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愈宁软膏对大鼠脓肿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

2011-05-22罗京艺朱东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马应龙痔疮膏毛细血管

罗京艺,尚 毅,王 敏,朱东华

创面愈合是组织修复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对肛肠疾病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肛周脓肿大多能一期治愈,因此肛瘘的发病率大大降低。由于肛周脓肿术后创面处于开放状态,且经常受粪便的污染,导致术后创面愈合缓慢。我们应用肛愈宁软膏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进行换药,可明显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大鼠脓肿模型创面的组织学变化,探讨该中药制剂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清洁级Wistar大鼠8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20±20)g。随机分为肛愈宁组、马应龙痔疮膏组。每组40只。

1.2 主要仪器 MPIAS-500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自动石蜡包埋机(德国Leitz公司);石蜡切片机(德国Leitz公司);光学显微镜及照相系统(日本Olympus公司)。

1.3 药物 肛愈宁软膏(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制剂室提供)配制:将白矾15 g,冰片15 g,麝香1 g,没药30g,乳香30g,朴硝60g,在-40℃状态下粉碎成300目极细粉。将黄连45 g,白芨20g,白芷30g,置50g麻油中浸泡4 h,直火加热,炸至外表枯黄,滤去药渣。将凡士林40g在温控80~100℃完全熔化,控温120℃左右灭菌1 h,放冷至70~80℃,加入药油中溶融,再加入粉碎的药粉,不断搅拌成软膏状。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由武汉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0g/支;产品批号:100471;药准字:Z42021920)。

1.4 动物造模 参照有关文献[1]的方法加以改进,制造大鼠脓肿的动物创面模型。创面造模:用1%盐酸氯胺酮(3mL/kg)腹腔注射麻醉。局部备皮,常规消毒,于大鼠背部取直径为2cm的圆形切口1个,剪开皮肤全层、皮下浅筋膜直至肌层,止血后在创面上加粪液1mL(正常人新鲜粪便10g,加生理盐水5mL,混匀,离心,取上清液,现配现用),以油纱、敷料、胶带固定,48 h后去除覆盖物,见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有粪臭味者为造模成功。以后每次换药前0.5 h均在创面上滴加粪液1mL。

1.5 用药方法 肛愈宁组:造模后第1 d清晨起换药,1次/d。先后用生理盐水棉球、碘伏棉球擦拭创面,外敷肛愈宁软膏纱条,再盖以医用敷料。马应龙痔疮膏组:换药方法同上,创面外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纱条。两组分别持续换药18次,1次/d。

1.6 观察指标 在造模后第3、7、10、14、18 d,分5批(每批每组8只大鼠)处死大鼠,在创缘切取0.5cm×0.5cm肉芽组织,置卡诺液中固定45min,石蜡包埋、切片,行常规HE染色,采用光镜及MPIAS-500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进行观察。观察指标:⑴创面闭合指数。计算公式:创面闭合指数=(1-治疗后创面面积/原始创面面积)×100%。⑵每个标本观察3个视野,计数毛细血管数,并求其均值(新生毛细血管数/每个视野)。⑶每个标本观察5个视野,计数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并求其均值(成纤维细胞数/每个视野)。⑷观察肉芽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数。(炎细胞浸润程度半定量标准根据有关文献[2]的方法略作调整:++:多量炎细胞浸润;+:少量炎细胞浸润;±偶见炎细胞浸润。)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创面愈合时间 肛愈宁组大鼠创面闭合指数高于马应龙痔疮膏组,18 d时肛愈宁组大鼠创面已全部愈合。见表1。

2.2 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 肛愈宁组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在创面愈合早期(造模后3~7 d)较马应龙痔疮膏组多(P<0.05),10 d后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创面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 肛愈宁组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在创面愈合早期(造模后3~7 d)较马应龙痔疮膏组多(P<0.05),10 d时马应龙痔疮膏组创面中成纤维细胞较肛愈宁组多,14d时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肉芽组织中炎性细胞数 在造模后第3d,肛愈宁组(肛组)创面的炎性细胞数与马应龙痔疮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7 d以后,肛愈宁组炎性细胞,较马应龙痔疮膏组(马组)少,见表4。

表1 两组大鼠创面闭合指数比较(,%)

表1 两组大鼠创面闭合指数比较(,%)

注:与马应龙痔疮膏组比较,*P<0.05;△P<0.01

?

