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民歌的艺术表现力

2011-08-15赵秀彦

大家 2011年15期
关键词:跳蚤曲调乐句

赵秀彦

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艺术遗产。几千年来,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记录着他们的历史,哺育着历代文艺家。它们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上放射着不灭的光辉,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一、丰富的曲调

《毛风细雨》是流行于贵州汉族地区的山歌。根据山歌的唱描特点,人们往往分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前者曲调高亢、激昂,音域宽,音程跳动较大;后者曲调抒情、平稳,音域不太宽,音程跳动较小。《毛风细雨》是属于“平腔山歌”一类。全曲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下乐句基本上是上乐句的重复和变化,手法非常简练。歌词是七言两句,但在演唱时,把第二句的最后三字重复,形成句后加腔,颇有特点。内容表现了在毛风细雨下,一位小姑娘的花绣鞋、花飘带,花围腰被雨水打湿时惋惜的心情,感情十分细腻。

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第一部第五场的《跳蚤之歌》,是魔鬼梅菲斯托和一群快活的朋友在小酒店里饮酒时唱的歌,作于1773~1774年间。他以皇帝畜养跳蚤来讽刺当时德国诸侯豢养宠臣。1809年,贝多芬曾经把《跳蚤之歌》谱成歌曲,是他的作品75六首歌曲中的第三首。1842年,德国作曲家里拉(Justus Lyra,1822~1882)也为《跳蚤之歌》作了曲,因广泛流传而成为一首民歌。法国作曲家柏辽兹的传奇剧《浮士德的沉沦》第二部分也有《跳蚤之歌》。这三首《跳蚤之歌》,都是歌谣风格的分节歌。俄罗斯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跳蚤之歌》则是一百“通谱歌”。第一段歌词的曲调是叙述性的,接近于朗诵调。第二段描写跳蚤穿上锦衣绣袍,佩着勋章和金星,当上了大臣。音乐模拟威严的颂歌,表现出一种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气概。但随之而来的笑声,揭穿了这不过是狐假虎威,装腔作势。第三段把前两段的曲调综合起来,最后以掐死跳蚤的胜利者的爽朗笑声结束全曲。每段歌词的中间和末尾都用嘲弄和轻蔑的笑声来加强讽刺的效果。穆索尔斯基这首歌曲,是根据斯特鲁戈夫什科夫的译词作曲的,把语言的抑扬顿挫,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二、优美的旋律

《大海啊!故乡》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歌词以“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开始,通篇质朴深情,如叙家常。音乐平易而亲切,全曲音域只有九度,旋律平缓,优美动听。该曲虽然采用3/4节拍,但不拘泥于这种节拍通常的强弱韵律,而以切分,附点等手法使其变化无穷。歌曲的结构十分简洁,除去反复的部分,前后只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朴素无华,富有叙事性;后两个乐句情深谊长,表现出主人翁对大海、故乡和母亲深挚的感情。歌曲通俗易唱,格调高雅,在1983年北京“五月的鲜花”歌咏会上,不约而同地成为大家最集中演唱的曲目之一。

《四季歌》是流行于青海一带的传统情歌。五十年代曾被吕冰等改编为歌舞曲,名为《花儿与少年》。在当地,“花儿”代表姑娘,“少年”代表小伙子。《四季歌》以春、夏、秋、冬四季盛开什么花为起句,表现姑娘对“小哥哥”的爱情。歌曲由三乐句的单乐段构成。第一、二乐句是一对上下旬,第三乐句除第一小节有变化外,均与第二乐句相同。手法简练,既统一又有变化。旋律优美,有“花儿”音乐的风格。节奏明快,富有律动,改编后又具有舞蹈特点。

《草原情歌》流行于青海一带的传统情歌。歌词共四段,头两段词赞美姑娘的容貌,比喻十分生动:“她那粉红的小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后两段词是青年表达对姑娘的爱慕,用语俏皮而又可爱:“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不断轻打在我身上”。这首民歌是七声音阶商调式,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音乐语言非常精炼。它与“花儿”、“信天游”等优秀民歌一样,经过无数不知名作曲家的千锤百炼,成为玲珑剔透的艺术珍品。

