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82例临床分析

2011-05-28何世祺唐增奇

关键词:皮肌炎鼻咽癌带状疱疹

何世祺,唐增奇

(1.广东省连州市人民医院,连州 513400;2.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 510120)

皮肌炎比较容易伴发恶性肿瘤,为了解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特点,我们回顾分析了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1991年1月—2011年2月住院治疗的皮肌炎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自1991年1月—2011年2月住院确诊皮肌炎患者511例,均符合1982年Maddin等制定的皮肌炎诊断标准[1]。恶性肿瘤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1.2 方法 复习511例皮肌炎患者历次住院病历。

1.3 统计学处理 发病平均年龄的比较用t检验,发病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数据统计用SPSS10.0软件包完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511例皮肌炎患者,男204例,女307例,男女性别之比是1∶1.505。发病年龄:男性2~83岁(45.451±10.58),女性 3~79 岁(41.56±9.39)。其中 98.4%(503/511)患者有面部红斑、双上眼睑水肿性紫红斑;87.3%(446/511)有肌痛、肌无力和肌肉压痛,501例有肌酶增高和肌电图肌源性损害。38例肌肉活检示肌纤维横纹消失、变性、坏死间质炎性细胞浸润。

2.2 合并恶性肿瘤情况 511例皮肌炎有82例(16.05%)合并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49例,占男性皮肌炎24.02%(49/204),发病年龄(52.80±5.40)岁;女性 33例占女性皮肌炎 10.75%(33/307),发病年龄(45.82±5.97)岁。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几率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6,P<0.05),发病年龄男性和女性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t=5.26,P<0.05)。

2.3 合并恶性肿瘤与年龄 0~20岁皮肌炎52例,恶性肿瘤0例;21~30岁皮肌炎54例,恶性肿瘤2例;31~40岁,皮肌炎81例,恶性肿瘤9例;41~50岁皮肌炎115例,恶性肿瘤23例;51~60岁皮肌炎110例,恶性肿瘤30例;61~70岁皮肌炎64例,恶性肿瘤11例;>71岁皮肌炎35例,恶性肿瘤7例。

2.4 合并恶性肿瘤发生的时间 先发皮肌炎后发恶性肿瘤者 64例(64/82),时间 2~96个月(20.55±15.32);皮肌炎与恶性肿瘤同时发生11例(11/82)(两者发生时间间隔在1个月以内);先发恶性肿瘤后出现皮肌炎者7例(7/82),间隔分别是4~48个月。

2.5 恶性肿瘤的种类 见表1。

表1 皮肌炎伴恶性肿瘤种类

2.6 皮肌炎病情与恶性肿瘤治疗的关系 皮肌炎病情变化与恶性肿瘤的治疗关系密切,82例伴恶性肿瘤的皮肌炎,多数在治疗恶性肿瘤后皮肌炎好转;而肿瘤恶化,皮肌炎症状也随之加重。58.54%(48/82)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肌炎的症状改善较快,肌酶明显下降,面部紫红斑消退缓慢。肿瘤经放疗和手术等治疗后,颜面红斑很快消退。

3 讨论

皮肌炎患者易伴恶性肿瘤,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差异较大,为13.6%~60.0%[1,2]。文献记载皮肌炎可以并发各种肿瘤,但是以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胃肠道肿瘤、鼻咽癌、白血病常见[3,4]。本组资料皮肌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是16.05%,其中鼻咽癌占恶性肿瘤首位,达58.54%(48/82),与本地区张三泉等和黄述江等报道一致[5,6],但与国内其他地区显著不同[2,7],这可能与广东是鼻咽癌高发区有关,同时也表明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主要类型可能存在地区差异。其次肺癌占恶性肿瘤第二位为 13.41%(11/82),卵巢癌占 7.2%(6/82),在恶性肿瘤中所占比重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7]。

本组病例中就皮肌炎而言,男女性别比是1∶1.505,女性大于男性,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异。合并肿瘤患者中,男女性别之比为1.48∶1,男性发生恶性肿瘤几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恶性肿瘤平均发病年龄(52.80±5.40)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5.82±5.97)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52例20岁以下皮肌炎患者未发现1例伴发恶性肿瘤,表明儿童皮肌炎与恶性肿瘤可能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对于确诊的皮肌炎患者,年龄>40岁者,应进行全身系统检查,排除内脏肿瘤,广东、湖南地区鼻咽癌高发,纤维喉镜检查尤其重要。

文献报道皮肌炎多数先于恶性肿瘤发生,也可两者同时发生,或在恶性肿瘤发生后[8]。本组病例中78.04%(64/82)恶性肿瘤发生在皮肌炎后,13.4%(11/82)两者同时发生,7例先发生恶性肿瘤后出现皮肌炎,这与文献报道一致[2,8]。

本组病例还发现82例伴发恶性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中,伴发带状疱疹者8例(其中1例为播散型),占恶性肿瘤患者9.76%(8/82),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生率。带状疱疹易发生于细胞免疫低下者,皮肌炎患者发生带状疱疹,可能是机体存在恶性肿瘤的一个信号,如果此时仍未发现恶性肿瘤,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警惕。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07-814.

[2] Benard P,Bonnetbiane JM.Dermatomyositisandmalignancies[J].J Invest Dermatol,1993:100:128

[3] 王光超.皮肤病及性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79-582.

[4] 吴志华.皮肤病及性病学 [M].第2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229.

[5] 张三泉,曾抗,朱晓亮,等,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79例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10):449.

[6] 黄述江,关可群,卢植生,等.皮肌炎伴恶性肿瘤14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1995,(3):24-25.

[7] 薛鸾,谢立,陈湘君,等.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32例临床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00,15(5):335-336.

[8] ChanpionBH,Rook AJ,Maibach HI.Polymyositisanddermatomyositis[J].Recent AdvancesDermatol,2004,14:109-113.

猜你喜欢

皮肌炎鼻咽癌带状疱疹
miR-340、Th17/Treg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带状疱疹疫苗该不该打?
儿童带状疱疹的研究进展
揪出癌症的亲兄弟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皮肌炎皮疹与间质性肺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老年带状疱疹药物治疗的对比观察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EB病毒miR-BART4*和miR-BART18-3p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藿香正气水致皮肌炎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