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sAg及AFP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2011-04-13苏士珂孟凡迎代学强
苏士珂,潘 雷,孟凡迎,代学强,周 旭*
(1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济南250021;2齐河县人民医院)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病因学研究显示,约53%的HCC与HBV感染有关,HBV感染是原发性HCC的重要诱因,但具体致癌机制仍不清楚[1]。甲胎蛋白(AFP)是HCC的重要标志物,在其早期诊断及术后复发诊断方面起重要作用。但血清HBsAg和AFP水平难以准确反映HCC组织状态,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006年6月~2009年6月,我们测定了40例HCC患者癌组织中HBsAg及AFP的表达情况,并对两者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外科手术切除的HCC癌组织标本40份(均附癌旁肝组织),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7~69岁,平均41.5岁。根据Edmonton[2]分级标准Ⅰ级3例,Ⅱ级13例,Ⅲ级19例,Ⅳ级5例;癌旁肝组织均有肝硬化或不同程度纤维化。设正常肝组织6份为对照。
1.2 癌组织中HBsAg及AFP表达检测 标本均经10%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厚4 μm),分别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染色前采用高压法进行抗原修复。结果判定标准:HBsAg及AFP免疫组化染色以细胞质或细胞膜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其中阳性细胞数<5%为阴性、6%~25%为+、26%~75%为++、>76%为+++[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HBsAg及AFP表达 正常肝组织中HBsAg及AFP表达均为阴性。HCC和癌旁肝组织中HBsAg及AFP表达阳性细胞形态有全浆型、大包涵体型、小包涵体型、碎点状及膜型,其中癌旁肝组织阳性细胞形态以大包涵体和全浆型多见,表达强;HCC细胞内以小包涵体型、碎点状及膜型为主,且表达弱[4]。HCC和癌旁肝组织HBsAg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28/40)、90%(36/40),两者比较P<0.05;其中表达阴性者分别为12、4例,表达为+者分别为7、9例,表达为++者分别为11、15例,表达为+++者分别为10、12例。HCC和癌旁肝组织AF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28/40)、82.5%(29/40),两者比较P>0.05;其中表达阴性者分别为12、11例,表达为+者分别为8、6例,表达为++者分别为12、13例,表达为+++者分别为8、10例。
2.2 HBsAg、AFP表达的关系 HCC中HBsAg阳性者和阴性者AF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5.73%(24/28)、66.7%(8/12),两者比较P<0.05;癌旁肝组织中HBsAg阳性和阴性者AF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9%(20/29)、54.5%(6/11),两者比较P<0.05。
3 讨论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中国HBV慢性感染男性人群中,至少40%死于HCC,HBV感染与HCC的发生密切相关。廖嫦英、黄水仙等报道原发性肝癌患者HBsAg阳性率为90.2%,比江苏启东县调查结果(94%)略低,比上海调查结果(88.9%)稍高,但三者基本接近,进一步支持HBV与HCC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据报道HCC发病率以沿海地区及东南一带较高,可能与上述地区高HBV感染率有关。据统计,全球约半数以上HCC患者发病与HBV感染有关,而国内报道肝癌周围肝组织HBsAg阳性率总体水平为80.2%[5],提示 HBV感染可能参与了HCC的发生、发展。
本研究显示,正常肝组织中HBsAg及AFP表达均为阴性;HCC和癌旁肝组织HBsAg表达阳性率均较高,其中后者显著高于前者。可能机制:HBV可将其自身DNA整合至宿主肝细胞基因组中,从而在肝细胞癌变中起关键作用[6];HBV感染者肝细胞中HBV-DNA可产生HBsAg,其中部分HBV-DNA被整合至宿主肝细胞基因组中,致使肝癌组织中亦能检出HBsAg,但整合的后复制效率可能受抑,致使其检出率降低。近年来研究表明,血清HBeAb阳性并非意味组织学转向良好,部分患者体内HBV仍在复制,而且HBeAb阳性者HBV整合机会较HBeAb阴性者大;HBcAb阳性提示HBV复制活跃,使HBVDNA整合到宿主肝细胞基因中的机率升高,因此HCC形成的可能性增加。
AFP是目前公认的诊断HCC的重要指标之一,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与HBV感染有密切关系。此与HBV可通过与肝癌细胞整合,而使肝癌细胞合成AFP的能力增强有关。本研究显示,HCC及癌旁肝组织AFP表达阳性率亦较高(且大部分AFP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分布),其中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提示AFP在HCC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敏感度高,其合成、加工和分泌的主要部位在胞质;HCC细胞及癌旁肝细胞合成AFP后释放入血[7],血清AFP水平可间接反映HCC细胞合成和加工AFP的能力。此外,本研究显示,HCC及癌旁肝组织HBsAg阳性细胞内肝癌标志物 AFP均显著高于HBsAg阴性细胞。提示HBV可能通过免疫反应引起肝组织损伤[8],致使肝细胞非典型增生、HCC发生,并最终激发AFP基因重新开放,合成和分泌AFP。
综上所述,HBV感染可能通过诱发肝细胞产生AFP参与HCC发病,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Michielsen PP,Francque SM,Dongen JL.Viral hepatit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Wor J Sur Onco,2005,3(27):1477-1494.
[2]Edmonton HA.Tumors of the liver and interhepaticbile duct[M].Washington: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1958:63-64.
[3]洪丰,张保玉,王万忠,等.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erbB-2癌基因蛋白在乙肝病毒感染、慢性肝病中表达的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8,14(1):27.
[4]董菁,成军,杨倩.乙型肝炎病毒新开放读码框架的确定及其意义[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4):757-762.
[5]Chen CH,Leecm,Lu SN,et 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epatitis B virus(HBV)genotypes and precore and core promoter mutations affecting HBV e antigen expression in Taiwan[J].J Clin Microbiol,2005,43(12):6000-6006.
[6]Kuang SY,Jackson PE,Wang JB,et al.Specificmutation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 plasma predict liver cancer development[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4,101(10):3575-3580.
[7]韩风,邱大鹏,陈伟瑜,等.AFP-L3含量测定在肝癌诊治中的意义[J].山东医药,2010,50(24):5-6.
[8]周旭,易继林,郭悦青,等.HBV感染与hTERT基因表达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相关性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4,12(11):1243-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