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通经方治疗脑出血中经证疗效观察
2011-05-31彭广军梁璐杨光福
彭广军 梁璐 杨光福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急症。中医学将之归于“中风病”范畴。中风病辨证分型为中经络、中脏腑,其中中经络者,相对出血量较少,以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障碍为特征,有颅压高症状但无意识障碍,内科及中医辨证治疗为佳[1]。本项目研究是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自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天龙通经方[2]治疗脑出血中经证80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80例,均选自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治疗时间28 d。治疗组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41~85岁(平均51±9.42岁),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MESSS)18.5±5.27;对照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43~86岁(平均50±10.41岁),MESSS为19.9±4.38。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MES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1995-01-01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1.2.2 西医诊断标准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1996年制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
1.3 纳入标准 ①发病时间24 h以内。②为首次发病,以运动障碍为主表现且无意识障碍。③符合上述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上述西医脑出血诊断标准,且有CT或MRI示脑出血指征。④GCS评分>11分。
1.4 排除标准 ①原发性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混合性卒中有意识障碍者。②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③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及糖尿病。④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⑤血肿>30 ml。⑥GCS评分≤11分。⑦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天龙通经方(中药饮片均为我院中药房采购)天麻10 g、地龙15 g、钩藤15 g、赤芍 10 g、秦艽 15 g、桑枝 30 g、桂枝 15 g、鸡血藤 30 g、泽兰15 g、茯苓15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滤液300 ml,每次150 ml,早晚餐后1 h分服,28 d为一疗程。
1.6 观察指标
1.6.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根据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法(MESSS)[5]对患者神经系统缺损状态进行评分,于治疗前、后14 d及28 d各评定1次。总缺损分为45分,最低为0分,轻度功能缺损为(0~15)分,中度为(16~30)分,重度为(31~45)分。
1.6.2 脑血肿(水肿)体积测定 各组于治疗前、后14 d及28 d分别查头颅CT,评定出血量及水肿体积,按多田氏法[π/6长轴短轴出血层面(或水肿层面)]计算相应体积。计算由两名医生分别进行,取其平均值。
1.6.3 安全性评估 各组于治疗前、后14 d及28 d分别测得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MESSS评分比较(x±s)
2.2 治疗前后脑血肿(水肿)体积比较 治疗14 d时血肿吸收面积,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水肿吸收面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8 d时血肿、水肿吸收面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3。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比较(x±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脑水肿体积比较(x±s)
2.3 不良反应 同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用药后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14、28 d分别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未见异常。
3 讨论
脑出血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病死率、致残率高,带来了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探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中医学认为出血性中风的病因是肝肾气血不足,脏腑阴阳偏胜。在各种因素的激发作用下,风、火、痰、气、瘀等交错为患,而致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于脑导致中风。中医对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主在开窍醒脑、豁痰通腑、平肝熄风、凉血活血、利水逐瘀[6]。中经络者,相对出血量较少,并出现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障碍,有颅压高症状但无意识障碍,内科及中医辨证治疗为佳。
脑出血后脑水肿在48 h达到高峰,维持3~5 d或更长时间后逐渐消退,脑水肿可致颅内压升高和脑疝,是导致脑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7]。目前临床治疗脑水肿的最常用药物是甘露醇、速尿及人血白蛋白。而甘露醇、速尿存在一定的肾脏毒性,易导致肾损伤以及电解质紊乱,因此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人血白蛋白由于价格昂贵,且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及传播血源性疾病的风险,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8]。在目前状况下,单纯西医药治疗,临床效果不甚满意。
杨光福[2]经多年临床实践,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出血过程中,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治疗脑出血的独特理念和思路。以平阳祛湿通经法为治疗大法,拟天龙通经方用于脑出血中经证急性期治疗。该方由天麻、地龙、钩藤、赤芍、秦艽、桑枝、桂枝、鸡血藤、泽兰、茯苓、甘草组成,用于治疗脑出血-中经之脉破血瘀、闭阻于经证。方中天麻、地龙平肝阳,息肝风,通经络为君药。钩藤、赤芍、平肝阳,息肝风,凉血活血为臣药。桑枝、桂枝、鸡血藤祛风通络促进肢体康复同为臣药,秦艽可祛湿、舒筋络,泽兰为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茯苓利水消肿,在急性期可消除脑水肿为佐药,甘草缓和药性,调和药性为使药。全方共奏平阳祛湿通经之效。
通过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使用天龙通经方对脑出血中经证急性期进行治疗,同对照组相比,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血肿(水肿)吸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作为中药汤剂,未发现药物副作用。有待扩大病例进一步研究。
[1] 李玉霞,胡云红.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现状及进展.陕西中医,2010,31(9):1266-1268.
[2] 杨光福.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治疗脑出血.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6(2):66-6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79.
[5] 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诊断和分类诊断要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5):376.
[6] 周伟.高血压脑出血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8):975-977.
[7] Lewis Morgenstern,Claude Hemphill,et al.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HA/ASA.Stroke,2010,41:2108-2129.
[8] Qureshi AI,Mendelow AD,Hanley DF.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Lancet,2009,373:1632-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