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卵巢无性细胞胞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11-06-08杨采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3期
关键词:存活存活率生育

杨采莲

(广东省深圳流花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2)

卵巢无性细胞瘤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治愈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来源与睾丸精源细胞瘤相同,均来自原始生殖细胞。该肿瘤自有效的化学方案问世以来,存活率可达92%~100%[1]。本文通过回顾分析33例资料完整的卵巢无性细胞瘤,分析了其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资料完整的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33例,年龄11~47岁,平均年龄24.1岁;其中已婚16例,有孕产史者13例。本组随访均>5年,最长者20年,随访截止于2008年5月。

1.2 临床特点

23例患者有腹部包块,其中8例伴腹胀,5例伴腹痛,2例原发性闭经(其中1例性腺发育不良),1例合并妊娠,1例尿频。术中发现单侧肿块28例,其中17例位于右侧,另外11例位于左侧,双侧肿块5例;6例患者合并腹水,腹水量200~1500mL,腹水为黄色和血性;腹腔癌转移以大网膜及腹膜常见,直肠转移1例,回肠转移1例,肝实质转移1例。按FIGO分期:Ⅰ期19例,Ⅱ期5例,Ⅲ期8例,Ⅳ期1例。

表1 5例死亡患者的临床情况比较

1.3 治疗方法

给予子宫全切加双附件切除者21例,其中7例患者给予肿瘤细胞减灭术(其中妊娠5个月患者1例,经剖宫取胎后行肿瘤细胞减灭术),5例给予腹膜外淋巴清扫,另有3例患者给予单侧附件切除术以保留生育功能。以上所有病例均行大网膜切除。18例患者术后进行了辅助放疗,方案以钴60全盆大野,DT20GY,腹部移动条照射DT26GY。单纯化疗9例,化疗以VGC(长春新碱、更生霉素、环磷酰胺),BEP(平阳霉素、VP-16、顺铂)为主。另有4例Ⅲ期患者进行了放疗加化疗的辅助治疗。考虑所选病例以20世纪80年代出生患者为多,限于当时经济条件,化疗多不规范,大部分经1~3个疗程终止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着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临床特点及预后

所有患者术后存活5年以上者28例,5年存活率为84.8%。其中1例19岁原发性闭经患者,术中探及右侧卵巢有一15cm×13cm×10cm大小肿瘤,表面光滑,右侧卵巢正常:输卵管及左侧卵巢缺如,子宫无宫腔,而呈现条形,给予全子宫切除加右侧附件切除加大网膜切除。术后病理送检诊断为Ⅰa期伴性腺发育不良,随访2年,患者至随访截止时间无瘤生存。5例死亡患者中,Ⅱb期卵巢无性细胞瘤术中发现直肠壁转移1例,术后给予2个疗程的VAC方案化疗,后限于经济条件而终止,于术后3年死亡;Ⅳ期卵巢无性细胞瘤伴妊娠5个月1例,因已肝实质转移,于术后半个月病情恶化而死亡;其余3例Ⅲ期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均死于本病(死因随访不明者以本病列死亡计数)。5例死亡患者具休情况见表1。

2.2 年龄与预后

33例患者中<30岁者25例,其中21例存活,存活率为84%,4例死亡;≥30岁者8例,其中7例存活,存活率87.5%,两个年龄段患者相比差异无显着性(χ2=0.426,P>0.05)。

2.3 临床分期与预后

Ⅰ期患者19例,无1例死亡,存活率为100%,Ⅱ、Ⅲ、Ⅳ期存活率分别为80%(4/5),50.0%(4/8)和0%(0/1);Ⅰ期与Ⅱ期相比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Ⅱ期与Ⅲ、Ⅳ期相比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

2.4 治疗方式与预后

由表1可以看出,手术方式与患者预后关系不大。本组行单侧附件切除术以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中无1例死亡。由于本组放疗量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术后辅助放疗18例患者中16例存活,存活率达88.8%;9例化疗者7例存活,存活率77.8%;4例放疗加化疗患者均为Ⅲ期患者,其中3例存活,存活率为75.0%。

3 讨 论

3.1 诊断

同其他卵巢恶性肿瘤一样,卵巢无性细胞瘤早期诊断率并不高,发现腹部包块是患者的主要就诊原因,此外由于好发于青少年,常规妇科普查往往难以发现。本病虽是一种恶性肿瘤,但治愈率较高,如能早诊断早治疗,生存率将有望提高。本组死亡病例以晚期患者为多,即使不给予术后辅助治疗,Ⅰ期病例同样能获得好的预后。本组患者中有2例Ⅰ期无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均已健存10~14年,由此可见早期诊断率的提高十分有必要。根据卵巢无性细胞瘤好发于年经人,且单侧发病为主,常有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及性腺发育不良和原发性闭经等特点,结合以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即可作出诊断。近年来肿瘤标记物检查发现患者LDH(血清乳酸脱氢酶)明显升高,且其升高与肿瘤大小和病变范围密切相关,因此有人[3]认为可将LDH作为卵巢无性细胞肿瘤的个体筛查及病情监测的指标。

3.2 预后及其相关因素

由于本病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即使是晚期和复发患者也可通过放疗、化疗取得较高的缓解率[4]。本组所选病例收治时间跨度虽大,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甚至化疗方案并不完全规范,但总存活率仍达84.8%。另外我们发现年龄对预后的影响并不大;死亡病例均就诊较晚,导致治疗延误,且疾病分期越晚,预后越差,故有人认为临床分期是决定生存率的主要因素[5]。另外,手术方式和预后的关系并不明显,本组保留生育功能的5例单侧附件切除患者中Ⅰ期4例,Ⅱ期1例,术后均无复发,现已存活5~13年,其中2例已婚,月经正常,1例已生育健康婴儿。因本病对放疗敏感性较高,也有人认为,对各期患者均给予放疗辅助,这样其5年存活率可达83%[6],与本组结果(88.9%)基本相符。但放疗对破坏生育功能的破坏不可忽视,本组保留生育功能的5例患者中,有3例接受了放疗,之后均无月经,更未生育。

因此,我们认为以化疗替代放疗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机能。目前公认的最佳化疗方案是PVB和BEP相联合。Gershenson[7]报道BEP化疗,总的存活率可>95%,与本组77.8%有较大差 异,考虑可能与本组病例年代较早有关,当时对该病化疗认识不足,加之限于经济条件较差,化疗患者并未经规范性治疗,而多于1~3个疗程后终止治疗有关。

[1]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595.

[2]FIGO canccr committce.Stage annoucement[J].Gynecol Oncol,1986,25(4):385.

[3]Pressley RH.Serum lactic dehydrogenase as a tumor marker in dysgemi-noma[J].Gynecol Oncol,1992,44(3):281.

[4]Williams BD,Bledding A,Hatch HD,et al.Chemotherapy of advanced dysgerminoma: trils of the gynecologic onoology group[J].Clin Oncol,1991,9(11):1950.

[5]邵淑丽.卵巢无细胞瘤的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1998,5(5):34.

[6]Djockholm E.Dysgrminoma:the radiumhemmet serics,1927~1984[J].Cancer,1990,65(1):38.

[7]Gershensom DM.Update on 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s[J].Cancer,1993,71(Suppl 4):1581.

猜你喜欢

存活存活率生育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飞利浦在二战中如何存活
131I-zaptuzumab对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存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