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营泻瘀法防治老年髋部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011-05-22张建明罗振东陆伟成郭延皖邱水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髋部患肢骨科

葛 新,陈 强,张建明,罗振东,陆伟成,郭延皖,邱水强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髋部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少数可发展为肺栓塞。据吕厚山等[1]报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病率为47.1%。2007年10月—2010年11月,我院将髋部手术152例患者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术后常规处理及加用清营泻瘀法中药干预,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2例,男71例,女81例;年龄60~91岁,平均75.5岁。均无凝血功能障碍病史,并排除与全身凝血状态有关的疾病。其中股骨颈骨折5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5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49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21例,DHS内固定术68例,PFN内固定术9例,DCS内固定术5例。手术时间在30~90min,平均53min。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及腰麻。术后输血者17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A组)78例和对照组(B组)74例,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大小和术中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A组给予清营化瘀颗粒及低分子肝素钠治疗;B组单纯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两组均予抗生素、功能锻炼等。

清营化瘀颗粒主要成分:益母草15 g,紫草15 g,牡丹皮12 g,生大黄5 g,玄明粉5 g等。经研磨成粉装入胶囊,分2 d服用,2次/d。2周为1个疗程。

1.3 检测方法 于术前1 d、术后第1、7 d检测凝血全套,包括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

于术前l d、术后第1~21 d每天测量双小腿和双大腿周径,如果患肢弥漫性肿胀,周径增加1.0cm以上,就考虑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用彩色超声多普勒仪对双侧下肢静脉进行检测。患肢肿胀不明显,周径增加1.0cm以下,则不考虑有深静脉血栓形成。随防时间3~6个月,平均5个月。

1.4 统计方法 卡方检验处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A组与B组凝血全套的结果进行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有4例出现下肢青紫、肿胀、压痛、皮温升高,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下肢DVT;B组有11例确诊下肢DVT。均未出现胸闷、气促、颈静脉充盈等肺栓塞的表现。经统计学分析,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84,P<0.05)。

术后第1 d,A组的TT值高于B组(t=2.207,P<0.05),APTT值高于B组(t=2.593,P<0.05),FIB值低于B组(t=13.363,P<0.01)。术后第7 d,A组的TT值高于B组(t=4.839,P<0.01),APTT值高于B组(t=9.557,P<0.01),FIB值低于B组(t=6.085,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人体凝血系统改变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人体凝血系统改变比较()

注:与同时点B组相比较,*P<0.05,**P<0.01

A组(78例)B组(74例)TT(S)PT(S)APTT(S)FIB(mg/d)术前1 d 15.6±1.613.6±0.843.6±5.1413.2±45.7术后1 d 15.6±1.9*12.5±0.934.2±6.3*476.7±35.2**术后7 d 15.3± 1.3**12.6±0.945.0± 4.1**395.4±35.4**术前1 d 15.4±1.713.7±0.742.0±6.5401.4±31.2术后1 d 15.0±1.412.4±0.731.8±5.0566.4±47.0术后7 d 14.2±1.512.5±0.835.6±7.6430.5±35.7

3 讨论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观念的改变,老年人髋部者手术增多,术后可因静脉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早期即可并发DVT。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影响下肢功能的恢复,甚至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而引发生命危险。最理想的方法是采取措施,在DVT发生之前的亚临床阶段将其阻断[2]。

根据Virchow理论[3],静脉内膜损伤、静脉血瘀滞及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手术麻醉、输血、手术创伤、术中暴力操作、不适当的拉钩牵拉和术中对患肢的过度牵拉扭动,均可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原发创伤本身也可损伤血管壁。术后卧床休息,患肢长期制动,由于肢体活动减少,肌肉缺少收缩动作,静脉血流缺乏动力,使血流缓慢,静脉瘀滞。术前禁食,术中、术后失血,术后组织渗出,血液浓缩,可以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加。此外,骨水泥热聚合反应,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和激活凝血机制因素等,均可以引起DVT。

本课题中髋部术后A组、B组比较,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术后的TT、APTT值高于B组,FIB值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这说明清营化瘀法可以减少髋部术后DVT的发生。王健等[4]认为,清营Ⅰ号具有促进血栓机化,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炎变作用,且随着内皮细胞的修复,其功能得以改善,抑制血小板聚集,在静脉血栓形成后具有较好的抗凝作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属于中医学“脉痹”、“肿胀”范畴。我们根据奚九一创立的“因邪致瘀”的发病观点和“驱邪为先”的治疗方法[5],认为髋部术后病人,下肢手术创伤,血溢脉外,离经之血即为瘀,瘀血停滞,阻碍气血运行,血脉痹阻,津液聚而为湿,湿瘀凝结、瘀血阻络、气滞血瘀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故活血化瘀通脉是治疗的基本原则。术后早期由于气血瘀滞、静脉血流缓慢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引起DVT的基础。故创伤、骨折、手术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6]。我们在术后开始用清营泻瘀法,通过活血行气,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静脉血液流动,阻断由于静脉血流缓慢DVT的发生,从而收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

[1]吕厚山,徐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3):155.

[2]中华骨科杂志编委会.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专家建议——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座谈会纪要[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636.

[3]刘军,王慧敏,许树柴,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研究概况 [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5):75.

[4]王健,奚九一,张柏根,等.清营Ⅰ号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形态学演变的实验研 [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3,9(2):117.

[5]奚九一.因邪致瘀祛邪为先——论脉管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6(1):4.

[6]候玉芬,张珥,程志新,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20例病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6,12(6):214.

猜你喜欢

髋部患肢骨科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