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胸术后患者肺功能改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1-08-03孙旭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27期
关键词:硬膜外气管切口

孙旭华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开胸手术是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肺功能损害明显、黏液分泌紊乱和清除障碍[1],加上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生理状态的影响[2]、胸肺顺应性减小、切口疼痛等均可诱发肺不张、肺内感染、低氧血症,直接影响预后。开胸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40%,做好呼吸道护理是预防开胸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术后根据病情需要,通过实施合理的呼吸道护理方法,正确采用“湿”“翻”“拍”“咳”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肺功能损害和肺部并发症,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选择64例开胸手术患者,对术前术后相关呼吸指标进行对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开胸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希望患者早日康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运城市中心医院从2009年开胸手术患者64例,年龄20~74岁,男40例,女24例;食管癌10例,肺癌42例,贲门癌1例,自发性气胸9例。无硬膜外镇痛组:43例,完成术前及术后连续8d的肺功能测定;硬膜外镇痛组:21例,完成术前及术后连续3d的肺功能测定,术后硬膜外镇痛时间为3d。

1.2 方法

其中肺叶切除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组。术前肺功能很差[用力肺活量(FVC)<预计值的70%,或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预计值的60%、伴有肺段或以上的气道阻塞,或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或因其他情况无法配合完成测定者,被随时剔除。肺、食管、贲门手术采用标准后外侧剖胸切口,纵隔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后外侧剖胸切口或胸部小切口。

1.3 步骤

肺功能测定和疼痛评分:本组患者肺功能测定所用仪器为日本Autospiror HI-498型,床旁测定。患者取坐位,检查在每天下午呼吸护理1h后进行。连续测2~3次,采用最好的1次数值。肺功能指标选用FVC、FEV1。肺功能(%)以术后当日的实测值除以术前值所得。每次测试之前,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评分方法为Prince-Aenry法:0分:咳嗽时无疼痛;1分:咳嗽时有疼痛发生:2分:深呼吸时即有疼痛发生,而安定时无痛;3分:静息状态下即有疼痛,但较轻可以忍受;4分:静息状态下即有剧烈疼痛,难以忍受。肺功能测定后,询问并记录影响患者呼吸的主要原因。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输入统计软件包SPSS11.5版中进行分析处理。应用χ2检验和t检验,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从表1可以看出,纵隔手术患者的年龄最小(F=4.589,P<0.01),食管贲门手术患者术前FVC最高(F=5.326,P<0.01)。两组中肺叶切除患者的术前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s)

表1 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s)

注:*其中2例为全肺切除,未统计在内;★与组中肺叶切除纵隔切除患者比较,P<0.05;#与其他手术患者比较P<0.05

吸烟情况(例) 体质量指数(kg/m2)FVC(mL)男 女 吸烟 不吸烟无硬膜外镇痛组*肺叶切除术 22 9 13 53±14 3 19 24.0±3.3 3061±810食管贲门手术 10 10 0 55±8 5 5 24.3±3.9 4140±427★纵隔手术 9 5 4 39±11# 3 7 24.9±3.8 3484±643硬膜外镇痛组肺叶切除术 20 8 12 56±12 2 18 24.1±3.5 3336±740贲门手术 1 0 1 55 0 1 19.6 3410组别 例数性别(例) 年龄(岁)

2.2 考虑到硬膜外镇痛的可能影响,只对无硬膜外镇痛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进行分析,见图1。无硬膜外镇痛组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肺功能(以FVC%表示)变化曲线见图2。

图1 无硬膜外镇痛组患者开胸术后早期肺功能的变化

图2 无硬膜外镇痛组不同手术方式患者的术后肺功能的变化

2.3 各种创伤反应和治疗措施与患者肺功能的关系

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与肺功能的关系:无硬膜外镇痛组患者术后1~8d的FVC分别为(1308±462)mL、(1402±421)mL、(1690±442)mL、(1816±489)mL、(1807±520)mL、(1897±513)mL、(1969±509)mL、(2075±497)mL;术前为(3417±818)mL。术后肺功能随时间的延长逐步恢复(单因素方差分析,F=12.62,P<0.01)。其中术后第3、4天有较大的恢复梯度。

2.4 两组肺叶切除患者术后疼痛、镇痛与肺功能的关系

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疼痛状况与肺功能的关系(±s)

表2 2组患者术后疼痛状况与肺功能的关系(±s)

注:*2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术后时间第1天 第2天 第3天硬膜外镇痛组 20疼痛评分(分) 1.95±0.76 1.60±0.75 1.60±0.75肺功能(mL) 1424±270 1582±315 1739±326无硬膜外镇痛组 22疼痛评分(分) 2.50±0.80* 2.14±0.83* 1.91±0.87肺功能(mL) 1213±364 1337±456 1537±437