三、鲜明的音乐形象

《赤胆忠心》是著名歌剧《血海》的主题歌。《血海》原是朝鲜抗日武装斗争期间产生的一部文学作品,后摄成电影,1971年改编为七场歌剧。全剧以生动感人的情节和抒情质朴的音调,塑造了一个失去丈夫、流落异乡,在严酷的斗争中又失去幼子,把长男送往抗日游击队的英雄母亲的形象,再现了朝鲜人民为光复血海中的祖国而英勇斗争的情景。《赤胆忠心》是第五场中的最后一首分曲。此时,母亲已成长为白头山下一个村落的妇女会长,并在敌人狱中经受住了种种严峻的考验,这首女声合唱曲是在母亲梦见祖国光复的前景和获释出狱后,由台侧合唱队中的女声唱出的。它以构筑在自然小调式上的深情而又充满希望的曲调,从容而又平稳的节奏,歌颂了坚贞不屈的母亲的一片丹心,是全剧的点睛之笔。

《卖花姑娘》是朝鲜1972年创作的一部著名歌剧,叙述了花妮一家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悲惨遭遇,和他们走上光复祖国的革命道路的故事。《春天年年到人间》是全剧的主题音乐。在忧郁悲哀的音乐中,花妮穿过晨雾,绕着盛开着鲜花的山路走来。虽然春天年年来到人间,但失去祖国的人民却没有了春天;尽管漫山遍野百花争艳,可是深受民族灾难的姑娘,却心中泪水浸着辛酸。就是在这鲜花烂漫的景色和哀伤的女声伴唱声中揭开了《卖花姑娘》故事的序幕。歌曲采用朝鲜音乐中常见的三拍子,全曲共四句,除第二段歌词为第一人称外,其余三段均为第三人称。委婉质朴的旋律,饱含辛酸的唱词,塑造了纯洁、可爱的卖花姑娘的艺术形象,唱出人们对她的深切同情。

四、浓郁的抒情性

抒情艺术歌曲是柴可夫斯基室内乐作品韵一个重要领域,共作有一百零三首,多是用人民群众熟悉的生活语调,来作真挚的内心剖白。他描写人物内心的痛苦,复杂曲折而又细腻的心理活动过程。他不爱写叙事诗那样的洋洋长篇,也不写小品形式的短歌。即使他在外部世界——生活场景、大自然上用笔,往往也只是为了烘托、加强气氛,更扣人心弦地说明作品的主题思想。《不,只有他明白》(作品6之6),作于1869年11、12月间,作曲家仔知体会了由梅伊翻译的歌德的《竖琴手之歌》的词意,反复诵读了歌词的顿挫,于是产生了这样销魂摄魄的乐句,真是灼人耳目的呼声:“不,只有他明白,经受过熬煎才理解我胸中燃烧的渴恋。”即使抽去了词,强烈的感人效果也不稍减。它虽是柴可夫斯基较早期的作品,但无论从内在结构、形式的完整,以及艺术感染力上看,都已是相当成熟的作品了,因而被列入了各国著名歌唱家的音乐会曲目。

普希金的抒情诗《美人,不要在我的面前再唱》,原是在听格林卡弹奏一首格鲁吉亚曲调后所填配的歌词。格林卡在他歌曲原稿上说明:这首格鲁吉亚民歌,是由格利鲍耶多夫告诉他的。可能是由于原来的旋律太简单,不足以表达出普希金所填歌词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蕴含吧,后来的不少作曲家都曾为普希金的这首歌词重新谱过曲。其中,1892年出于拉赫玛尼诺夫笔,编成他作品第4号之4的一首,恐怕是这一同名作中最出色、最具有代表性的了。乐曲开始由钢琴奏出犹如芦笛哀鸣般的、富于东方色彩的格鲁吉亚歌调。

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由于民歌所具有的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使它不但可以经受时代和历史的筛选而长存,更能够跨越国家和民族的疆域而远播

[1]蔡良玉,梁茂春.世界艺术史[M].东方出版社,2003.

[2]莫维.世界音乐经典快读[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3]高宗仁.音乐鉴赏[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跳蚤曲调乐句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心情如曲调般平衡缤纷
学生的弱点,教学的难点
斗跳蚤
跳蚤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撞色雅痞,撞色乐章
跳高大胃王——跳蚤
为什么跳蚤能跳得很高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