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IL-18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2011-06-14玥,冯罡,闫东,孙侃*

山东医药 2011年37期
关键词:空腹细胞因子血浆

孙 玥,冯 罡,闫 东,孙 侃*

(1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乌鲁木齐830011;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武警新疆总队医院)

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L-18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具有多向性效应的促炎症因子。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们观察了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IL-18水平,并探讨其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61例,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并排除:有吸烟史,合并急性并发症、周围血管疾病或周围血管栓塞性疾病者,合并感染性疾病,应用炎症抑制药物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分为2组:T2DM无下肢大血管病变(DM1)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6±8)岁;T2DM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DM2)组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龄(58±8)岁。同期选择该院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NC)组,男7例、女13例,年龄(52±7)岁。各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空腹8 h采肘静脉血8 ml,取其一半于室温下静置30min,待血块凝固后高速离心8min,分离血浆,于-78℃冰箱中冻存待测IL-18。IL-18的测定采用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购于上海西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且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操作。另一半检测空腹血糖(FPG)、TG、TC、HDL-C、LDL-C、HbA1c、空腹胰岛素(FINS)、C-肽、纤维蛋白原(FIB),FPG 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TG测定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TC测定采用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法;FINS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HDL-C、LDL-C测定采用直接匀相测定法;HbA1c测定采用免疫层析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结果以±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NC组、DM1组、DM2组血浆IL-18的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P均<0.05),提示IL-18在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见表1。

3 讨论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证实,良好的血糖控制并不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该研究还发现,还有血糖以外的其他因素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S)在下肢的表现。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贯穿着AS的每一个阶段[2]。IL-18是一种具有多向性效应的促炎症因子[3,4],能激活巨噬细胞和T细胞,并刺激免疫细胞(Th1细胞、NK细胞等)释放更多的细胞因子,还可通过诱生IFN-γ和其他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形成IL-18/Th1细胞因子组成的细胞因子级联而发挥作用[5,6]。

表1 各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各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s)

注:与 NC 组比较,*P <0.05;与 DM1组比较,△P <0.05

组别 n 糖尿病病程(年) BMI(kg/m2) SBP(mmHg) IL-18(pg/ml) TG(mmol/L) TC(mmol/L)NC 组 20 — 24.2 ±3.1 130.20 ± 9.69 102.90±27.75 1.03±0.86 4.18 ±0.72 DM1 组 30 5.00 ±4.63 25.0 ±2.7 128.70 ±12.55 156.01 ±20.98* 1.77 ±1.09 4.74 ±0.94*DM2 组 31 9.13 ±4.83△ 24.3 ±3.4 138.71 ±18.80*△ 204.02 ±24.09*△ 2.04 ±1.49* 4.76 ±0.80*胰岛素抵抗指数NC 组 20 1.18 ±0.19 4.40 ±0.41 5.24 ±1.26 3.07 ±0.62 2组别 n HDL-C(mmol/L) FPG(mmol/L) HbA1c(%) FIB(g/L) LDL-C(mmol/L).73 ±0.57 1.47 ±0.87 DM1 组 30 1.10 ±0.17 9.93 ±4.24* 9.19 ±2.51* 3.63 ±0.63* 2.63 ±0.80 2.97 ±2.01 DM2 组 31 1.01 ±0.17*△ 11.53 ±4.59* 9.31 ±1.76* 4.18 ±1.17*△ 2.89 ±0.73 6.29 ±6.47*△

本研究结果显示,DM2组、DM1组患者血浆IL-18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5),且随着病程的增加而升高,说明在T2DM患者体内存在一定程度低度炎症状态,符合T2DM的炎症病因学理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IL-18不仅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进展的一项有益指标,同时也可作为治疗靶点为治疗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提供新的理论途径。

[1]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Group.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UKPDS33)[J].Lancet,1998,352(9131):837-853.

[2]陈家和,顾耘.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老年病学杂志,2005,25(4):476-478.

[3]Morel O,Toti F,Morel N,et al.Microparticles in endothelial cell and vascular homeostasis:are they really noxious[J].Haematologica,2009,94(3):313-317.

[4]Amabile N,Heiss C,Real WM,et al.Circulating 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 levels predict hemodynamic severity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8,177(11):1268-1275.

[5]Okamura H,Tsutsi H,Komatsu T,et al.Cloning of a new cytokine that induces IFN-gamma production by T cells[J].Nature,1995,378(6552):88-91.

[6]De Saint-Vis B,Fugier-Vivier I,Massacrier C,et al.The cytokine profile expressed by human dendritic cells is dependent on cell subtype and mode of activiation[J].J Immunol,1998,160(4):1666-1676.

猜你喜欢

空腹细胞因子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采血为何要空腹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空腹喝水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细胞因子表达及临床意义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