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市4053例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分析
2011-06-21申卫和冯推俊
申卫和,冯推俊
(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海南 五指山 572200)
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直接影响女性身体健康,为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不便和痛苦。现就本院采用直接涂片法对4 053例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海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及妇科门诊送检的4 053例阴道分泌物,包括临床诊断阴道炎、阴部瘙痒、白带增多患者及健康体检的青春期至老年期(12~60岁以后)。
1.2 方法 采用直接湿片法及干片法,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进行检验,标本由妇产科医生取样立即送检。
1.3 判断标准
1.3.1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TV)在室温下用生理盐水悬滴法置于低倍显微镜观察,可见波状或螺旋运动的虫体,将周围白细胞或上皮细胞推动,发现异常活动的再转换成高倍镜。在高倍镜可见顶宽尾尖倒置呈梨形,顶端及后端有鞭毛、体侧有波动膜借以移动的阴道毛滴虫即为阳性。
1.3.2 念珠菌阴道炎(Candidal vaginitis) 由妇科医生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送检,用革兰染色后,用水冲洗,放置在室温下自然晾干油镜镜检,可见卵圆形革兰染色阳性孢子和芽生孢子或假菌丝与出芽细胞相连接成链及分枝状即为阳性。
1.3.3 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采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化学反应法,由郑州浪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进行检测。以唾液酸酶显色程度做出判断:不显色或黄色标记为“-”,表示阴性;显淡蓝色标记为“±”,表示弱阳性;蓝色标记为“+”,表示阳性,该孔阳性指示可能感染细菌性阴道病(BV)。
2 结果
4 053例阴道分泌物中检出念珠981例,检出率为24.2%;检出BV 454例,检出率为11.2%;检出滴虫58例,检出率为1.4%。结果见表1。
表1 4053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例(%)]
3 讨论
阴道分泌物为女性生殖系统分泌的液体,俗称“白带”,主要成分为阴道鳞状上皮细胞和大量的乳酸杆菌、少量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和BV相关的杆菌、阴道加德纳菌、人型支原体、解脲脲原体等。正常人阴道分泌物中的乳酸杆菌对维持阴道正常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该菌能将阴道上皮细胞糖原转变成乳酸以维持正常阴道所特有的酸性环境(pH值在3.8~4.2),抑制其他病原菌生长,有利于阴道自净作用。BV相关菌在阴道内增殖可能是因缺乏产生过氧化氢(H2O2)的乳酸杆菌或异常细菌及其他因素(质粒、抗生素、性交等),而造成正常菌群数量减少引起阴道炎。
滴虫性阴道炎主要与性生活不洁或感染有关。滴虫阴道炎的白细胞数较多(以脓细胞为主),分泌物多呈脓性。滴虫在阴道内消耗糖原,减少乳酸的形成,改变了阴道的酸碱度,有利于细菌繁殖,从而促进炎症反应。
念珠菌性阴道炎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近年来念珠菌感染越来越多,是在医院感染中居前位的病原菌,仅次于革兰阴性杆菌[2]。白色念珠菌通常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定植于人体肠道和阴道黏膜。当临床上滥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物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破坏了阴道正常菌群关系,造成阴道微生态紊乱,抗感染能力降低,从而使条件念珠菌大量繁殖而导致阴道炎的发生。采用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用油镜检查。此法方便、准确,检出率为24.2%;在24.2%的检出率中包含部分感染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复查的结果。但总体霉菌性阴道炎明显高于BV及滴虫阴道炎,这与沈志红等[3]的普查结果相符。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高且易于复发,并呈上升趋势[4]。除上述滥用药物外还可能与外环境及卫生习惯有关。五指山市地处热带雨林区,年平均气温22.4℃,相对湿度为84%,适宜霉菌生存。霉菌通过浴巾、洗衣机、座便器、卫生巾等途径传播。因此注意个人卫生,养成经常对内裤消毒或衣物在日光晾晒的习惯可以防止或减少滴虫及念珠菌的发生。
BV是由相关菌替代正常阴道乳酸杆菌所致的一种病,单凭唾液酸酶阳性结果并不能作为诊断BV病的唯一标准。该法虽敏感但不特异,因为精液、宫颈黏液、经血、滴虫性阴道炎、阴道灌洗等因素可使阴道分泌物pH值升高,刺激其他病原菌生长,导致部分患者出现临床表征,因此还要结合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确定查到线索细胞是Amsel标准中特异且敏感的重要指标,用涂片法对BV患者的阳性预测可达85%~90%[5],对于提高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实践表明,湿片法简单、方便快捷被广泛用于临床,可在送检标本中发现混合感染,这给滴虫与BV鉴定带来了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检测结果。为确保检查准确性,建议采用阴道毛滴虫单抗制备的胶乳免疫凝聚,其可提高滴虫性阴道炎准确率。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淋球菌和其他致病菌引发的阴道炎所占比例也不少,值得加强防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医政司.全国临床操作规范[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24-326.
[2]毕红琳,罗卓跃,徐升强,等.医院念珠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数理医药杂志,2011,24(2):203-204.
[3]沈志红,陈俊杰.慈溪市妇女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4):62-64.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7-1208.
[5]Thomason JL,Gelbart SM,Anerson RJ,et al.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dragnostic criteria for bacterial vaginosis[J].Am J Obstet,1990,162:155-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