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青少年留守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1-08-07康耀文金岳龙龚伟志姚应水陶芳标
康耀文,陈 燕,金岳龙,龚伟志,郑 丽,安 洲,姚应水,陶芳标
(1.皖南医学院 预防医学系,安徽 芜湖 241002;2.广州市轻工高级技工学校 心理咨询中心,广东 广州 510545;3.芜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 芜湖 241000;4.安徽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随之产生的留守青少年队伍也不断扩大。留守青少年,是指年龄处于10~18岁之间,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1,2]。留守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由于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失,留守青少年与非留守青少年相比,要面对更多的压力,生理和心理都面临着很多问题[3]。本研究对安徽省青少年的留守状况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青少年留守状况的差异,为促进留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皖南、皖北7所城乡中学生3 421人(皖南2 779人,皖北642人),其中留守青少年682人,非留守青少年2 739人,留守率为19.94%。在留守青少年中,皖南573人,皖北109人;男生347人,女生335人;初中172人,高中510人;农村443人,城镇239人;独生子女278人,非独生子女404人。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留守青少年必须满足以下条件:①年龄在10~18岁;②父母在婚且为亲生父母;③一年内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6个月及以上。留守青少年剔除标准:①年龄<10岁或>18岁;②因父母离异或死亡导致的单亲青少年或孤儿;③父母一方或双方为非亲生父母,如继父母、养父母;④一年内,父母外出打工不足6个月。
1.3 调查方法与内容 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现况调查。由经统一培训的流行病学调查员负责组织工作,进行问卷的发放、回收和质量检查。
1.4 统计学分析 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双重录入并进行逻辑核对,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2.1 安徽南、北方青少年的留守情况 安徽不同地区调查结果显示,皖南地区青少年的留守率为20.62%,高于皖北地区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安徽不同地区青少年留守率的比较(%)
2.2 不同家庭所在地的青少年的留守情况 被调查的青少年中,家庭所在地不同,青少年的留守率也有很大差异。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青少年留守率为26.51%,城镇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3.66%,两组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家庭所在地不同青少年留守率的比较(%)
2.3 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的留守情况 对不同性别青少年的留守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男生的留守率为 20.16%,青少年女生的留守率为19.71%,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同年级的青少年的留守情况 对不同年级的青少年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年级青少年的留守率存在有较大差异,高中青少年留守率(25.86%)明显高于初中(11.9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分割χ2检验,初一与初二、高一与高二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留守率的比较(%)
表4 不同年级青少年留守率的比较(%)
2.5 是否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留守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中青少年留守率为15.55%,非独生子女中青少年留守率为24.74%,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是否独生子女青少年留守率的比较(%)
3 讨论
伴随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1]。
本研究发现,安徽地区青少年的留守率为19.94%。与安徽省以往调查相比,本次调查中青少年的留守率较低。如程少贵等[4]研究发现青少年留守率为71.6%。另有研究者对安徽省淮北市[5]、六安市[6]、长丰县和望江县[7]等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当地中学青少年的留守率均达到30% ~60%。这可能与选取样本的时间和地区不同有关。安徽地区以往的研究,样本主要选自于劳务输出较大的县城或农村地区,而本研究为了反映安徽地区青少年的总体留守情况,在安徽的南方和北方分别选取了城市和农村两地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因此,本研究得出的青少年留守率与以往不同。
另外,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本次调查得到的青少年留守率亦较低。以往研究中留守率最高的为河南省[8]53.2% ,其次为四川省[9]51.5% ,广东省[10]青少年的留守率最低,也达到29.72%,湖北[11]和广西省[12,13]青少年的留守率相似,在 30% ~45% 之间。以上结果表明,留守青少年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但由于受到各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力度以及农民工政策导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区间青少年的留守率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这种地区间的差异还与各研究者所选取的调查对象、抽样方法和调查时间不同有关。
就安徽不同地区而言,皖南地区青少年的留守率为20.62%,高于皖北地区的16.78%,其原因可能在于:经济上,安徽南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北方地区相比较高;位置上,安徽南方地区距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主要劳务输入地较近;产业结构上,安徽北方地区以煤矿为主要产业支柱,当地人在外省打工的相对较少;另外,还受到安徽南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有研究[14]以皖北某县的农村初中生为对象,发现留守青少年检出率达到38.42%,说明安徽北方个别地区青少年的留守率较高。
农村青少年留守率为26.51%,高于城镇的13.66%,反应了我国特有的留守问题的普遍情况,即我国的留守问题主要是由农村居民外出到城市打工造成的。以往类似研究主要是以农村地区的留守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仅有少数研究者[15,16]关注到城镇地区的留守青少年。实际上,无论是在城镇或农村,都存在父母外出打工的现象,而由此引发的青少年留守问题也是类似的。同时,本研究中城镇青少年留守率达到13.66%,说明安徽城镇地区青少年的留守情况也并不罕见,而城镇留守青少年特有的家庭特点、生活环境、学习氛围等因素会对留守问题造成怎样的影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同性别青少年的留守率研究结果显示,安徽地区青少年男生的留守率为20.16%,青少年女生的留守率为19.71%,男生略高于女生,但男女生的留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与国内研究结果类似[17]。由此可以推测,对于大部分父母而言,子女的性别对自己是否外出打工的决定并无影响。
针对不同年级青少年留守率研究的结果显示,高中青少年留守率明显高于初中,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初一与初二、高一与高二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对于年级较低,年龄较小的子女,父母更倾向于在家中照顾其生活,陪伴其成长;若子女的年级较高,年龄较大,父母则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赚钱,将子女留在家中。
安徽地区的青少年中,非独生子女的留守率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对于父母而言,选择是否外出打工与子女是否是独生子女有密切关系。与独生子女相比,非独生子女在生活和学习等各方面可以互相照顾,因此,父母可以更放心地外出打工。
安徽省青少年的留守率存在地区、年级等差异,皖南高于皖北,农村高于城镇,高中高于初中,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因此,应加强对农村、高中、非独生子女青少年留守问题的关注。
[1]周福林,段成荣.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60-65.
[2]姚应水,康耀文,金岳龙,等.安徽省留守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现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2):1359 -1362.
[3]陈宏乐,陆继霞.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被忽视的问题[J].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2 -14.
[4]程少贵,郝加虎,陶芳标.安徽省某县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卫生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39 -441.
[5]张敏.淮北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生活质量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12 -13.
[6]李光友,陶方标.14~16岁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及自杀倾向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8):905 -907.
[7]徐志伟,苏虹,伍佳玲,等.农村留守中学生自伤行为及与心理控制源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7):868 -869.
[8]魏军锋,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2):83 -85.
[9]谢华,杨东,曾莉,等.四川省部分地区农村留守中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0):942 -943.
[10]马利军,廖贤灼.留守学生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1):80 -81.
[11]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1 -79.
[12]龙艳.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2008,23(4):78 -81.
[13]兰燕灵,李艳,唐秀娟,等.农村留守儿童个性-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8):901 -903.
[14]郑显亮,张洁.皖北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2):121 -122.
[15]侯有华,张皑频,张峰,等.城镇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12):8 -9.
[16]张皑频,杨德兰,侯有华,等.城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08,37(8):844 -847.
[17]肖聪阁,陈旭.农村留守初中生依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1):92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