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B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0例临床分析

2011-08-04于旭旭邓益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22期
关键词:扁桃体炎化脓性淋巴细胞

苏 秦 于旭旭 邓益斌

1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610100; 2 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 3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

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临床比较常见,有报道我国3~5岁儿童感染占90%以上甚至100%[1],由于其可造成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不一,容易误诊、漏诊。总结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收治住院的60例IM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治的IM患儿60例,其中男42例(70.0%),女18例(30.0%),年龄1~14岁,平均年龄(4.8±1.5)岁,1~3岁10例,3~6岁39例,6~14岁11例。

1.2 EBV-IM 的诊断标准[2](1)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脾脏肿大(至少3项);(2)异常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10%以上和(或)血清HA阳性;(3)EBV抗体阳性或EBV-DNA阳性。

1.3 临床表现 (1)所有患儿均有发热,热型不定,发热3~14d,平均发热5.5d;(2)咽峡炎52例(86.7%),有45例患儿扁桃体上出现黄白色分泌物,分泌物培养有8例合并细菌感染,15例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在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例中,有7例血常规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后行EB抗体检测全部阳性;(3)颈淋巴结肿大56例(93.3%),大小不一,无明显压痛,5例误诊为颈淋巴结炎;(4)肝脾肿大51例(85.0%),单纯脾大8例,单纯肝大5例,以轻中度肿大为主,1例肝脾重度肿大;(5)鼻阻31例(51.7%),以夜间更重,影响夜间休息5例,1例以鼻阻为主要首发症状就诊被误诊;(6)眼睑浮肿32例(53.3%),2例以眼睑浮肿起病就诊误诊为肾炎,1周后出现发热、咽峡炎等其他症状后才得以明确诊断;(7)皮疹29例(48.3%),多呈红色斑丘疹,2例呈猩红热样皮疹,形态不一,无明显瘙痒,分布于胸背部及颈部;(8)呼吸道症状29例(48.3%),有咳嗽、流涕、打喷嚏、咽痛,6例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9)消化道症状15例(25.0%):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1.4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病程不同时期白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变化,见表1,说明病程2~3周时白细胞,淋巴细胞及变异淋巴细胞升高明显,表现比较典型。(2)肝功能:以酶学升高为主,其中AST升高15例(25.0%),ALT 升高20例(33.3%)。(3)心肌酶学改变,CK、CK-MB升高25例(41.7%)。(4)EBV 抗体检测:≤3d,检测10例,阳性2例(20%);3~7d,检测42例,阳性34例(81.0%);≥7d,检测8例,阳性8例(100%)。

表1 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在病程不同时期的比例〔n(%)〕

2 治疗与转归

所有患儿均给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5mg/(kg·d),分2次静脉点滴,酌情加用头孢类抗菌素,同时予以对症治疗,有肝功能和心肌酶学异常者则行保肝、护心治疗。结果55例治愈出院,4例病情好转出院,1例因病情加重,诊断噬血细胞综合征转上级医院治疗。

3 讨论

EB病毒与鼻咽癌、胃癌、Burkitt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及IM等多种疾病有关[3],但其感染最常见的是引起IM,据报道患过IM的患者发生霍奇金淋巴瘤的几率比普通人高4倍[4],故对于EB病毒感染一定要引起重视。EB病毒感染后可造成全身多系统损害,以网状内皮系统病变为主,包括肝、脾、淋巴结、肾、心脏、肺、骨髓、脑等,由于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非特异性,故早期常被漏诊、误诊为其他疾病。笔者统计发现传单最易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研究认为IM的发病过程可能是免疫控制EBV的结果,而不是病毒复制直接引起的[5],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感染的B淋巴细胞数量和体内细胞免疫功能强弱有关。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EBV感染时可使病毒感染细胞成为CTL攻击的主要目标而被杀伤,因此IM具有自限性。但在儿童免疫功能降低时,EBV也可造成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使CD8+比例明显上升,Th/Ts的比值降低,同时NK细胞和B淋巴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出现免疫抑制现象和自身免疫监视能力下降,还可导致继发性体液免疫低下,从而出现临床表现。

对于表现为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及肝脾肿大的典型病例,再配合变异淋巴细胞及血清学检查一般诊断不难,但对于单纯性眼睑浮肿起病,单纯肝脾肿大,麻黄素不能缓解的鼻阻,反复发热而无其他症状的病例,由于缺乏特异性,很容易误诊。故对于该类病例,一定要仔细检查,综合分析,尽量减少漏诊,避免误诊。

EBV-VCA-IgM反映 EBV近期感染,急性期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对IM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发病3~7d时,阳性率高,此时宜行此项检查。变异淋巴细胞一般在发病3d后开始出现,2~3周时比例最高,以后逐渐降低,但可持续6~7周,而大多数患儿就诊时间早于变异淋巴细胞出现时间,故易误诊。对于怀疑IM的,须多次手工检查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以助诊。本组15例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患儿,7例淋巴细胞升高,结果行EBV-IgM均阳性。故诊断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病例,如果血象淋巴细胞升高为主,一定要注意与IM鉴别。

总之,对不典型的IM要动态观察临床表现,综合判断,结合血象变异淋巴细胞及EBV-VCA-IgM出现时间有选择性的检查,才能早期诊断,减少漏诊和误诊。

[1]彭文伟.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63.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1-824.

[3]戚东桂,刘荣.Epstein-Barr病毒相关疾病的研究现状〔J〕.国际免疫学杂志,2006,29(4):252-256.

[4]Hjalgrim H,Askling J,Rostgaard K,et al.Characteristics of Hodgkin’s lymphoma after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J〕.N Engl J Med,2003,349(14):1324-1332.

[5]Linde A,Andersson B,Svensons SB,et al.Serumlevels of lymphokines and soluble cellular receptors in primary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 an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J〕.J Infect Dis,1992,165:994-1000.

猜你喜欢

扁桃体炎化脓性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的价值体会
耳内镜、耳显微镜下鼓膜成形术应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对其听力改善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比较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异形淋巴细胞与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扁桃体反复发炎,割还是不割?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