2.5 疼痛对肺功能的影响:

疼痛评分1、2分及3分以上(含4分1例)患者对应的肺功能值(95%CI)分别为1910(1834~1985)mL、1786(1687~1884)mL、1386(1271~1502)mL。单因素分析,术后疼痛程度对肺功能有显著影响(F=28.025,P<0.01)。1分和2分患者肺功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035,P=0.05);3分患者对应的肺功能值远低于其他两组(t值分别为3.836、8.725,P均<0.01)。

3 讨 论

开胸术后患者肺功能改变原因:开胸手术不仅对胸廓运动造成直接损害,同时也严重抑制了膈肌的活动。术后疼痛抑制咳嗽反射,而镇痛干扰了叹气样呼吸或深呼吸对预防肺不张的生理调节作用,再加上开胸手术本身以及麻醉对肺的损伤[3],严重损害了术后肺通气量,甚至于功能残气量低于闭合容量或在局部低于闭合容量,增加了肺泡塌陷,从而导致肺不张等术后早期并发症。

开胸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0%~40%,与肺功能损害有重要关系。目前对术后早期(术后1周左右)肺功能变化规律的研究很少。我们研究术后8d内肺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供循证医学的根据。

正常肺受多种力的影响,肺的重力、膈肌的张力及胸腔负压的作用,并且完整的胸腔和肺实质的相互关系,对保持气体交换的空间构成是最基本的[3]。全身麻醉开胸术后由于气管插管、开胸、创伤刺激、神经反射、炎症等对肺部影响增加,引起肺功能的变化。开胸术后的疼痛刺激常可导致患者的肺功能明显减退,有效的镇痛则可以减轻术后肺功能障碍的发生,不同的镇痛方式对于术后肺功能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因素如下。

3.1 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下胸部、肋骨架内径的缩小以及中心血容量的增高等都可以使胸腔容量缩小[2],导致胸腔顺应性降低,这种影响随手术完成、麻醉的消退而解除,但是呼吸功能却需要在术后比较长的时间恢复。气管插管是一种侵入性操作,机械损伤与刺激均会引起咽喉部充血水肿,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气管黏膜受伤使纤毛功能降低,清除能力下降,易导致分泌物滞留,阻塞小气道而引起肺不张。

3.2 开胸

完整的胸廓是维持肺功能最基本的结构,开胸术后肺容量下降较明显[3],胸壁的顺应性下降引起补呼气量(ERV)降低,功能残气量(FRV)减小,胸膜腔的压力梯度改变,促进小气道关闭,并随之出现肺不张、肺容量降低,也减少了血气交换的表面积,导致肺功能的改变。其影响因素包括术后疼痛、膈肌功能的障碍。

3.3 正压通气

开胸时,若无正压通气支持,肺将萎陷为无气体的小实体,但正压作用于气道或肺泡均造成不同程度的物理性损伤,这种损伤包括上皮的脱落、坏死、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以及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类似的炎性改变[3],最常见的结果是易碎的肺泡上皮细胞破裂,引起并发症。

3.4 手术操作及切口疼痛

开胸手术操作对肺的牵引和压迫、脏器的重量、胸膜渗出和血肿或肺塌陷都可以引起与肺挫伤相同的结果,产生持续性的肺不张和局部肺水肿。切口疼痛引起胸壁和膈肌活动受限,表现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呼吸浅快,容易引起基底部肺不张,导致肺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不足,产生低氧血症[4]。表1可见,术后用力肺活量、动脉血氧饱和度都有明显降低。

3.5 神经反射刺激

手术操作时牵拉、损伤、压迫相关神经,反射性刺激肋间神经、膈神经以及其他辅助呼吸肌的支配神经,使胸廓肋骨架内径变小,全身麻醉迷走神经兴奋抑制呼吸中枢与肺之间正常的反射传导,尽管术中麻醉师通过辅助呼吸,保证了正常的呼吸功能,但是术后仍可表现为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肺功能减退。

3.6 吸烟与炎症

吸烟使气管、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影响纤毛对分泌物的清除功能,引起分泌物潴留,抑制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成[3],容易引起肺泡塌陷。术前呼吸道感染、术中侵入性操作以及术后的排痰不利,均可引起呼吸道及肺内感染,导致通气障碍,引起呼吸困难。以老年人居多,由于吸烟及其环境的污染,呼吸道疾患,老年性退变,吸烟及其被吸烟者诸多因素均会使小气道功能出现明显异常。

4 护理对策

4.1 劝告患者术前2周戒烟,讲明吸烟的危害,尤其对现有疾病手术的不良影响,嘱患者增加营养,多进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刺激性小的食物,以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严格遵照医嘱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工作。

