通,在组长与组员之间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组长与组员之间要相互尊重,提升思想交流与感情表达的技巧,建立团队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通过有效沟通了解他人的思想和表达方式,学会从现象看问题、看本质。整个小组每人都要有安全感是成功的另一必备条件,这样他们才能从心灵进行沟通,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成熟的小组向团队的过度,逐渐形成团队规范,使他们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承担责任与义务。

良好团队的形成,靠的是长期有效的磨合,通过不断的实践,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逐渐形成团队的文化精神,从而显示团队的独特性。

五、结论与建议

各高校在新生入学后,大学生都有一段迷茫期,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从新生开始抓起,首先从思想上进行团队精神的引导。新生实践课较少,在体育教学中引用拓展训练,理论联系实践。团队精神是打造大学生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方法。各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教育活动中切不可照抄搬设计,一定要切合实际,根据本校的专业、学生特点、学校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训练方案,在不断的实践中检验训练效果,重视对训练的总结和实施效果的评估,安排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1]李金芳,周红伟.拓展训练[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2]李会娟.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体育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编者的话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