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
2011-04-12万丽娟
王 惠,万丽娟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产房,江苏淮安,223002)
产后抑郁症是指既往无精神病史,而在产后出现情绪障碍,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或更长时间,主要表现为兴趣减退或丧失、悲观、无助感、精神疲惫、自我评价降低,重者出现幻觉或自杀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的精神紊乱,是产妇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1]。此症常常发生在产后1~10 d内,特别在分娩后3~4 d最明显,产后6周内是抑郁症的高发期[2]。产后抑郁症不仅可严重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使泌乳的始动时间延后,乳汁分泌减少,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还可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对婚姻、家庭、社会造成巨大危害[3],目前发病率约10%~30%,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因而如何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讨。本院通过分析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面的进展,采用循证护理的实践模式有效地降低了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选择2009年1月~2010年l2月在本院门诊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同意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产妇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同数量定期产前检查及住院分娩但未实施护理干预的产妇50例为对照组,年龄19~43岁。研究对象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自愿合作,能够准确理解调查内容,能够完成调查问卷及自评量表的填写,以往无精神疾病史及排除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及其他重大躯体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与诊断标准
产前调查:妊娠12周初次产前检查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经过门诊护士帮助产妇自评得出SDS总分,然后计算出抑郁严重度指数(总分/80),0.50分以下无抑郁,0.50~0.59分为轻度抑郁,0.60~0.69分为中度抑郁,0.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产后调查:产后6周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评分,EPDS是应用广泛的自评量表,共10个项目,完成量表评定约需5 min。根据症状的严重度,每个项目设0、1、2、3四个等级;其中第 3、5、6、7、8、9、10 项采用反向评分(即 3 分、2分、1分、0分)。10个项目分值的总和为总分。总分大于12分提示可能有抑郁障碍,同时结合临床判断用于对孕产妇是否存在抑郁以及严重程度的诊断,如果EPDS评分没有达到诊断标准,但临床表现提示,在计算上仍然算发生了抑郁。
1.3 循证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自孕12周起夫妻双方或亲属共同参加孕妇学校循环举办的授课,4次/周,接受孕期保健、自我监护及分娩、哺乳和育婴知识教育,使孕妇了解妊娠过程的正常生理现象。授课形式采用录像、自编书面教材、小讲课等,研究表明孕期听课、接受咨询和指导次数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呈负相关[4];有针对性地对SDS≥0.5分的孕妇丈夫及家属进行宣教,强调和谐的夫妻关系和家庭关系对产妇和婴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倡导家人参与,减轻孕妇的劳累和心理负担,让孕妇及家属树立起正确的生育观和良好的健康行为,对重男轻女的家庭进行优生优育宣教,改变世俗观念。对有妊娠合并症等高危人群进行重点保健,采取干预措施[5];对SDS≥0.5分的孕妇进行心理咨询,回答其关心的产科和心理问题,学习孕妇放松疗法,分娩时由专职助产士进行心理护理;孕妇及家属参观熟悉产科病房,以增加亲切感;由固定的助产士参与整个授课过程,且分娩过程实行一对一的导乐分娩;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争取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家庭各成员角色的获得及建立多种亲情关系。家庭成员除在生活上关心、体贴产妇外,还要有同情心,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其从心理上树立信心,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家庭的地位。家庭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孕产妇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处理好与孕产妇的关系,使孕产妇减轻心理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分娩和哺乳中去[6];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护患关系,针对孕产妇心理脆弱,易受暗示和依赖性强的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将生活中负性事件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鼓励产妇表达不良情绪,并对不良情绪加以疏导,鼓励家属多关心产妇,尽力完善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产前帮助孕妇了解分娩的整个过程,并训练其放松技术,对产前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7]。产时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态度和蔼热情,关怀细致,提高孕妇的自信心,帮助孕妇正确用力,避免由于护理人员态度方面的问题而引起的压力。分娩之后由经过培训的有经验的护士协助产妇投入母亲角色,对母乳喂养进行耐心指导,婴儿护理技能给予详细说明并手把手地教会产妇及其家属,从而减少产妇由于哺乳失败,护理婴儿不得力造成的受挫感并能及时解决产妇的实际困难;丈夫全程陪伴分娩。产时支持被认为是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家庭支持及医院支持等。丈夫是妻子情绪的支持者,分娩时丈夫的关心、体贴、照顾能减轻妻子的产痛,有效地减少抑郁情绪的产生;产后形体训练。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女性对自身形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产后的形体康复已成为当今社会女性关注的事情。形体训练包括产后第2天起,每天下床在病房行走 15 min 3次,收腹训练3次(收腹 2~3 min/次)至出院,并要求出院继续训练,直至产后42 d。产时及产后音乐放松疗法:日间聆听轻松的音乐,或作为背景音乐播放,30 min/次。睡前聆听帮助睡眠的音乐磁带,每晚1次。音乐放松治疗具有安全、有效、低成本、无毒副作用、易被患者和家属所接受并能快速缓解患者身心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等作用;建立系统化产后访视、心理咨询制度,加强产后早期家庭随访,发现异常可以及时电话咨询,并增加随访次数,进行个体化护理同时加大社会支持力度对指导产妇出院以后的行为及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使得产妇在有帮助需求时能及时得到满足。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娩前、分娩时和分娩后的常规服务模式。
