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性胃轻瘫中医辨证治疗

2011-04-13

陕西中医 2011年7期
关键词:胃轻瘫血瘀脾胃

蔡 玲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内一科 (重庆 408000)

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实验室检查一般无胃器质性病变,临床多出现饱胀、厌食、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或便秘等。中医辨证可归于“消渴”、“瘕聚”、“痞满”范畴。现举糖尿病性胃轻瘫辨证论治医案如下:

1 病因病机

现代医学认为是长期高血糖症导致迷走神经变性造成胃及十二指肠张力低,蠕动减弱或消失胃排空延缓,胃酸分泌减少所致[1]。该病容易发生低血糖,血糖的波动和控制不良又加重胃轻瘫,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而祖国医学阐述其病机为:①饮食停滞肝气犯胃;气阴亏耗、气滞血瘀、胃络受阻,导致胃失和降;②久病脾胃虚弱,脾胃升降功能失调,胃虚不能盛受水谷脾虚不能化生精微,停积胃中,气滞、血瘀、痰浊、湿热为标的虚实夹杂之证。③肾精肾阳亏虚、脾阳脾气不足,导致脾失运化,胃失和降。

2 辨证治疗

脾胃虚弱型:患者女,42岁。2010年12月初诊,糖尿病史 6年余。主要症状上腹胀满、食少、纳呆、便溏,乏力、少气,舌质淡红,齿痕,脉濡细。空腹血糖9mmol/L,餐后 2h血糖 12.2mmol/L,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辨证脾胃虚弱,治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 30g,党参、白术各 20g,柴胡、升麻各 10g,陈皮、茯苓、当归、木郎毛各 15g,甘草 1g。服药 7剂,复诊好转。

痰湿内阻型:患者男,40岁,2011年1月初诊。主要症状兼纳呆、眩晕、腹泻,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滑。空腹血糖 9mmol/L,餐后 2h血糖 12.3mmol/L,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辨证痰湿内阻型,治以健脾化湿、顺气宽中或辛开苦降。方选平胃散、王氏连朴饮、左金丸加减:苍术、半夏、厚朴、陈皮、吴茱萸各 15g,粳米 20g,砂仁、黄芩、黄连各 10g,服药 7剂,复诊好转。

胃阴虚型:患者男,61岁。2011年1月初诊。糖尿病病史 10年余,不规则运用降糖药物。主要症状上腹胀满。食后尤甚,兼干呕、嘈杂、便秘,舌红苔剥,脉细缓。治以滋养胃阴、降逆宽中。方选麦门冬汤、玉女煎、增液汤加减:生地黄、太子参各 30g,沙参、麦冬、玉竹、竹茹、半夏、天花粉、玄参 15g,服药 5剂后上述诸症好转。继服 7剂后诸症明显好转,然后用枳术丸善其后,复诊好转。

糖尿病性胃轻瘫也可配合针灸、按摩、推拿疗法治疗。饮食应增加纤维素摄入,适当多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3 讨 论

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治疗,西医主要选择促胃肠动力,虽然能使有关症状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但不良反应较大,长期使用往往需增加剂量方能维持疗效,患者的依从性较差。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手段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取得了肯定效果,其优势在于副作用少、远期疗效好,在发挥改善胃轻瘫作用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降低血糖作用。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促进胃肠蠕动。②改善微循环。根据现代研究,微循环障碍也是造成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一个原因。中药的活血化瘀方法也起到了临床效。③提高胃动素水平,降低生长抑素水平。④降血糖作用[3,4]。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先天优势,在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方面,也体现着这一特色。笔者的体会是,根据病人临床表现的不同,糖尿病性胃轻瘫必须辨证施治。如气滞血瘀型,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法,如属胃阴不足者,应养阴清热、益胃生津等。

通过对中医文献的分析,也感到中医治疗的不足之处:中医临床辨证分型及疗效没有统一标准,客观性和重复性差;相关研究还停留在小样本临床观察,缺乏大样本、多机构、随机对照分组的前瞻性循证医学研究,缺乏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关动物实验报道太少。

降糖作用不如西药显著,改善症状的短期疗效不如西药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如能从本质上揭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机理所在,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提供最佳的切入点。相信随着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更多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小、质量可控的中药新药制剂得以开发,并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中医药诊疗特点,糖尿病性胃轻瘫机制,诊断指标,分型、疗效标准等问题将逐一被解决。

[1]赵建民,赵春峰.辨证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应用举隅 [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9(6):43,59.

[2]赵志刚.辨证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 45例 [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29(3):34.

猜你喜欢

胃轻瘫血瘀脾胃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脾胃升降平衡才健康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