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遵医依从性影响研究
2011-06-15张俊
张 俊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患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发斑块破裂、血栓或冠脉痉挛等造成管腔急性闭塞,因严重的持久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观察发现,劳累过度、精神压抑、情绪激动时AMI发作风险较高,且AMI患者常伴有严重的负性情绪体验,住院AMI患者的轻、重度抑郁发病率高达45%。既往研究结果证实,AMI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导致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致心率、血压骤增,机体应激状态持续性增强可能造成梗死面积扩大,影响到临床预后效果,焦虑或抑郁状态是预测AMI后6、18个月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1]。本研究旨在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内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以及由此对心血管事件控制的改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6月心内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156例。入组AMI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①2d内未转院、转科及接受血运重建治疗;②心梗病程住院观察期5d内,病情平稳,可独立完成心理状态调查;③无明显认知障碍[2]。
依照单盲随机分组法,将156例AMI患者分为2组:干预组(身心教育管理组)86例,包括男53例,女33例;年龄58~69岁,平均(62.8±5.2)岁;平均病程(10.4±4.1)年。对照组(常规护理组)70例,男41例,女29例;年龄60~72岁,平均(62.0±6.2)岁;平均病程(10.5±3.2)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平均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研究方法:随访观察3个月,向入组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包括家庭情况(经济情况、家庭成员支持等),出院后不良生活习惯转变、运动,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控制情况,药物服用,复检等项,分组统计出两组患者的遵医率,并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住院期间第1、2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标准分≥50分作为诊断标准得分。
3.观察指标与遵医依从性评价:完全依从:坚持服药、复查,合理饮食和运动锻炼,血清TC及LDL-C水平较原基线降低10%以上;一般依从:对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形成正确认识,能自觉克服不良生活习惯,能够认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坚持服药但存在不规律情况,能自觉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指数、合理饮食,血脂平稳或略有下降;不依从:不符合上述指标者。
4.统计学处理:应用 SPSS 13.0软件作数据分析。
护理干预方法
除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措施外,干预组需接受系统的身心健康管理,即关注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的同时,关注病人存在的负性情绪问题,倡导心血管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具体由心内科医师、专业护师共同组成心理测评与干预小组,依照AMI病人生化指标达标情况、心理状况反馈制定心理干预方案及流程,督导和随访检查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情况。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
1.心理干预:由专业心理干预小组对患者实行2次以上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及健康教育。倾听AMI患者诉说不适症状,采用支持--表达的心理治疗手段向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心理忧虑抑郁者,可采取生物反馈技术指导患者进行松弛训练或深呼吸放松法等[3];悲观失望者重点加强医患间的互信度,细致地进行生活护理,鼓励患者表达和宣泄负性情感,逐步增强心理和社会应激能力,配合治疗。
2.认知干预:重点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知识包括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预后等形成进一步了解,尤其应强调恢复期或康复期内旁路供血的重建时间、AMI后瘢痕组织修复,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主动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及监护仪器,平复患者紧张的心理状态,使其保持平稳的治疗情绪。
3.行为干预:重点在于指导患者遵循饮食原则,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使其初步形成规律生活、健康生活的行为意识。
4.社会家庭支持干预:注重向患者家属讲解社会支持的重要性,鼓励患者与亲属、朋友、同事及其他患者间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康复治疗氛围,最大限度地消除消除负性情绪刺激,使患者逐步建立起疾病治疗的信心;同时,应提醒患者家属在帮助病人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时不能过度保护,避免造成对患者自我评价的打击,影响患者自信心的增强或形成依赖心理。
结 果
1.两组患者遵医率的比较:经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入院后心理状态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干预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常规护理组评分(P<0.01)。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遵医率达到 90.7%(78/86),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8,P<0.05)。见表 1、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心理状态比较(±s))
注:与同期常规护理组评分比较,#P<0.01。
组别 时间 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常规护理组(n=70)26身心教育管理组(n=86)第1周第2周62.0 ±5.83 53.80 ±7.23 49.40 ±5.11 46.34 ±5.第1周第2周52.28 ±6.30#39.69 ±7.20#42.93 ±5.30#36.70 ±4.7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遵医率比较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变化:入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持续随访观察发现,3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较治疗前均获得明显改善。其中,身心教育管理组各项指标升高幅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症,由于发病急骤,患者往往处于病危状态,因频繁、剧烈的压榨性心前区疼痛,常产生强烈的濒死感,CCU的重症监护与环境、社会角色的快速转换,都易导致患者出现自我概念模糊、恐惧、焦虑或抑郁等负性情绪。某种程度上而言,AMI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存在有双向影响关系:AMI是导致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源头;同时患者的负性情绪又会对AMI构成不利影响。Frasure-Smith等指出,心肌梗死后15d内诊断为严重抑郁症的AMI患者,在此后1.5a的随访期内死亡率为非抑郁症患者的8倍。本研究发现,经心理护理干预,AMI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降低,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由此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在对改善AMI患者的负性情绪具有明显帮助。
同时,本组研究建立的由心内科医师、专业护师共同组成心理测评与干预小组,通过心理干预、认知干预、社会家庭支持干预等多项措施,促使医院、患者及其家属共同构建起共同参与型的长效保健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外,由单纯的技术服务转向了社会性服务[4]。干预组治疗3个月后,遵医率达到90.7%(78/86),且生活质量的改善幅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实,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AMI患者的遵医依从性,并经积极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其原因可能在于心理护理所建立的融洽的医患关系,可使患者更容易接受健康宣教,重新建立疾病治疗的信心,自觉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规律生活;加之社会支持的辅助作用,也进一步地调动起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源于疾病本身、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焦虑、抑郁情绪,使机体植物神经功能调节趋于平稳,在药物治疗的帮助下达到生活质量提高的治疗目标[5]。
综上,对AMI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患者长期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是辅助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1 赵水平,胡大一,许竹梅.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7-118.
2 梅静,李淑荣.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疗效[J].现代护理,2004,10(2):155.
3 贾云,邵璇.住院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9A):1714-1716.
4 廖新学,马虹,董呼钢.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1):2934.
5 刘芳,方淑华,赵强.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情绪及心功能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1):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