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熄风化痰、活血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

2011-06-08赵方方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13期
关键词:中风缺血性神经功能

赵方方

(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缺血性中风西医学称之为脑梗死,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了人类致死的三大病因,也是成年人致残的第一位原因。寻找有效的治疗途径和治疗药物,减轻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降低缺血性中风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目前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已逐渐彰显出独特的优势,成为临床和科研的主要研究方向。笔者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运用中医“熄风化痰、活血开窍”的方法,自拟中药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也对其作用机制和途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选自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32±9.97)岁(41~79岁),伴发高血压病14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5例、高脂血症18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09±10.30)岁,伴发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14例、冠心病4例、高脂血症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伴发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订的第二代《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辩证属风痰瘀阻型。

1.3 疾病分期标准

①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②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③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1.4 治疗方案

①对照组:参照2005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内科治疗方法,进行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及治疗: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奥扎格雷钠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酌情予以脑保护、降颅内压治疗;积极控制血压、血糖;积极预防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②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以“熄风化痰、活血开窍”为治疗方法,加服自拟中药方:天麻15g、白附子20g、白芥子10g、牙皂10g、半夏12g、橘红12g、党参10g、胆南星10g、丹参30g、红花20g、水蛭10g、全虫10g、远志20g、石菖蒲20g、苏合香2g(研末冲服)、鸡血藤30g组成。每日一剂。③疗程: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进行疗效对比。

1.5 疗效判定

1.5.1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具体采用尼莫地平法,疗效百分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记分)/治疗前积分]×100%,将中医证候疗效分为四级:①基本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②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70%;③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状积分≥30%;④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1.5.2 中医证候积分

采用《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4]中风病风痰瘀证的诊断积分原则,评价治疗前后积分变化。

1.5.3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评分方法[5],分别于治疗前后各评定一次并进行比较。

1.5.4 日常生活能力(ADL)评价

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生活质量指数(BI)评分表》,分别于治疗前后各评定一次并进行比较。

1.5.5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清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测定。

MMP-9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试剂盒由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ET-1采用放免法检测,SOD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IL-6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指标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后各检测一次,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严格操作。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组间比较的秩和检验等,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的中医疗效比较

经检验,治疗后两组疗效分级差异显著,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疗效比较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在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方面比较

2.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血清MMP-9(ng/mL)、ET-1(pg/mL)、SOD(U/mL)、IL-6(ng/L)水平测定

见表3。

3 理论探讨

急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及缺血后的脑损伤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血管舒缩功能失调

内皮素1(ET-1)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迄今所发现作用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血管收缩因子,生理情况下,ET-1的生成和降解处于动态平衡之中[6],但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缺血缺氧可造成内皮细胞受损,促使ET-1的合成和分泌急剧增加,拮抗机制则因血管内皮受损而减弱,ET-1的生成和降解平衡被破坏,急剧升高的ET-1使缺血区及周围正常区的血管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收缩痉挛[7],加重脑梗死中心区和半暗带的缺血缺氧,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血管内皮损伤,使其通透性大大增强,大分子物质更易于流通进入,造成了内皮肿胀和血管狭窄,形成了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加重了缺血区神经功能损伤。

3.2 自由基损伤及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破坏

自由基是未配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8],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机体正常代谢可产生少量自由基,但体内同时存在着抗氧化防御系统,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就是一种具有自由基清除作用的活性酶,它能够通过歧化方式清除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超氧阴离子,防止氧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毒性损伤,对维持机体的氧化-抗氧化平衡起着关键作用[9]。急性脑梗死缺血缺氧的病理改变下,大量自由基的生成超过了SOD的清除能力,使SOD的活力急剧下降,机体的氧化-抗氧化平衡被破坏,自由基可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最终使神经细胞发生凋亡、坏死。

表3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血清MMP-9、ET-1、SOD、IL-6水平比较

3.3 炎性反应损伤[11]

