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丹参片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SOD及MDA的影响
2011-08-05胡清茹王中晓鲁宜夏
胡清茹 王中晓 鲁宜夏
1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药理教研室,河南省南阳市 473001; 2 成都中医药大学
经过多年的临床验证,中药三七丹参片具有舒肝理气、活血化淤、镇静安神之功效。其主要成分为三七和丹参:三七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胃经,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丹参味苦、微寒,入心、肝经,可活血通络,并能凉血养血,以止心痛之发;两药合用尤其能够协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本实验通过观察三七丹参片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SD健康成年大鼠60只,雄性,体重(280±20)g,购于河南省动物实验中心。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三七丹参片:由贵州德良方药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MDA、SOD试剂盒:由上海朗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3 实验仪器 BSM-7105床边监护仪(上海泰益医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动物呼吸机(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2-16PK低温冷冻离心机(德国SIGMA公司),心电监护仪(深圳市奥生科技有限公司)。
1.4 实验方法
1.4.1 给药及实验分组。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假性处理组:连续15d灌胃生理盐水(2ml/d),于最后1次灌胃1h后开胸完成冠状动脉前降支下置线不结扎。再灌注损伤组(IR组):连续15d灌胃生理盐水(2ml/d),于最后1次灌胃1h后建立IR模型。IP组:连续15d灌胃生理盐水(2ml/d),于最后1次灌胃1h后建立IP模型。三七丹参组:每天灌胃中药三七丹参片2ml(4.68g/kg,剂量按人体表面积的0.018计算)连续灌胃15d,于最后1次灌胃1h后建立IR模型。
1.4.2 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建立。腹腔注射20%乌拉坦(5ml/kg)麻醉大鼠,固定背位,胸部去毛,酒精消毒,行气管插管,连接人工呼吸机(频率60次/min,潮气量20ml/kg),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电变化。沿着左锁骨中线,纵行将皮肤切开约2cm,在胸骨左缘第4肋骨处开胸,暴露心脏,将心包剪开,轻轻按压胸壁,将心脏挤出。迅速穿线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将其结扎后再将心脏送回胸腔。IR组:结扎30min,剪断结扎线之后再灌注100min。IP组:缺血5min,再灌注5min,反复3次后缺血30min,再灌注100min。假性处理组只穿线不结扎。造模后的左室发绀,心电图有异常表现:T波高耸或倒置呈弓背向上单向曲线和(或)T段抬高标志着冠状动脉结扎缺血的成功;再灌注损伤模型成功的标志是再灌注后,抬高的ST段和(或)R波恢复,发绀心肌颜色变红。
1.4.3 观察指标及测定SOD、MDA含量。大鼠腹主动脉取血,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分离血清,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SOD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具体操作按SOD、MDA试剂盒说明书步骤执行。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q检验进行组间多重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表1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MDA、SOD含量()
表1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MDA、SOD含量()
注:与IR组比较,P<0.05。
组别 n MDA(nmol/mg.pro) SOD(U/mg.pro)假性处理组 15 4.66±1.68287.17±21.25 IR组 15 129.38±2.37 141.42±20.86 IP组 15 6.76±2.19 196.29±23.43三七丹参组 15 6.93±2.01203.35±24.45
3 讨论
研究发现,预适应是目前已知效果最强的、心脏固有的自我保护机制。它既可以有效地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所造成的各种心肌损伤,又能够改善心肌中离子异常及生化物质,同时可以减少自由基引起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等。丙二醛(MDA)是生物膜不饱和脂肪酸与自由基相互作用下生成的过氧化物,机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的程度能够通过其含量来反映。SOD是体内的一种特异性清除酶,该酶活性发生改变可反映体内抗氧化功能情况。因此测定血清SOD、MDA含量可间接了解自由基产生和清除情况。
本实验假性处理组及三七丹参组术后的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含量无明显差异。缺血再灌注组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升高,与假性处理组及三七丹参组比较,差异显著,说明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急性期有大量的自由基产生,使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明显破坏了心肌组织。缺血预适应组、三七丹参组术后SOD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下降,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缺血预适应、三七丹参预处理可通过内源性抗氧化物质的增加而对缺血心肌组织起保护作用。
[1] 范催生,主编.中药采收鉴别应用全书〔M〕.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95:92.
[2] 方文贤,宋崇顺,周立孝,等.医用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00.
[3] 谢勇,蔡光先,刘柏炎,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改进〔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7):903-904.
[4]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38-940.
[5] 朱妙章,袁文俊,吴博威,等.心血管生理学与临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3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