4.2 对开胸患者要制定呼吸功能锻炼计划,以便患者学会有效咳嗽、排痰的技巧,减少肺部并发症。肺功能训练:①深呼吸运动。术前1周开始让患者练习深而慢的吸气,在吸气末停滞1~2s后缓慢呼气,每日2~3次,每次10min,每分钟8~12次。②有效咳嗽训练。教会患者先做深呼吸后关闭声门,然后胸腹肌骤然收缩将气体冲出呼吸道。③束胸腹式呼吸训练。用胸带绑住患者胸部,教会患者用鼻吸气时腹部向外膨出,屏气1~2s,以使肺泡张开,呼气时让气体慢慢从口中呼出,开始训练时可让患者将双手放在腹部肋弓下,吸气时将双手顶起,呼气时双手轻轻下压,每天坚持训练数次[5]。

4.3 开胸手术必须在全身麻醉人工呼吸状态下进行,行气管插管使动作要轻柔、操作熟练,尽可能减少咽喉部及气道的刺激与损伤,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各项呼吸机参数严格控制,既要保证肺功能指标在正常范围,又要将压力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防止气压伤。拔除气管插管前先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净,防止堵塞呼吸道,引起肺不张。

4.4 全身麻醉开胸患者术后48h一般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次数,定时行血气分析。术后6h内因患者尚未完全清醒,要严密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4.1 清醒后鼓励患者1~2h咳嗽1次,并深呼吸。如痰液黏稠,可行超声雾化吸入(用药:糜蛋白酶1支、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104U),每次15~20min,每天2~3次。无力排痰者,可采用辅助方法:①辅助咳痰法,即在患者吸气或咳嗽时用双手固定患者胸廓,保护切口,以提高咳痰效果;②刺激咳嗽法,即用食指、中指在吸气末稍用力向内压迫胸骨上凹的气管,并活动压迫方向来刺激咳嗽;③扣击震动法协助排痰:叩背是预防肺不张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术后拔除气管插管后可扶患者坐起,护理人员站在术侧,一手扶患者,另一手呈空心掌,由下而上,自周边向中心叩击健侧背部或胸壁,如患者不能坐起,也可站在术侧,用力叩击健侧胸壁,不可用掌心或掌根,叩击时用力适中,每次叩击1~2min,反复震动,使小气道的分泌物松动脱落,利于排出。

4.4.2 吸氧:氧流量2~4L/min。持续24~36h,不宜吸纯氧,研究结果显示:吸入100%纯氧可增加吸收性肺不张,后者反过来增加肺内分流[3]。

4.4.3 采取半卧位: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给半卧位,此卧位可使膈肌下移,胸廓扩大,增加肺活量,改善呼吸困难,并且有利于咳痰。同时胸腔积液可流向低垂部位,便于引流,有利于肺膨胀。

4.5 镇痛:胸部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较重。各种胸部切口中,以后外侧切口疼痛最重,而前正中切口疼痛最轻。疼痛影响患者的休息、咳嗽、深呼吸和进食,可以引起多种并发症并影响患者的康复。临床实践证明,术后7~10d内合理应用镇痛剂极少成瘾或造成药物依赖,应用时不必有过多的顾虑。有效的术后镇痛对减轻肺功能的损害、防止术后肺部的并发症、改善预后都有积极地帮助。可用硬膜外持续自控镇痛(PCA)装置的应用,效果较好,必要时可酌情加用止痛剂,一般疼痛首选用二氢埃托非20μg舌下含化,镇痛效果可维持3~4h。也可给吗啡5mg肌内注射。对疼痛较重的患者,国外多采用小剂量芬太尼持续硬膜外注射镇痛效果满意,术后晚期的疼痛,可给予阿司匹林或去痛片口服,但应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4.6 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各种因素造成的感染,加强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保持引流管的无菌性、密闭性,避免引流壶倒置,气体进入胸腔;或防止引流不畅造成胸腔积液及胸腔的感染,影响呼吸功能的恢复。

总之,开胸手术是许多常见疾病治疗的最佳方法,临床上诸多此类疾病多选用这种方法。若不行开胸手术,此病大多危及患者生命,术后积极用药治疗,预防肺内感染,加强呼吸道管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患者营养,减少疾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曹国秀.全身麻醉开胸病人术后呼吸道管理[J].中原医刊,2003,30(6):22.

[2]谢荣.麻醉学[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70.

[3]Sabiston S.胸心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199.

[4]应隽.术后镇痛与手术康复的研究进展[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15(8):214.

[5]李梦樱.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7.

猜你喜欢

硬膜外气管切口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小切口”立法:地方人大立法新风向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