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聋患者的耳鸣心理声学特征研究

2011-06-13刘立峰秦兆冰

河南医学研究 2011年3期
关键词:突聋响度突发性

刘立峰,秦兆冰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耳鸣是突聋患者中常见伴随症状,国内外报道突聋伴耳鸣发生率约70% ~100%[1]。突发性聋伴耳鸣仍然属于耳鸣诊治范畴,虽然目前对耳鸣发病机制等认识不足,但国际上有较为公认的心理声学指标:耳鸣的音调、响度、最低掩蔽级、掩蔽曲线和后效抑制效应等[2]。为此本文对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份期间在我院收治的42例单侧耳突聋伴耳鸣患者行心理声学测试分析,并行耳鸣主观分级评估,探讨耳鸣主观分级与听力损失关系,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0年6月至2011年2月份期间在我院收治的42例单侧耳突聋并伴有耳鸣的患者,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耳鼻喉科专科检查,必要时行耳部CT及头颅MRI等检查。纳入标准:符合突发性聋诊断标准;主诉伴有耳鸣患者。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或严重的全身疾患:②声导抗提示中耳病变,有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③不能正常配合听力学检查及耳鸣检测;④听神经瘤或颅脑创伤等器质性病变;⑤梅尼埃病、大前庭导水管综合症⑥客观性耳鸣(如搏动性耳鸣)。

1.2 测试方法

1.2.1 测试设备:在本底噪声小于25 dB(A)的隔声室内采用四川TinniTestTM耳鸣综合诊断治疗仪对上述患者分别进行耳鸣音调匹配、响度匹配、最小掩蔽级和掩蔽后效应试验,并根据掩蔽听力图进行分类。

1.2.2 检测方法:所有患者在行耳鸣主观分级评估后均进行纯音听阈、响度不适阈、耳鸣心理声学特征测试。耳鸣心理声学特征测试内容包括耳鸣主频与响度匹配、最小掩蔽强度试验、残余抑制试验。详细操作方法主要参照Henry的方法,部分稍有修改。耳鸣主观分级参照刘蓬[3]耳鸣程度分级的设想,分为6级:1级:耳鸣响度极微,似有似无;2级:耳鸣响度轻微,但肯定能听到,仅在安静环境中出现,不影响正常生活(如睡眠)和工作;3级:耳鸣较响,一般环境中均能听到,但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干扰;4级:任何环境中均能听到耳鸣,并且影响睡眠,注意力不集中,对工作有轻度干扰;5级:耳鸣很响,有吵闹的感觉,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并开始出现轻度烦躁、焦虑、忧郁等精神症状;6级:耳鸣极响,相当于患者体验过的最响的环境声(如飞机起飞时的声音等),终日被耳鸣所困扰,无法睡眠,完全不能工作,并出现明显的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非参数检验等级资料比较用spearman秩和相关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4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左右耳比例10∶8,女性 24 例,左右耳比例 11∶13,平均年龄(35.8±10.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 0.5 ~21 d,平均为(7.8±6)d,性别和患耳的发生侧别无明显统计学差异(χ2=0.5,P=0.779)。

2.2 纯音听阈测试结果 依据相关文献[4]听力图分型标准,听力曲线按形状分为上升型、下降型、平坦型,结果显示:上升型10例,下降型8例,平坦型24例。听力损失程度的分级采用1997年WHO制定的标准[5],气导纯音测听 500、1 000、2 000、4 000 Hz 平均听阈估计听力损失程度:①轻度:26~40 dB HL;②中度:41~70 dB HL;③重度:71~90 dB HL;④极重度:91 dB HL以上。结果显示:轻度聋7例,中度聋15例,重度聋18例,极重度聋2例。

2.3 耳鸣心理声学测试结果 耳鸣音调匹配类型纯音25(59.5%)例,窄带噪声16(38.0%)例,白噪声1(2.5%)例。耳鸣匹配频率例数125 Hz 6例,250 Hz 7例,500 Hz 8例,1 500 Hz 1例,3 000 Hz 1 例,4 000 Hz6例,6 000 Hz 3例,8 000 Hz 10例。耳鸣匹配响度0~5 dB SL19(45.2%)例,6 ~10 dB SL11(26.2%)例,11 ~15 dB SL6(14.4%)例,大于15 dB SL3(7.1%)例,未匹配3例。不同听力下降曲线耳鸣匹配表如表1。

表1 不同听力下降曲线耳鸣频率匹配表(n)

