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部外伤的X线检查分析

2011-04-13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8期
关键词:纵膈气肿肋骨

崔 红

胸部在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下均可发生肺挫伤、撕裂伤、骨折等,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及时准确地做出X线诊断,对减轻患者的痛苦、挽救患者生命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对胸部外伤的动态观察有助于了解病变的吸收治愈过程,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现将笔者所在医院50例胸部外伤X线检查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02~2010-06笔者所在医院胸部外伤患者50例,男33例,女17例;年龄 14~71岁,平均 42.3岁。在所有患者中车祸伤14例,挤压伤12例,拳击及钝器伤11例,跌伤11例,锐器伤2例。其大部分为合并伤,即在肺损伤的同时还伴有胸膜、骨骼等部位的损伤32例,肺不张3例,胸腔积液23例,液气胸、皮下气肿7例,纵隔气肿2例、血肿1例,肋骨骨折35例,胸骨骨折、肩胛骨骨折各1例,胸椎骨折伴截瘫3例,腹腔脏器破裂3例。

1.2 方法 均经医用X线数字摄影系统(DR)常规胸部拍片,管电压 72~85 kV,管电流 300 mA,曝光时间 0.2 s,距离180 cm。个别加照斜位或膈下肋骨位。

2 结 果

2.1 肺内X线表现

2.1.1 肺挫伤 肺挫伤于外伤后0.5~24 h出现,可有肺纹理增粗,表现为受伤肺野内局限性或弥漫性肺纹理增多增粗,粗细不一的边缘模糊的长条状阴影。多发斑点状阴影,表现为1~3 cm大小,密度较低,边缘大部分清楚的斑点状或结节状影。一般于伤后2.5~7 h出现。斑片状致密阴影系上述病灶融合而成,似炎症浸润,出现较晚,一般在12 h以后出现。大片状实变,系斑片状病灶融合而成,似肺叶实变,多数跨肺叶,一般在伤后12~24 h出现。这些征象的出现分布与胸廓受伤部位有关,与肺叶、肺段解剖结构无关。病变一般3~10 d吸收。

2.1.2 肺撕裂伤 开始常表现为大片状实变,圆形或类圆形阴影,之后其中央可呈束状空腔,腔壁可光整或不规则状,腔内有气液平面。一般于伤后6 h内出现。

2.1.3 肺血肿 血肿形态呈肿块状,边缘尚清楚,可有分叶,密度不均,周围部分略高于中心,肺血肿出现较晚,常于数天后出现。通常在数周至数月内逐步吸收,约0.5~1年方能完全消失。可留下少许线条状瘢痕。

2.1.4 肺不张 多发生于患侧下叶肺段,也可发生于对侧肺叶,多在伤后2~3 d出现。

2.2 肺外X线征象

2.2.1 骨折 肋骨骨折较常见,其中第3~10肋骨骨折多见,以肋骨后端及弓部最常见。骨折多为横断形,亦有斜形,也可为多发性骨折,严重者两侧肋骨均发生多发性骨折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可伴有错位,某些错位不明显者易漏诊,需结合透视多轴位观察。个别病例可有锁骨、胸骨、肩胛骨骨折,较为少见。

2.2.2 胸腔积液、气胸及液气胸 在胸部外伤中,除了肺和肋骨损伤外胸膜损伤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胸腔积液、气胸及液气胸,患侧X线片肺野高度透亮,内无肺纹理走向,可见肺受压缘。这种病例最适宜的检查是采取立位摄片。经过观察发现在胸膜损伤中以胸腔积液吸收较慢,约22 d左右,部分吸收不完全而表现为胸膜肥厚。

2.2.3 纵膈气肿、血肿 外伤性纵膈气肿发生于胸部闭合伤。由于压力突变,肺、气管、支气管或食管破裂,气体进入肺间质内,形成肺间质气肿。气体再经间质沿血管及支气管进入纵膈,形成纵膈气肿。气体可上升到颈部软组织中,形成皮下气肿。X线表现为沿纵膈两侧边缘有条状透光带,在心影两旁特别明显。侧位片见气体位胸骨后,将纵膈胸膜推移向后,呈线条状影。纵膈血肿见于胸部挤压伤,少量出血可无异常X线表现。大量出血X线表现:纵膈局部均匀软组织肿块影向肺野突出。

2.2.4 气管或支气管断裂 在胸部闭合伤及穿入伤,往往伴有纵膈其它脏器的破裂,病情比较严重,气管及支气管裂伤比较少见。气管裂伤常发生在近隆突处,而支气管裂伤大多在主支气管离隆突1~2 cm处。成年人常并发第1~3肋骨前段骨折,儿童由于胸廓弹性较好,可无骨折现象。最常见的X线表现为气胸,多为张力性,并有纵膈及皮下气肿。而无胸腔积液时为气管支气管裂伤的重要征象。撕裂的支气管断端如有移位,可出现透光的支气管腔成角变形,甚至明显的中断,如增加曝光条件摄片或CT检查,则征象显示更为清楚。较晚期可引起支气管阻塞及肺不张。

