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牵引加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8例疗效观察

2011-06-08马卫东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3期
关键词:夹脊根型电针

高 鹰 马卫东

(1 芷江县中医院针灸科,湖南 怀化 419100;2 广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广东 广州 510130)

笔者统计2010年度用牵引加穴位注射方法治疗1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用牵引加电针治疗15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两种方法均获满意疗效,经统计学处理,以前法疗效更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芷江县中医院门诊患者,共280例。其中男188例,女92例;年龄32~75岁;病程1d~25年。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8例,采用牵引加穴位注射方法治疗,对照组152例,用牵引加电针治疗。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表现为颈痛、颈强,活动受限,一侧上肢放射痛,颈椎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叩顶试验阳性。颈椎X线片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片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管变窄。

1.3 治疗方法

1.3.1 牵引疗法

患者取坐位行枕颌带颈椎牵引。牵引重量、时间要因人而异,大多可从8kg、一次20min开始。每日1次。

1.3.2 穴位注射

穴位取颈夹脊、阿是穴。抽取鹿瓜多肽注射液8mg,分6~8个穴位注射,每日1次。

1.3.3 电针

穴位选颈夹脊、阿是穴。针刺得气后接G6805电针仪,选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准,每日1次。

以上疗法,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阳性体征转阴,肌力正常,颈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症状和阳性体征基本消失,基本能参加劳动和轻工作;有效:颈肩背疼痛减轻,颈及肢体功能改善,但未能完全缓解;无效:症状和阳性体征无变化。

2.2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痊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2.3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经χ2检验,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χ2=0.2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痊愈率比较,χ2=4.3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系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而随着伏案工作的增加、电视和电脑的普遍应用,本病的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呈低龄化,所以患病人群较以往大幅增多。本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起因于肝肾亏损,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或长期颈部劳损,复感风寒湿邪,阻滞经脉,气血痹阻,不通则痛。治宜补益肝肾、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的发生,颈椎退化即颈椎椎体骨刺生长、小关节增生、关节囊及韧带肥厚、钙化、椎间盘突出是基础,外伤、过劳、姿势不当及受寒等是外因。出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一般都会有颈部神经根出口及附近神经根的直接或间接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病灶处的充血、水肿等无菌性炎症反应所致。去除病因、消除炎症、提高痛域是保守治疗此病的基本原则。综合中西医治疗,单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的方法,目前见诸报道的不多,大多仍以综合治疗为主。

牵引疗法可以有效进行颈椎制动,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和疼痛,恢复颈椎正常的生理弯曲,减轻神经根所受的刺激或压迫,或有助于神经根和关节囊轻微粘连得以松解,牵开被嵌顿有小关节滑膜,使扭曲于横突孔中的椎动脉得以伸张,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外突压力,并利于已外突的纤维环受累组织恢复[2]。达到牵开椎间隙,扩大椎间孔,纠正脊椎各种结构紊乱,减轻或消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重建相对平衡。

颈夹脊及阿是穴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针刺颈夹脊及阿是穴可激发颈部膀胱经、督脉经气,使经脉疏通,促进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提高痛阈,消除局部炎症,达到解痉镇痛的效果。

低频脉冲电流通过毫针刺激腧穴,具有加强镇痛、调节人体功能、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利于水肿的吸收,减轻神经根的压迫或刺激作用[3]。

鹿瓜多肽注射液是将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ck)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无菌制剂。其主要成分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瓜籽提取物可有效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和吸收和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促进成骨、抑制骨吸收,并参与钙磷等物质的代谢,是临床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种类型骨折、创伤修复及腰腿疼痛等。用药于此能有效防治脊柱的退变及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穴位注射是将针刺和药物二者的治疗作用有机结合。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很多,笔者采用的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的调节脊柱的平衡状态,改善颈项部及神经根周围血液循环,促进非细菌性炎性水肿的消退,提高痛域,缓解痛、麻等到临床症状,体现中医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以达通则不痛之目的,疗效确切。且设备、技术要求不高,易学易用,适合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应用。统计学结果提示,治疗组痊愈率高,更好地突出了针药并用的综合治疗特色,可供同仁在临床中参考。

由于颈椎特殊的位置和功能,人们通常把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脊髓型和混合型等六种。但一旦发病,症状体征错综复杂,常常是几种类型的表现同时出现,呈混合型病发病。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医师治疗也颇觉棘手。因此预防保健在颈椎病防治中非常重要。防过劳、防受寒、勤运动、睡保健枕等方法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务请各位同行、病友高度重视。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T001)[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2]邵宣,许兢斌,史可任,等.实用颈腰背痛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23-224.

[3]张山.手法结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1):24.

猜你喜欢

夹脊根型电针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案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