白细胞介素6 (IL-6)是介导和参与ACI病理过程的主要炎性介质。正常生理情况下,IL-6在脑内的含量很低,但急性脑梗塞发病时,缺血缺氧改变使脑组织、血浆和脑脊液中的IL-6水平明显上调,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介导白细胞的黏附聚集和浸润,引起过度炎性反应[12],促进神经毒性物质如兴奋性氨基酸、一氧化氮等的释放,引起神经细胞毒性损害,同时又增加了血管内皮细胞和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使大量炎性细胞进入脑组织,加重脑组织的炎性损伤。

3.4 脑组织水肿

血脑屏障的基膜由细胞外基质分子构成,为血脑屏障提供结构支持,对保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起着关键作用[13]。MMP-9是一种炎症相关蛋白酶,急性脑梗死可促使缺血区MMP-9的表达急剧增加,MMP-9对细胞外基质中的Ⅳ型胶原有较强的降解作用,可使脑血管的基底膜破裂,通透性增高,最终破坏血脑屏障,引起血管源性脑水肿[14],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MMP-9水平增高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梗死灶体积相关[15],抑制MMP-9表达,降低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是减轻脑水肿引起的神经功能损伤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医对缺血性中风的病机概括为风、火、气、痰、虚、瘀6种,临床中发现,单一证型的缺血性中风较为少见,往往是多种病理因素相兼为患,互结致病,病机变化复杂多端,其中风痰瘀阻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机。此型的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其本虚多是气血衰少,脏腑功能失调,如肾为水脏,肝为风木之脏,人至中年,肾中精血渐亏,肾阴不足,水不涵木,阴不敛阳,肝阳上亢而化“风”,以致虚风内动;肺、脾、肾三脏气虚,肺失通调水道之功,脾失运化水液之能,肾失蒸腾气化之用,使体内津液的输布代谢异常,水液在体内停聚而生湿成痰;脾失摄纳,肝失疏泄,以致血液运行不畅或不循常道而郁滞成瘀。其标实乃虚风内动,挟痰瘀阻滞脑窍、肢体、经络。痰浊和瘀血既是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又是新的致病因素,二者常常是因痰成瘀、由瘀生痰、互为因果、搏结交织为患,风性善动不居,痰瘀随风上扰脑窍,则见眩晕、头痛、失语、痴呆甚至神志昏迷等症,外阻肢体、经络,而见肢体偏瘫无力、感觉异常,内滞血脉,加重瘀血症状。因此,“熄风化痰、活血开窍”是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关键。

本组病例观察根据“风痰瘀阻”的致病特点,立足于“熄风化痰、活血开窍”的原则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疗效分级差异显著,联合中药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降低血清ET-1、IL-6、MMP-9水平,提高SOD水平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其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改善血管的舒缩功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恢复氧化-抗氧化平衡,减轻脑梗死后的炎性反应和脑组织水肿等多途径实现的,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探讨。

[1]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1993:23-26.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66.

[5]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76(29):381.

[6]齐晓飞,刘罡,刘建军.血浆内皮素含量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变化[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6(16):430.

[7]郑泽荣,黄敏,刘晖,等.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177.

[8]黄居科,陈明振,吴良贵,等.丹参对急性脑梗死血浆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1):3281.

[9]郭新庆,郭新明,朱春艳,等.丁苯酞对中度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OD和NSE影响的研究[J].今日药学,2010,20(2):36.

[10]李昭,赵彬.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0,10(1):28.

[11]汪国胜,钟平.脑梗死急性期血清白介素-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3(3):307.

[12]毛盛尧,管青华,黄伟萍.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 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江西医学检验,2007,25(4):318.

[13]张兰起,雷惠新,赵德英.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变化及醒脑静注射液的干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5):555.

[14]张春.银杏达莫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0,34(5):424.

[15]朱思亮,徐克,潘学威,等.急性脑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含量的变化及依达拉奉对其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4):314.

猜你喜欢

中风缺血性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