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灌注化疗联合局部高频热疗用于恶性胸腔积液116例近期效果观察
2011-04-13郭明兴冯玉芳
郭明兴,冯玉芳
(1山东省卫生教育培训中心,济南 250014;2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恶性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为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病情进展迅速,多数并发肺不张,易引起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1]。近年来,热疗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不损伤正常细胞,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和生物疗法之后的第五大治疗手段[2]。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们对11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行胸腔内灌注顺铂(DDP)联合局部高频热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男70例,女46例;年龄54~82岁,中位年龄71岁。治疗前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81例接受过手术治疗,余患者均有接受化疗、胸腔引流等治疗史。原发病为肺癌50例,乳腺癌23例,食管癌23例,胃癌12例,其他肿瘤8例。单侧积液98例,双侧积液18例。合并冠心病35例,慢性支气管炎17例,糖尿病21例。将11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胸腔灌注化疗:治疗前均经B超定位,胸腔内置入套管针(18号),末端连接引流袋,首次放液1 000 ml;将DDP 60~100 mg溶于生理盐水50 ml中注入胸腔,每周1次,嘱患者反复翻身变换体位,使药物与胸膜充分接触。观察组灌注后30 min行高频热疗:患者取仰卧位,擦干局部皮肤,计算机监控下采用SR1000肿瘤射频热疗机行热疗,频率设定为40 MHz,选择抽液一侧胸腔,模拟测温,深度>6 cm,功率600~1 000 W,温度设定为42~43℃,距皮肤距离5~7 cm,每周1次,每次60 min,连续治疗3周。治疗过程中监测生命体征。4周后评定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参照文献[3]。胸腔积液消失,B超提示胸膜腔闭合或粘连,并持续4周以上为完全缓解(CR);胸腔积液减少50%以上,症状改善,胸腔积液观察4周无增长为部分缓解(PR);胸腔积液量减少<50%,但>25%,且持续1个月以上为稳定(SD);胸腔积液在1个月内复发或较治疗前增加为进展(PD)。CR+PR为有效。②不良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0~Ⅳ度进行评价[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CR 13例,PR 37例,SD 10例,PD 2例,有效率为80.8%;对照组CR 9例,PR 17例,SD 24例,PD 4例,有效率为48.3%。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出现发热,体温37.5~39.0℃,对症处理后未影响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予恩胆西酮等处理后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系肿瘤破坏壁、脏层胸膜的毛细血管及肿瘤细胞分泌或释放蛋白因子等所致。胸腔灌注化疗为其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药物对肿瘤组织穿透能力低,很难完全杀灭癌细胞。
热疗目前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绿色疗法”而备受关注,其利用热能在组织中沉淀、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既能杀伤肿瘤细胞,又能避免正常组织细胞不受伤害[5,6]。其治疗原理为受热后组织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可带走多余热量;而肿瘤组织的滋养血管生长畸形、结构紊乱,加之新生血管对热作用不敏感,血流量变化不大,由于不能散发热量,肿瘤组织变成一个储热器,导致肿瘤内部温度升高5~10 ℃[7];而41~43.5 ℃温度能够破坏肿瘤组织的细胞膜,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干扰肿瘤细胞内环境,并能诱发细胞凋亡。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证实热疗可提高胸腔灌注化疗的治疗效果,其可能机制为:①致热效应可直接破坏瘤细胞膜的结构和诱导细胞凋亡[8]。②通过破坏肿瘤血管、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产物表达、降低肿瘤内部pH值、形成氧自由基,提高热休克蛋白(HSP)表达等间接损害瘤细胞。③局部温度达到42~43℃可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有利于抗肿瘤药物渗透和吸收,增强化疗药物的靶向治疗效果,二者产生的协同作用更有利于杀灭胸腹腔内深层肿瘤细胞,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9,10],提高治疗有效率。
总之,胸腔灌注化疗联合局部热疗用于恶性胸腔积液近期效果确切,且较为安全,但关于剂量与疗效、治疗安全性、肿瘤组织内精确的测温、免疫学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1]陈碧菌.恶性胸水的治疗现状[J].实用癌症杂志,2006,21(2):222-223.
[2]春红,于忠和.恶性肿瘤射频热疗171例护理体会[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7):691.
[3]刘阿海,靳桂红,王道军,等.胸腔灌注香菇多糖配合热疗治疗老年恶性胸腔积液56例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7):1005-1006.
[4]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0-32.
[5]石书芹,刘义冰.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体外高频热疗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0,32(14):1984.
[6]黄培,周菊英.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治疗学,2010,18(7):1461-1463.
[7]黄静,叶春华.腔内化疗联合全身热疗治疗胸腹水的临床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0,22(3):299.
[8]王英,胡晓华,黄文成,等.血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群检测在消化系恶性肿瘤热疗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3):1068-1069.
[9]陈旭烽.局部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9):635-636.
[10]袁华墅,肖晓洪.热疗联合胸腔置管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8,15(6):55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