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方式静脉补铁剂纠正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比较
2011-06-22毛艳华闫绍莹
毛艳华,闫绍莹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吉林 延吉 133000)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的贫血不同程度地影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近年研究表明,静脉补铁是纠正肾性贫血的主要途径[1]。以往我院静脉补铁采用经血液透析管路的静脉端静注,因其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多、需要人力多、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我院经2010-02~ 2011-02采用经血液透析管路的动脉端静点蔗糖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共完成病例48例,患者均为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病情稳定至少 1个月,透析频率每周2~ 3次,血清铁蛋白<500∪ g/L,或转铁蛋白饱合度 <30%,无铁剂过敏,排除 1个月内有输血史、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活动性溃疡、肿瘤、重度营养不良。
1.2 治疗方案
1.2.1 药品选用蔗糖铁由南京恒生制药厂生产,规格5mL:100mg/支。
1.2.2 用药方法及疗程根据计算公式:总补铁量[mg]=体重 kg]×(HB目标值 -HB实际值)[g/L]×0.24*+ 贮存铁量[mg]。将计算好的补铁总量,在每一次透析中给予蔗糖铁。首次使用应试敏,观察周期 4~ 8周。
* 因子 0.24=0.0034× 0.07× 1000。
1.3 观察检测指标
检 测用药 前及 用药后 4周、8周 HB、 HCT、RBC、 SF、TSAT值。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用 t检验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用i2检 验。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两组治疗后 HB、HCT、SF、及 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和治疗后 4周、8周 HB、HCT、RBC、SF、TSAT、EPO用量比较 ±s)
表1 治疗前和治疗后 4周、8周 HB、HCT、RBC、SF、TSAT、EPO用量比较 ±s)
2.2 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过程中,静点组有1例出出低血压,排除血透并发症。静推组出现低血压 2例,头痛,恶心、呕吐各2例,3例有明显的金属味 (P <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并发症是贫血,贫血会导致组织供氧障碍、心室肥厚严重影响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近年来 EPO治疗使贫血现状有所改善,仍有透析患者应用足量及足程 EPO无法使 HB、HCT达到或维持于目标值。其原因是铁缺乏导致体内铁储量不足所致[2]。血液透析患者大多采用门诊治疗,静脉补铁治疗增加了患者的重复往返医院,再次穿刺血管的负担。我院既往采用静脉补铁经血液透析管路的静脉端静注,有效减少病人的静脉输液的负担。因其方法在应用过程不良反应多、推注时间长、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我院目前采用经血液透析管路动脉端静点蔗糖铁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血液透析管路的动脉端补液药物的分子量应大于血液透析器的孔径。血液透析器半透膜厚度为 10~ 20微米,膜上的孔径平均为3纳米,只允许分子量为1500以下小分子或部分中分子通过。分子量大于35000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而蔗糖铁分子量为34000~ 60000,明显高于透析器的孔径。试验证明经两组治疗后 HB、HCT、SF、及 TSA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统计,静点组有 1例出现低血压,排除血透并发症。而静注组出现低血压2例,恶心、呕吐2例,3例有明显的金属味 (P<0.05)。两组均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所致肾性贫血。静点组使用方便、不良反应轻、节约人力等优点,宜与临床推广。
[1] 袁群生.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1):54
[2] 杨莉,王梅.静脉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随机及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 [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3,1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