表2 两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比较()

表2 两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数比较()

注:与马应龙痔疮膏组比较,*P<0.05;△P<0.01

?

表3 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比较()

表3 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比较()

注:与马应龙痔疮膏组比较,*P<0.05;△P<0.01

?

表4 两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比较

2.5 病理组织学观察 造模后第3d时肛愈宁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渗出坏死层较薄,肉芽层明显;此时马应龙痔疮膏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渗出坏死层较厚,肉芽层不明显。造模后第7 d时肛愈宁组创面边缘有成熟的鳞状上皮组织长入,基底细胞增生活跃,并见核分裂像;此时马应龙痔疮膏组边缘上皮组织的基底细胞增生,但无成熟的鳞状上皮形成(见图1~图4)。

图1 3d肛愈宁组HE(×100)

图2 3d马应龙痔疮膏组HE(×100)

图3 7d肛愈宁组HE(×400)

3 讨论

肉芽组织由大量的毛细血管、微小血管及丰富的成纤维细胞组成,成纤维细胞是创伤修复最主要的细胞[3]。在细胞增殖和修复期,最关键的步骤之一是肉芽组织的形成。创伤形成后,成纤维细胞发生增殖、迁移,并合成、分泌胶原和胞外基质(蛋白质)成分,参与肉芽组织形成、创口收缩及组织重建的过程,其数量变化会对创伤愈合产生巨大影响[4]。

肛愈宁软膏的组方是通过检索古代文献结合临床实践而得,由白矾、冰片、麝香、没药、乳香、朴硝、黄连、白芨和白芷组成,以麻油、凡士林为基质,具有活血行气、散瘀止痛、敛疮生肌的功效,在临床促进难愈性创面愈合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对两组不同时限创面组织进行了显微镜下观察,于造模后第3d见肉芽组织由创面底部及边缘部向创面长入,毛细血管多与创面呈垂直生长,血管内皮细胞肥大,血管扩张、淤血,纤维母细胞数量日渐增多。第7~10 d,肉芽组织形成更成熟,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活跃,疤痕底开始形成,创面逐渐变浅,创面边缘的基底细胞增生,向创面中心部移动,逐渐发展为复层鳞状上皮,逐渐覆盖于肉芽组织表面。在愈合过程中,肛愈宁组在第7 d时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达到峰值,马应龙痔疮膏组在第10 d时新生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达到峰值,两峰之比,差异性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肛愈宁软膏在创面愈合早期(3~7 d)能显著增加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的数量,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粪污染所致的肠道杆菌感染是肛门部切口延迟愈合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造模后第3d,肛愈宁组创面的炎性细胞数与马应龙痔疮膏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在7 d以后肛愈宁组创面炎性细胞少于马应龙痔疮膏组,提示肛愈宁软膏抑制了粪液污染创面所致的炎症反应。我们据此认为:抑制创面细菌生长、减轻创面炎症反应,也可能是肛愈宁软膏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机理之一。

[1]郑雪平,许慧琴,丁义江,等.复方珠黄霜对兔背部人粪污染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2,8(5):361.

[2]周宗科,裴福兴,程惊秋,等.不同方法处理对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组织相容性的影响[J].华西医学,2005,20(1):30.

[3]付辉,王新建,卢焕福,等.蜂蜡膏促进糖尿病新西兰兔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29(4):340.

[4]秦全红.成纤维细胞在皮肤创伤愈合中的作用及其调控[J].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2000,12(1):33.

猜你喜欢

马应龙痔疮膏毛细血管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痔疮膏应该如何用?
痔疮膏应该如何用?
地奥司明片联合马应龙痔疮栓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BOTTOMS UP
马应龙的多元化
马应龙龙珠软膏联合痔疮栓治疗痔疮的效果观察
马应龙痔疮膏外用新功效
外涂痔疮膏无效应停用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