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诊断胸壁黏液脂肪肉瘤1例

2011-08-04银浩强任亚娟徐芳肖沪生

肿瘤影像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左乳声像肉瘤

银浩强 任亚娟 徐芳 肖沪生

患者女性, 38岁。3个月前发现左乳下方处5年前蚊虫叮咬遗留的红色小斑疹突然增大, 高于皮肤, 无特殊不适, 未就医治疗。1个月前因左乳肿块增大就诊。

查体: 左侧胸壁乳房下方触及5 cm×4 cm肿块, 边界尚清楚, 高出皮肤约2 cm, 活动度较差, 无压痛, 肿块张力较高, 软橡皮样硬度, 表面皮肤颜色为暗红色。

超声检查: 左侧胸壁近左乳C区7~8点钟皮下处见69.4 mm×23.8 mm×38.6 mm混合性回声团块, 形态尚规则, 边界尚清, 内见分隔光带, 与胸壁筋膜界限分明,内部血供较丰富, 动脉血流流速19.7 cm/s, RI值为0.55(图1)。左腋下见12.5 mm×6.1 mm低回声, 见淋巴门。 超声诊断为左侧胸壁皮下处混合性回声占位, 考虑恶性病变可能。

术中见巨大肿块位于左乳内下象限, 大小约7 cm×5 cm×3 cm, 边界尚清晰, 质中偏软, 部分囊性, 深部未侵犯胸大肌筋膜。

病理结果: 黏液脂肪肉瘤, 部分圆形细胞。

图1 黏液脂肪肉瘤声像图 本图为拼幅, 胸壁皮下巨大混合性团块,*所示区域为液性成分, 后方回声增强, 液性与实质部分可见较明显分隔光带, 肿块实质部分内可见较丰富彩色血流信号, 箭头所示肿块后方边界清晰, 与胸壁筋膜界限分明, 未见明显浸润。

讨 论

黏液脂肪肉瘤, 属软组织肉瘤, 系胚胎性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脂肪肉瘤主要发生于40~70岁成年人, 占软组织肉瘤的20%[1], 黏液性脂肪肉瘤是脂肪肉瘤中最常见的类型, 约占脂肪肉瘤的45%~55%。脂肪肉瘤最好发于下肢、腹膜后、肾周围, 也可见于头颈部、腹股沟处, 而发生于胸壁来源的最为少见, 约占所有脂肪肉瘤病例的3%[2]。组成肿瘤的成脂细胞从低分化的圆形细胞到高分化的脂肪组织而有所不同。不少肿瘤具有许多细胞间黏液成分。

脂肪肉瘤根据瘤内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 纤维组织或黏液性组织混合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超声表现,影像诊断有一定困难。肿瘤分化不好, 瘤内成分以纤维为主, 脂肪成分少, 声像图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的实质肿块型。该型与其他实体性肿瘤鉴别困难, 病理上也不易与纤维肉瘤区别。瘤内成分以黏液性组织为主, 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无回声的假囊肿型。在病理上此型主要为黏液脂肪肉瘤。肿瘤内成分以纤维组织为主, 伴散在黏液性组织, 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混合性回声。本例病变就属于该种类型。

本病的病理学基础是星状黏液细胞与毛细血管组成联合网状, 其间灶性聚集着卵圆形或梭形脂肪母细胞, 在脂肪母细胞的胞浆中可见少量脂质。因其有一个活跃的反应层, 正常组织从假膜上容易剥离, 故易误诊为包膜完整的良性肿瘤。本例病例两维声像图上表现形态规则, 包膜完整, 与胸壁筋膜界限分明, 与良性病变较难鉴别。彩色多普勒示肿块实质部分血供丰富,动脉流速较高, 对良恶性鉴别有一定指导意义, 结合病变在短期内突然增大, 故诊断为恶性可能大。本病的最终诊断还是要依靠病理学诊断。

[1] Jemal A, Siegel R, Ward 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J]. CA Cancer J Clin, 2006, 56(2): 106-130.

[2] Enzinger F M, Weiss S W. In: Soft tissue tumors [M]. 3rd ed.St. Louis: Mosby, 1995: 431-466.

猜你喜欢

左乳声像肉瘤
肺原发未分化高级别多形性肉瘤1例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左乳
巨大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超声误诊胸壁多形性脂肪肉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治乳腺炎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