佛德曼曲线类型频数:重叠型25(60.0%)例,汇聚型7(16.7%)例,二者合计占总数76.7%(32/42),分离型 1(2.4%)例,间距型 4(9.5%)例,拮抗型 1(2.4%)例,未匹配到4(9.5%)例。残余试验结果如下:阳性2 例(4.8%),部分阳性27 例(64.3%),阴性13 例(30.9%)。

2.4 耳鸣主观分级结果 耳鸣主观分级中1级耳鸣8例,2级耳鸣15例,3级耳鸣16例,4级耳鸣3例。未发现耳鸣主观分级5级、6级病例。耳鸣主观分级与听力损失关系见表2,结果显示轻度度听力损失者耳鸣者主要在1级,中、重度听力损失患者耳鸣主观分级主要在2、3级。

3 讨论

耳鸣可作为先兆出现在突发性聋发生前数小时,也可与突聋同时出现,往往出现于单侧,少数患者可感觉双耳受累,以听力下降耳为重。经耳聋治疗,某些患者耳鸣可完全消失,少数患者耳鸣作为突发性聋后遗症成为一种难以根治的顽疾[6]。耳鸣的发病学说认为耳蜗毛细胞的损害是主要机制之一,有研究发现耳蜗性聋所伴随的耳鸣往往出现在听力损失的频率或其边缘频率。本文中,耳鸣患者耳鸣的频率与纯音听阈升高最大的频率的一致性较高,上升型曲线耳鸣频率主要集中于低频区,90%患者耳鸣频率位于0~500 Hz,下降型曲线听力损失往往在高频附近最严重,下降型曲线中62.5%患者耳鸣频率位于高频4 000~8 000 Hz。

表2 耳鸣主观分级与听力损失的关系(n)

耳鸣的响度是人体对声音强度变化的心理感知量,是一主观指标。本文中≤5 dB SL耳鸣响度患者占45.2%,≤10 dB SL耳鸣患者占71.4%,提示大多数患者耳鸣响度不大,与之前有研究认为耳鸣响度阈值5 dB SL以内占大部分的结论相同。但本组研究对象为突聋患者,所得耳鸣响度为阈上感觉级,即耳鸣的响度:度(dB SL)=听力计读数(dB HL)一耳鸣同频率听阈(dB HL)。实际所测的耳鸣响度较高,高响度的耳鸣匹配响度仍有可能对患者产生心理负担,如:焦虑、压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失眠等。

耳鸣掩蔽曲线类型及残余抑制试验结果为耳鸣可掩蔽性的重要指标。耳鸣在安静环境下明显而在嘈杂环境中减轻的特点,因而可通过外界给声来达到减轻耳鸣的目的。本研究中重叠型25例,汇聚型7例,显示突聋患者耳鸣掩蔽曲线类型以重叠型居首,其次为汇聚型,二者合计占总数76.7%(32/42)。残余抑制试验结果中,虽然阴性率为30.9%,而阳性及部分阳性率占69.1%。因此据以上最低掩蔽曲线和后效抑制试验结果,对药物效果治疗不佳的突聋伴发耳鸣患者,可建议加用掩蔽治疗,并考虑突聋患者实测耳鸣响度较高、心理问题严重等特点,笔者可加用不全掩蔽并心理疏导即“声治疗”的方法来缓解患者耳鸣。

耳鸣是一种主观症状,如何评价耳鸣即对耳鸣程度分级也是一难题,本文所采用的耳鸣主观分级方法属于整体描述,较全面评价了耳鸣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且简单易行。本文结果显示虽听力损失程度与耳鸣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提示随着耳聋程度增加,耳鸣严重程度增高,即耳鸣对患者心理影响加大。

[1] 刘敏,陈锡辉,汪广理,等.性别、年龄和听力损害程度与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症状相关性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15(3):174-176.

[2] Henry JA,Zaugg TL.Clinical guide for audiologic tinnitus management I:Assess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Audiology,2005,14(1):27-48.

[3] 刘蓬.耳鸣程度分级与疗效评定标准的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志,2004,12(4):181-183.

[4]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

[5] 孙喜斌,李兴启,张华.中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听力残疾标准介绍[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14(6):447-448.

[6] 李明.突发性聋与耳鸣[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8,23(1):15-16.

猜你喜欢

突聋响度突发性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突聋”的年轻人多了
突聋 三周内请务必就诊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响度在节目制作和播出中的应用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数字时代中节目响度平衡浅析
台内音频响度控制方式
双耳突聋与单耳突聋的临床治疗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