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溢心胶囊微生物检查法验证
2011-04-17田昭翠韦继雯
田昭翠 韦继雯
云南省文山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云南 文山 663000
为探讨丹参溢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我们对该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了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方法及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
1 试验材料
1.1 试药与培养基
营养肉汤、营养琼脂、玫瑰红钠、改良马丁培养基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氯化钠分析 (汕头市西陇化工有限公司)。
1.2 样品
丹参溢心胶囊,批号为2010021,20100418,20100719由云南文山特安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编号为1,2,3。
1.3 仪器
电热鼓风干燥箱 (型号:DG101—1A,北京市永光医疗仪器厂);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 (型号:PYX—34×40,上海市跃进医疗器械七厂);电子恒温水浴锅 (DZKW—4,上海科析试验仪器厂);电热手提式压力蒸汽消毒器 (型号:YXQ1280,上海医疗用核子仪器厂);电子恒温水浴锅 (DZKW—4,上海科析试验仪器厂)。
1.4 阳性对照菌
枯草芽胞杆菌 [CMCC(B)63501],大肠埃希菌[CMCC(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 [CMCC(B)26003],白色念珠菌 [CMCC(F)98001]黑曲霉 [CMCC(F)980003]。均由云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提供。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液的制备
分别取供试品10g,加入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至100m1,45℃水浴15分钟混匀,制成1∶10的供试液,取2m1加入8m1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混匀,制成1:50的供试液,取1m1加入9m1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混匀,制成1∶100的供试液,备用。
2.2 菌液的制备
①取经36±1℃培养24h的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肉汤培养物1m1,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10-5-10-7。②取经26±1℃培养18-24h的白色念珠菌的改良马丁液体培养物1m1,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到10-6。③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上,23-28℃培养5-7天,加入3m1 0.9%氯化钠溶液,将孢子洗脱,吸出1m1,用0.9%氯化钠溶液10倍稀释到10-51m1。以上三种使成每1m1含50—100cfu,经活菌计数备用。
2.3 回收率测定
2.3.1 直接接种法 每组平行试验2份①试验组取供试液1m1,加入各菌液1m1,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②菌液组取上述菌液1m1注入平皿后,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③供试品对照组取供试品1m1,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④取稀释液1m1注入平皿,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作阴性对照。大肠埃希菌,枯草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皿注入营养琼脂培养基,37℃培养48h,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平皿注入玫瑰红钠培养基,置25-27℃培养72h。结果见表1。
表1 直接接种法(取平均值个/m1)
2.3.2 培养基稀释法 平行试验2份。①试验组取1:10,1:50、1:100供试液1m1,分别注入5个平皿中,每皿0.2m1,加入枯草芽胞杆菌菌液1m1,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②菌液组取菌液枯草芽胞杆菌1m1注入平皿后,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③供试品对照组取供试品1m1,分别注入5个平皿中,每皿0.2m1,立即倾注相应的琼脂培养基;培养。结果见表2。
表2 培养基稀释法枯草芽胞杆 (取平均值个/m1)
2.4 回收率的计算方法
2.5 控制菌检查法验证
本品为口服制剂,按2005年药典标准检查控制菌是大肠埃希菌,平行试验2份。①供试液对照组:取1:10供试液10m1接种于100m1的胆盐乳糖增菌液;②试验组:按方法①再加入1m1相应的阳性对照菌,混匀;③阴性对照组:按①取样后,胆盐乳糖增菌液中加1m1金黄色葡萄球菌;④阳性对照组:取1m1大肠埃希菌加入100m1胆盐乳糖增菌液中。于36±1℃培养24h。取上述培养物0.2m1,加入含5m1MUG培养基的试管内,培养,用MUG培养基作对照,分别于5h和24h在360nm紫外线下观察,。沿管辟加入靛基质试液数滴,观察。试验结果:供试品对照组未检出大肠埃希菌,阳性对照组检出相应的阳性菌。阴性对照组未检出大肠埃希菌,结果表明可用常规法进行检查。
3 讨论
丹参溢心胶囊是由三七、紫丹参、灯盏细辛等组成,主要用于活血化瘀,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从表1、2可见,样品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回收率大于70﹪。证明其对上述4种菌无抑菌作用。枯草芽胞杆菌有抑菌作用,在1:10稀释级回收率均不过20﹪,1:50、1:100稀释级回收率均大于70﹪,故1:10稀释级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测定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在1:50、1:100稀释级可用常规方法测定。
根据上述结果,丹参溢心胶囊在生产工艺,组成成份及原检验条件不变时,微生物限度检查细菌数测定用培养基稀释法,霉菌和酵母菌数测定用直接法,控制菌用常规法测定。
[1]中国药典[S].一部.2005:附录71—74.
[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中国药品操作规范[M].北京: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335-341.
[3]杜鹃,范兵三.高茶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研究[J].中国药事,2006,20(3):156-158.
[4]陆蓓,凌明.栓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J].中国药事,2006,20(3):167-168.
[5]孙玲兰.双黄连口服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验证[J].中国药师,2008,11(1):102-103.
[6]吴潇.乌洛托品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J].中国药师,2007,10(12):1261-1262.
[7]张雪原,林晓辉.三种医院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建立[J].中国药师,2008,11(8):1004-1006.
[8]张蓓.荷叶降脂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J].中国药事,2010,24(10):1017-1018.
[9]林常定.依沙吖啶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J].中国药师,2010,13(4):59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