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卧式排尿用于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
2011-05-31米振慧路红李筠曹圣琴
米振慧 路红 李筠 曹圣琴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 PROM)即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发生率为10﹪。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和母儿感染[1]。临床上胎膜早破孕妇常采取绝对卧床并抬高臀部,床上大小便,目的是防止脐带脱垂,减少羊水流出。但是产妇往往不能适应仰卧位排尿出现排尿困难,导致尿储留,不得不插尿管导尿。即增加了产妇痛苦,诱发泌尿系感染,涨大的膀胱又阻碍了胎头下降,影响产程进展,加重了产妇焦虑情绪,增加了剖宫产率[2]。针对此类问题,帮助产妇调整体位,采取跪卧式排尿。采取此种姿势后,产妇大多能自行排尿,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 月~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头位胎膜早破,排除合并严重妊娠合并症,共141例,年龄21~37岁,平均(28.9±3.2)岁;孕周37~42(33.4±2.9)周。
1.2 方法
按确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71例,两组均在产妇入院确诊头位胎膜早破,无妊娠合并症,无明显剖宫产指征后,向产妇讲明病情,告之胎膜早破的危险及注意事项,产妇同意经阴试产并签字。协助抬高床尾150°~300°,使臀部抬高(抬高臀部,而不只是下肢抬高),并嘱产妇大小便需在床上解决。两组均在产妇有尿意时排尿,或无尿意超过2h以上,同时助产士用手在耻骨联合上触及膀胱者协助其排尿。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仰卧式排尿,产妇仰卧头低足高位,两腿屈曲,臀下放置扁座便器。观察组采取跪卧式排尿,先协助产妇跪卧在床上,臀部高于头部,两手支撑在床上,两腿分开,将座便器放于两腿间,帮产妇遮盖好。分别观察两组产妇自行排尿例数、排尿困难导致尿储留例数,脐带脱垂、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例数。
1.3 判断标准 尿储留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行排出[3]。研究中我们要求产妇一次排尿时间不要超过15min,连续两次仍不能排出尿液,同时耻骨联合上触及涨大的膀胱,伴有压痛定为尿储留。脐带脱垂:胎膜破裂后,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降至阴道内,甚至露于外阴部,称为脐带脱垂[1]。新生儿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7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尿储留发生率 对照组发生18例,观察组发生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研究中还发现观察组产妇排尿顺利,排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大多一次排尿成功,本次研究中未将排尿时间、排尿次数列入研究对象。
2.2 脐带脱垂 对照组发生一例脐带脱垂,立即就地局麻下剖宫产,新生儿轻度窒息。观察组未发生脐带脱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新生儿窒息 对照组3例,观察组1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分娩结果 对照组剖宫产39例,观察组17例,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程中发生尿潴留、脐带脱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比较(例)
3 讨论
胎膜早破孕妇排尿困难一直是困扰临床助产士、产妇及其家属的棘手问题。大量文献报道,排尿困难是胎膜早破孕妇绝对卧床的首要问题,排尿姿势的突然改变是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并发尿储留的独立的危险因素[4]。
3.1 引起胎膜早破产妇尿储留的原因
3.1.1 体位改变,胎膜早破是异常分娩的征兆,往往突然发生,紧急入院至陌生环境,被迫采取平卧臀高位,被迫床上大小便。没有时间提前进行床上仰卧位排尿训练。
3.1.2 孕期身体特点,受孕激素影响,孕妇泌尿系统平滑肌能力下降,输尿管增粗及蠕动减弱,尿流缓慢,平滑肌的紧张度降低,至膀胱逼尿肌无力;膀胱紧张度和感受性降低,排尿反射消失。所以,孕妇很容易发生尿储留,且胎膜早破孕妇的尿储留发生率更高。
3.1.3 情绪紧张,环境陌生。孕妇突然破膜入院,进入陌生环境,担心胎儿安危,孕妇因此高度紧张。
3.2 跪卧式特点
有学者认为,1/3患者卧位时不能引发逼尿肌收缩,跪卧式排尿更接近女性蹲式排尿可借助腹压压迫膀胱壁,增强逼尿肌的敏感性。跪卧式臀高头低避免了蹲式排尿羊水流出、脐带脱垂的危险。头位胎膜早破孕妇采取床上跪卧式排尿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5-146,212-213.
[2]海芳,柴春瑜.胎膜早破孕妇卧床认知情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9,16(1):17.
[3]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8.
[4]蔡英如.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并发尿储留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9):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