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曲美他嗪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1-08-06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7期
关键词:汀钙稳定型阿托

林 兰

(韶关市红十字会医院,广东 韶关 512031)

不稳定型心绞痛亦称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梗死前心绞痛,恶化性心绞痛,中间综合征,是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间的临床表现。其由不稳定的斑块破裂、炎症激活、血栓形成及血管内皮功能异常等引起,临床患者病情不稳定,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他汀类药物起初作为一种降低血胆固醇的药物被应用于临床,但许多临床和基础试验证明这类药物具有降脂以外的有益作用。我们应用盐酸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在韶关市红十字会医院住院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1]。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其中,男性69例,女性51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50.40±6.45)岁,病程(10.6±5.8)年。分型:初发型劳累型心绞痛46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31例,静息性心绞痛26例,变异性心绞痛17例。并按照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倍它乐克、单硝酸异山黎醇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盐酸曲美他嗪,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万力爽,20mg/d,每日3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北京嘉林药业有限公司,商名名:阿乐,10mg/d,每晚口服。疗程1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绞痛日均发作次数及每次发作持续平均时间,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

1.4 疗效评价

以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百分比及心电图改变为标准判断临床疗效。显效:同等劳力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心电图(ECG)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ECG显示缺血性ST段下移减少>0.5~1.0mm;无效:绞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ECG无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脱落率

120例入组对象119例完成了1个月的治疗观察,对照组脱落1例,脱落率1.28%,患者药物治疗1周时突然病情加重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

2.2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3 血脂变化和CRP

治疗后治疗组TC、LDL-C、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2.4 不良反应

2例患者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未经特别处理,能耐受。

3 讨 论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mmol/L,(±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mmol/L,(±s)]

注:*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较;★两组间治疗后相比较

组别 时间 TC LDL-C CRP治疗组(n=60) 治疗前 5.98±0.41 3.22±0.64 8.78±3.66治疗后 4.60±0.32 2.10±0.53 4.51±2.11对照组(n=59) 治疗前 6.02±0.19 3.26±0.51 8.47±5.28治疗后 5.89±0.48 3.15±0.53 6.80±4.20*t值 20.55 10.44 7.83#t值 1.93 1.15 1.90★t值 17.28 10.81 3.77

15%~35%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是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斑块不稳定造成出血或破裂,血管内皮损伤,诱发腔内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2]。目前认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引起的急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以炎性细胞介导的炎症过程持续侵蚀粥样斑块,导致斑块不稳定、发生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3]。因此,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策略不仅仅局限在溶栓上,而且应最大程度地稳定斑块,防止其破裂。近年来研究均支持应用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是最有效的稳定易损斑块的措施的观点。其理由是有效的降脂治疗,不仅可降低粥样物质在斑块中的比例,使粥样物质中胆固醇酯减少,防止动脉粥样斑块进展,而且可以恢复血管内皮功能,显著降低CRP水平及其他炎性因子,抑制斑块中的炎性反应,使胶原组织成熟,纤维帽更加稳固[4]88。阿托伐他汀钙为第三代他汀类药物,其作用远比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的疗效强,是近年合成的选择性、竞争性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其降脂作用依靠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肝细胞胆固醇的合成和储存,上调LDL受体,增加LDL-C从血浆中消除,从而有效地降低血中TC和LDL-C。本文研究也证实,治疗组TC、LDL-C、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国内外研究表明尽早应用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急性期病死率和改善心肌缺血症状,而且能够有效安全地减少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5]。

曲美他嗪为影响心肌代谢的抗心绞痛药物,通过抑制线粒体3-酮酰基辅酶A硫解酶,而抑制长链脂肪酸的氧化及增加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从而显著提高心肌葡萄糖的氧化率,增加心肌缺氧时利用氧的效能;增加再灌注时的肌酸再磷酸化;减少缺血时由于自由基产生所造成的细胞损害作用,保护线粒体功能和能量代谢,从而在细胞水平及代谢水平抗心肌缺血。临床关于曲美他嗪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报道均显示了良好的疗效,总有效率83.0%~93.9%。本结果显示,治疗组采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5.0%,较文献报道稍高,与对照组的78.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

[2]李洁,孔令振.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6):11-13.

[3]陈纪林.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新动向[J].中国循环杂志,2001,16(3):163.

[4]赵水平,胡大一.心血管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

[5]赵卓,吴学思,韩智红,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住院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普伐他汀的临床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54-57.

猜你喜欢

汀钙稳定型阿托
老年冠心病运用阿托伐他汀钙复合曲美他嗪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清脑舒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1例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引发的思考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