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6~10岁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
2011-08-04齐凤军王全令
齐凤军 王全令
(吉林省东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 辽源 136201)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定植于人类胃黏膜,是人类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67%~80%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都是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其感染还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3]。
Hp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儿童则是Hp的易感人群。许多资料表明,绝大多数Hp患者的第一次感染是在儿童期,这些儿童经常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儿童Hp感染与年龄成正相关,而且不同地区,不同人种儿童的Hp感染率也不尽相同,在目前无Hp疫苗预防的情况下,流行病学调查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找出Hp感染的重要流行因素,从而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为此我们对辽源地区的农村小学6~10岁儿童进行了Hp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以探讨本地农村儿童的Hp感染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在2011年2月对辽源地区农村各小学6~10岁儿童共抽检285例进行调查研究,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抽样。
1.2 方法
1.2.1 检验血清抗Hp-IgG是否阳性为感染依据
空腹静脉采血离心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抗Hp-IgG。试剂盒由上海永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专人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
1.2.2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由工作人员到现场在被调查的儿童统一发放问卷并进行讲解,儿童带回家中由父母填写,并收回。调查内容包括儿童的性别、年龄、饮水习惯(凉水、热水)、个人饮食习惯(包括吃肉类食品、吃蔬菜、吃冷冻食品、吃辛辣食品、按时进餐、餐前便后是否洗手等)、家庭人员数、家庭人员胃病史、父母文化程度、居住条件、是否养家畜等。
1.3 统计学处理
Hp感染率采用百分比表示,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用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
2 结 果
2.1 儿童Hp阳性率
检测儿童285例,Hp阳性109例,阳性率38.2%,其中男性儿童阳性率38.9%,女性儿童阳性率37.4%,经χ2检验,男女儿童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p感染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儿童Hp感染情况
2.2 儿童感染的相关因素
Logistic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Hp感染的显著因素:年龄、饮水习惯、饮食习惯、家庭人员数、家庭成员胃病史、父母受教育程度、饲养家畜,居住条件等8个重要流行因素。见表2。
表2 Logistic筛查Hp感染的8个重要流行因素
3 讨 论
Hp感染称全球分布,我国是Hp感染率较高的国家。《柳叶刀》(2002年3月16日,931页)公布报告称,10岁以下的儿童是Hp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对感染的预防措施应针对此年龄段儿童,一旦感染若为经治疗,Hp感染可持续终身。本调查显示,Hp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呈显著性升高,6~8岁组阳性率为30.8%,8~10组阳性率为42.7%,本调查研究还就儿童性别、年龄、饮水习惯、饮食习惯、家庭人员数、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员胃病史、居住条件、是否养家畜等因素与Hp感染的关系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感染与这些因素有关。现已有研究人员从胃黏膜、唾液、牙斑和粪便中检出Hp,已经证明了Hp能通过唾液和粪便排出体外,并能在自然条件下存活。40岁以上人群感染率高达50%以上,这一事实人类是Hp最主要传染源。本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Hp的感染呈增高趋势,这与人生活年龄的增长,暴露的机会增加有关。儿童的不良饮食饮水习惯,不但增加儿童的感染概率,而且容易导致儿童脾虚,身体抵抗力低下,加上粪-口传播途径很容易感染[4,5];父母文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这个家庭的生活质量,父母文化程度高的家庭,卫生知识和卫生设施要好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卫生条件好,传染的概率就会降低;家庭成员数和家庭成员胃病史也是一大影响因素,中国家庭的就餐都在一起吃,这就增加了口-口传播,人员也多,传播越快;农村都有饲养家畜的习惯,家畜的排泄物基本上都不立即处理,有的就不处理,污染了环境,增加了Hp的传播。
Hp的感染在儿童中普遍存在,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及农村卫生条件差的地方感染尤其严重。Hp感染后多数成为携带者,只有少数发展为胃炎、溃疡、淋巴瘤、胃癌、食管相关疾病[6],还有研究报道与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原发性肝癌有关。认为Hp感染后果可能由基因编码的毒力因子所决定。
[1]徐晓华,刘风霖,张淑红,等.1442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及相关疾病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2):100-102.
[2]金玉姬,卜瑛,邓芳梅.深圳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的流行病学调查[J].北华大学学报,2005,6(4):345-346.
[3]叶振东,乔亚峰.梅州市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1):21-23.
[4]罗桂英,柯江维,饶兆英,等.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幽门螺杆菌关系[J].实验与检验医学,2008,26(2):129-130.
[5]刘金霞,杨章民,李文生.幽门螺旋杆菌与食管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0,25(1):1-4.
[6]李宁,战淑慧,宣世英,等.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螺旋杆菌感染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0):89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