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2011-05-25郭风莲浙江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314501

中国乡村医药 2011年1期
关键词:新式指征腹壁

郭风莲 (浙江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 314501)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再次剖宫产的孕妇也逐渐增多[1]。选取2002年7月至2009年6月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患者312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此期间在我院行首次剖宫产术1645例,再次剖宫产术312例,再次剖宫产指征均为瘢痕子宫。按第1次剖宫产手术方式将312例分为两组,新式剖宫产术127例(A组),子宫下段剖宫产185例(B组)。A组:年龄23~41岁,平均(26.5±7.9)岁;首次有剖宫产指征71例(55.9%),社会因素56例(44.1%);两次剖宫产间隔(5.3±1.7)年。B组:年龄25~40岁,平均(28.2±9.3)岁;首次有剖宫产指征102例(55.1%),社会因素83例(44.9%);两次剖宫产间隔(5.9±2.0)年。两组剖宫产者在平均年龄、剖宫产指征构成、两次剖宫产平均间隔时间等方面接近。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根据前次剖宫产术切口及瘢痕情况选择切口,采用新式剖宫产术。腹壁切口均用可吸收缝线皮内缝合。术中胎儿娩出后常规予缩宫素20U加入补液中静脉滴注,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腹膜粘连程度、住院天数等情况。腹膜粘连程度:切口与网膜少许粘连,分离无出血或无粘连为轻度;切口与网膜、膀胱、腹壁部分粘连,分离出血少为中度;切口与网膜、膀胱、腹壁、肠管广泛粘连,腹腔近封闭,分离困难、出血多为重度[2]。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和术后情况比较(表1)A组在手术时间、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腹膜粘连情况比较 A组127例中,无粘连76例(59.8%),轻度粘连37例(29.1%),中度粘连7例(5.5%),重度粘连7例(5.5%);B组185例中,无粘连64例(34.6%),轻度粘连68例(36.8%),中度粘连19例(10.3%),重度粘连34例(18.4%)。A组腹膜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1,P<0.01)。

2.3 术后并发症 A、B两组再次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率接近,分别为4.7%(6/127)、8.1%(15/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P>0.05)。

3 讨论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及社会观念等诸因素的影响,有些孕妇因怕疼痛、担心孩子不安全、对阴道分娩失去信心和耐心,医患关系紧张,孕妇和家属因迷信而挑选良辰吉日等,导致社会因素成为剖宫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组社会因素剖宫产所占百分比高于40%。选择合适的剖宫产手术方式,尤其是对有可能再次手术的产妇很重要。目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剖宫产术式,也是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新式剖宫产术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切口美观、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也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新式剖宫产术开腹时对腹壁、皮肤、皮下脂肪、筋膜及腹直肌采取撕拉的方法,使行走于其中的血管、神经借助于本身的弹性完整地保留下来,组织损伤小[3];由于不缝合腹膜,可以减少腹膜边缘缺血坏死及炎症反应从而降低了粘连的发生率,不缝合腹膜术后无张力减轻了术后切口疼痛的程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感染机会。本研究结果,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组手术时间、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腹膜粘连情况均优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可能因为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其腹壁切口瘢痕纤细,再次手术时不需切除原瘢痕,切口与皮纹方向一致,组织损伤小,省去术中结扎止血,子宫全层缝合,不缝合腹膜,减少异物反应和粘连,关腹时皮下组织仅缝合2~3针,皮内用可吸收线缝合有利于切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但新式剖宫产术也存在不足:①对麻醉要求高,如果麻醉效果不好造成腹直肌紧张而导致娩胎头困难;②对术者要求相对高,若操作不熟练撕开腹直肌时容易损伤腹直肌下方的血管;③术中出现特殊情况不能延长切口。结合本文观察结果,笔者认为对有可能行再次剖宫产术的产妇,第一次剖宫产术时尽量采用新式剖宫产术;但无论何种剖宫产术都会有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以致再次手术时,手术难度增加、风险增加,故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表1 两组术中和术后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术中和术后情况比较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开腹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排气时间(h)住院天数(d)A组 127 43.7±8.2 9.1±2.2 230.0±20.7 20.4±2.8 5.2±2.1 B组 185 67.0±11.5 14.4±4.3 340.2±20.1 33.8±4.3 8.9±3.5 t,P 19.65, <0.01 12.79, <0.01 47.00, <0.01 30.90, <0.01 10.67, <0.01

[1]陈晓园,陈浮,曙光.传统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289例临床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1):66-68.

[2]胡久琼.两种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8):2598-2599.

[3]张敏燕.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腹手术86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68-69.

猜你喜欢

新式指征腹壁
新式汽车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甘露/新式婚爱珠宝《爱will》放大你身上的幸福光芒
Cartoons
新式可伸缩性布朗式架的改良及应用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