2.2.5 外伤性膈疝 由于横膈破裂,腹腔器官通过裂口进入胸腔形成膈疝。由于右侧横膈下肝脏的保护作用,外伤性膈疝90%以上发生在左侧,通常累及横膈的中央或后部。X线表现伤侧横膈面部分消失或不能见到,在胸腔内可见含气的胃肠影,其中有的可见气液面。有时须用消化道钡餐检查才能作出诊断。

3 讨 论

各种原因引起的胸外伤因其冲力自胸壁向肺内传导产生肺挫伤,造成肺泡或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充血、水肿、通透性增高、血管扩张甚至破裂出血。肺泡上皮细胞损害可使渗液进入肺泡腔,致换气功能受限,局部组织缺氧加重毛细血管的损伤,出现渗出性改变,既减少功能残气量,又阻止肺泡血氧交换加重缺氧[1],从而在X线平片上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轮廓模糊及散在的和广泛的斑片状阴影;云雾状密度增高影则是由于肺气——血屏障功能障碍、缺氧造成肺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使部分肺泡萎缩,体液及分泌物在肺泡、肺间质内积蓄的结果[2]。

肺挫伤的X线表现与伤情和伤后摄片时间早晚有关。多数于伤后胸片上即有阳性征象,部分病例早期可无异常,随后才出现各种X线征象。经动态观察本组患者中肺挫伤吸收较快,一般于24~48 h开始吸收,吸收时间为3~10 d,与胸膜吸收时间基本一致,但肺内损伤吸收一般不留痕迹,而胸膜损伤则吸收不完全,呈局限胸膜增厚或粘连。与其他报道,肺挫伤吸收时间2~17 d,创伤性湿肺吸收时间一般3~5 d,亦有延至1周以上者基本一致[3]。肺不张膨胀时间为7~10 d,而肺血肿吸收时间最长。因此病史提示有肺挫伤存在,笔者认为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及时进行X线胸部摄片检查是必要的。

轻度肺撕裂伤的X线片表现为渗出性病变或实变影,肺撕裂伤和肺血肿及外伤性肺囊肿是较重胸部外伤的重要X线征象,其损害程度较肺挫伤重,产生机制为胸部创伤的冲击力向肺内产生交错应力,或肺组织遭受类似爆炸性的高压致肺组织发生撕裂伤[4],肺实质组织发生较大撕裂,气体和血液溢入,肺组织弹性回缩。当气体、血液同时溢入裂隙时则表现为气囊肿或液气囊肿,当血液充满裂隙时,则表现为肺血肿,故肺气囊肿及血肿为同一性质病变,是诊断肺撕裂伤不同程度的X线具体表现。如果外伤累及纵膈及壁层胸膜则可产生纵膈及皮下气肿等征象。

如肋骨骨折断端刺伤脏层胸膜或撕裂伤较重波及脏层胸膜,均可使肺组织内的气体及血液通过裂口溢入胸腔,形成气胸或血气胸;如波及壁层胸膜与纵膈胸膜时可出现皮下气肿、纵膈气肿等一系列间接征象。间接征象可提示有肺撕裂伤的可能。

胸廓骨胳骨折占多数,较易发现和诊断。部分患者肋骨骨折经复查或局部阅片后才发现。主要由于临床检查不仔细或患者昏迷检查时无法合作,不能提供受伤部位,对轻微骨折阅片不够详细,造成遗漏。肺部和胸腔创伤性病变影像表现多样且短期内变化较大,短期复查或CT检查对明确病变性质有重要意义。另外对于外伤性心包积血、创伤性主动脉瘤、纵膈气肿、外伤性膈疝较少见,X线片易忽视,但往往其病情严重,易危及生命,故应及早选择针对性的检查手段,明确诊断。

总之,胸部外伤是胸部受到直接暴力或间接冲击力的作用下,造成胸廓、胸膜、肺、纵膈(含心脏和大血管)、横膈等的损伤。绝大多数是多部位多病变同时存在,影像学检查能有效及时地了解胸部外伤所致的各种病变,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处理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1]Alfano Gs,Hale HW.Pulmonary contusion[J].J Trauma,1965,5(6):647.

[2]张志云,贾新平.肺实质损伤的X线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2,8(6):347.

[3]杨效经,钱学江,武 冰,等.胸部撞伤的X线诊断及动态观察[J].实用医技,2000,7(2):81-82.

[4]周永生,张承惠,谭世奇,等.急性胸部外伤的X线表现[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1,10(1):8-10.

猜你喜欢

纵膈气肿肋骨
羊气肿疽诊治分析
肉牛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防治
羊气肿疽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
迷人肋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