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平喘益气汤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60例疗效观察
2011-07-17乔佳
乔佳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中医科 河南开封 475000)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简称慢喘支) 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笔者于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剂补肾平喘益气汤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30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与西药30例对照组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60例病例均为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间我院中医内科住院观察患者,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标准》[1]中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0岁,病程5~10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7~73岁之间,平均年龄62.6岁,病程5~12年。2组病人均排除心源性哮喘和肺心病,其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在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以控制感染为主,伴发喘息时,加以对症祛痰,镇咳,平喘等为辅。口服左旋氧氟沙星片0.2g,每日2~3次;氨茶碱片0.1g,必嗽平8~16mg,均每日3次;地塞米松片0.75mg,每日3次,1周后逐渐减量。以7d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施治。中药基本方:自拟中药方剂补肾平喘益气汤:蝉蜕15g、紫草10g、白僵蚕10g、干地龙15g、桔梗10g、麻黄6g、杏仁10g、黄精15g、仙灵脾15g、紫河车3g、淮山药10g、茯苓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5d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随症加减:痰多者加桑白皮12g、发热者加黄芩15g、鱼腥草30g、喘息重、哮鸣音多者加炙麻黄10g、苦杏仁、紫苏子各10g、声低气怯者加党参15g、面黯舌瘀、胸痛者加桃仁、红花各10g、肾虚者加山药30g、补骨脂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与判断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医新医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咳、痰、喘等哮喘症状完全缓解或明显好转,肺部干湿音消失;好转:8~10d轻咳、不喘,两肺哮鸣音减少不明显;无效:咳痰喘等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改变,或症状加重。
表1 2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30例中显效1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49例中显效12例,好转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使用补肾平喘益气汤过程中患者精神体力明显改善,见表1。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喘为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患病日久,必致肺肾两虚,肾虚则气失摄纳。故中医有从肾论治之法。益气补肾以扶正固本。临床上,笔者除采用西医常规疗法外,还配合自拟中药方剂补肾平喘益气汤。本方中蝉蜕、杏仁、麻黄、甘草、紫草、等均为祛风理气之品,能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降低IgE水平及增加CAMP的含量,从而起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3];麻黄辛温祛风散寒、宣肺平喘,为治喘之圣药[4];地龙有平喘利尿之功,通过实验发现能部分对抗组胺所致的哮喘及离体支气管痉挛[5];上述组方既固本补肾,健脾敛肺,又治标宣肺、泻肺、止咳平喘、化痰,从而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取得满意疗效。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0,3(2):61~6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6~78.
[3] 江杨清.中西医结合内科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21~22.
[4] 黄娟.喘证(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1999(1):42~45.
[5] 沈自尹.支气管哮喘采用肾法防治及其内分泌和免疫方面的观察[J].中医杂志,1992,2(5):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