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中小医院专科建设的几点做法

2011-04-13张祚建米文宁周克亮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肾内科专科科室

董 燕,张祚建,米文宁,周克亮

笔者所在医院是一所大联勤体制下的军队中小型综合医院,联勤以来,在上级机关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联勤发展机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建设理念,以专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医院的整体建设水平,医疗毛收入呈逐年持续增长势头。

1 军队中小医院的特点

1.1 规模小、人员少,任务重 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医院编制床位压缩,技术干部编制明显减少;而医院的收治任务逐年扩大,机动任务日益增多,遂行多样化军事斗争准备任务明显加重,综合医疗保障任务更加艰巨。

1.2 高层次人才匮乏,专科发展不平衡 人才紧缺是制约军队中小医院发展的首要因素,体制编制改革使医院面临着中青年骨干保留难、实用人才引进难的“两难”境地[1]。由于高层次人才少,人才梯队不完善,大部分专科力量较薄弱,专科发展不平衡,仅少数的业务骨干就可能决定医院的专科发展方向。

1.3 学科门类齐全,政策灵活性大 虽然医院的整体规模小、人员编制少,但是所设学科门类齐全、涵盖面广。笔者所在医院共设有26个临床医技科室,涉及32个专业学科,这不仅有利于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补及相关专业的协作配合,也便于通过灵活的政策引导,实现优势专科的资源调整与快速培育。

2 456医院专科建设的做法体会

2.1 因势利导,合理调整专科结构 根据医院周围的医疗市场需求与地区人群的疾病谱特点,本着“发挥自我优势,满足医疗需要”的原则,笔者所在医院党委审时度势,提出了“以特色专科为龙头,以优势学科为重点”的科技兴院战略方针,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合理统筹资源配置,在保持传统优势学科(如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的基础上,大力培植新的学科亮点。先后将肾内科、妇产科、创伤外科、医学健康体检中心等作为专科建设的重点培育对象,详细制定专科发展规划,优先保障医疗用房环境,合理调整专科布局,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在设施设备、人才技术、政策制度上给予优先考虑、实行“绿色”扶持,形成合力,促使有潜力有实力的学科快速成长。

肾内科自2005年从心肾内科独立出来后,在医院党委的精心谋划、正确指导下,短短5年多时间,展开的病床数量就由原来的15张扩展到如今的60张,还专门增设了肾内科病理实验室,使肾内科从临床诊断、治疗到护理都形成了独特优势,门诊量、收治量明显增加,医疗毛收入比2005年翻了5番多,去年顺利被批准为军区医学专科中心。

2.2 以人为本,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把人文精神贯彻到医院管理的全过程,把人文关怀体现在专科建设的实践中,为构建一个团结、和谐、积极的内部环境提供根本保证。学科带头人是专科技术发展的中流砥柱,要让医疗技术发展步入快车道,关键是要让学科带头人强硬起来[2]。医院加大了人事改革力度,开放了用人观念,采取多种方式吸收和使用人才,对学科带头人实行竞争上岗、择优任用,把一批业务精、学历高、素质好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推上了科室领导岗位。现有几个专科中心的学科带头人都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的学历,年龄均在46岁以下,其中1位学科带头人是医院专门从外单位引进的留美博士。同时,还为专科中心建立了一支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相对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笔者所在医院60%的博士与40%的硕士分布在专科中心,他们是专科的技术骨干或技术苗子,保证了专科良好的人才结构梯次。

只有考虑人才的专业成长,才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在人才培养方面,医院首先考虑向重点专科倾斜。近3年来,医院先后选派20多名专科技术骨干外出学习、进修和培训,参加各种军内外学术交流百余人次,定期安排院内学术讲座,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以保证专科技术人员及时掌握专业发展动态,更好的满足学科发展需要。

3 以人为本,鼓励特色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是实现专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了提升专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医院党委提出了“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战略要求,建立综合绩效考核标准,完善激励机制,充分挖掘人才潜能,大力倡导科技创新。医院党委重新修订了《医院科研工作管理规定》,充分调动广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自主创新意识,浓厚科研学术氛围,对科技成果实行重奖,对重点专科的科研工作实行"四优先",即课题立项优先、实验条件优先、经费保障优先、申报奖励优先,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创新要立足于临床,只有不断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才能打造出特色技术品牌。为此,医院党委专门制定了《新业务新技术管理规定》,对新业务新技术的申请、评定进行统一规范管理,鼓励开展高等级的新业务新技术,努力推出特色技术品牌,充分发挥技术效益。

4 以人为本,培育和谐文化氛围

一个令人愉悦、团结向上的专科文化氛围是适合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良好的文化氛围能使具有不同价值取向、性格习惯的人们,按照社会、时代及医院经营的要求,进行“精神”上的素质教育和影响,形成统一、团结、和谐的工作集体,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3]。

培育和谐的文化氛围,重在加强专科自我管理。首先,塑造团结向上的科室精神。科室支部团结一心,努力使各级各类人员树立“主人翁”意识、“团队”意识,提高科室的凝聚力、战斗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政治教育,大力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实行综合绩效考评管理,充分调动广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公平竞争,给年轻人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形成“以老带新、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其次,大力倡导科学精神。作为一个医学工作者,具备科学精神是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只有以科学精神来培养人,才能使学科发展后继有人,才能使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神经内科、肾内科中心积极引导科室人员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培育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科室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内部人员潜能,鼓励年轻的文职人员参与科研,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让更多的聘用人员在科研和创新活动中得到锻炼与成长,目前该中心50%的年轻聘用医师都能够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

5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针对新形势下医疗市场的新特点、新要求,医院及时转变观念,由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关注“疾病”到关注“患者”,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到医疗活动的全过程中。在院党委提出“谨慎医疗、提高服务质量”的总体要求下,各专科也想方设法为患者推出了形式多样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医疗服务的细节中。如专科门诊实行“一站式便捷服务”,专科病房设置了风格不同的“温馨病房”、“舒心病房”及“家庭病房”等,为患者提供“情境沟通”等贴心服务新样本;妇产科中心还为产后出院的妈妈赠送“三个一”温馨服务,即“一次健康指导、一次专车护送、一次电话回访”,使患者在出院后仍能感受到真诚热情的服务,患者满意率达98%以上。各专科通过提供“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悉心服务,搭建起医患沟通的桥梁,大大降低了医疗投诉或纠纷的发生率,树立了军队医院的良好形象,收到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军队中小医院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医疗市场中谋求生存与发展,成为一个更加严峻的话题。专科建设就是塑造医院的子品牌,一个一个的子品牌就构成了医院的大品牌,最终就能够形成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军队中小医院只有在专科建设上把握好方向、找准突破口,才能够带动医院的整体发展、科学发展。

[1]郑溪水,林平冬,凌小明,等.军队医院体制编制调整后人才队伍建设对策[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6,13(4):350-351.

[2]王春兰,王小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J].现代医院管理,2007,5(20):51-53.

[3]何光凤,李 涛.和谐医院文化论[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6):72-73.

猜你喜欢

肾内科专科科室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肾内科的应用分析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能级对应原则在肾内科护士分层次使用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肾内科医生:我们为什么建议每个人做尿检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