2 结 果
2组孕妇SDS评分:观察组≥0.5分者35例占70%,对照组36例占72%。2组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产妇EPDS评分:观察组 EPDS总分≥13分者15例占30%,对照组EPDS总分≥13分者31例占62%。2组抑郁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组产妇中SDS评分≥0.5分且EPDS评分≥13分者观察组为10例,对照组2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 论
据报道,70%~80%的产妇会有虚弱、孤独和忧伤感[8],即所谓的产后忧虑,往往产后数日内发生,并很快消失。现在普遍认为,这是与分娩前后孕妇体内急剧的生理变化,尤其是内分泌变化有关。约10%以上的产妇,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负性情绪症状持续加重,表现为悲伤、焦虑和严重失落感,以至空虚、无助、悲观、厌世,即称为产后抑郁症。如不经积极治疗,严重者会导致患者自杀。产后抑郁症一般在1年内发病,有的患者其症状会持续8年之久。这一结果表明,产后抑郁症在我国是一种危及产妇身心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进行孕产妇抑郁症的防治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按照循证护理的指导原则,对孕产妇进行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干预、出院指导及产褥期家庭访视。本研究发现,循证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妊娠12周初次产前检查时SD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但是产后6周采用EPDS进行评分结果提示,基于专业性的预防性的心理社会干预能够降低孕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循证护理要求护士应该根据对抑郁症的鉴定和产妇的偏好提供个性化的、灵活的产后护理。有研究显示,产褥期家庭访视当给予个性化的指导时对那些脆弱的母亲尤其有效[9]。产后系统化的访视及时传授护理和育婴技巧,解决了产妇的焦虑因素,并减轻了其育婴压力,同时针对性的心理治疗也起到了心理疏导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产前开始给予预防措施和产后干预相比,没能够减少女性发生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10-11]。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产前预防研究存在较明显的方法学的局限性,比如异构的样本、抑郁症状筛选方法的不同。作者认为,产前参观产科病房,让孕妇熟悉环境,有利于产妇的心理稳定,促进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且,本研究在产前所进行SDS评分就提示有相当比例的孕妇可能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产前干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孕妇产前缺乏自信、焦虑或抑郁,在本研究中,本院仍然给予了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出院指导及产褥期家庭访视全方位的干预。但是,产前干预是否能够减低产后抑郁的发生以及对产后抑郁缓解的程度还需要循证护理医学的进一步支持。
行循证护理干预的孕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行干预措施的孕妇,提示循证护理干预阻断了产后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环节,减轻了不良因素的影响,可有效阻断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利于帮助产妇顺利度过产后感情脆弱阶段,能显著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切实有效。
[1]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
[2] 韩明清,王维红,李淑玉.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调查及预防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80.
[3] Laura J.Mille Postpartum Depression[J].JAMA,2002,287(6):762.
[4] 张荣莲,陈起燕,李艳华,等.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9,34:231.
[5] 潘琢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因素及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7.
[6] Beck C T.Predictors of depression[J].Nursing Research,2001,50:275.
[7] Brugha T S,Wheatley S,Taub N A,et al.Pragmatic randomized trial of antenatal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postnatal depression by reducing psychosocial risk factors[J].Psychol Med,2000,30(6):1273.
[8] Cox J L,Holden J M,Sagovsky R.Detection of postnatal depression development of the 10 item Edinburgh depression scalee[J].Br J Psychiat,1987,150:782.
[9] Chabrol H,Callahan 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natal depression[J] .Expert Review of Neurotherapeutics,2007,7:557.
[10] Dennis C L.Psycho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on of postnatal depression:Systematic review[J].BMJ(Clinical research ed),2005,331:15.
[11] Shaw E,Levitt C,Wong S,et al.The McMaster University Postpartum Research Group.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postpartum care:Effectiveness of postpartum support to improve maternal parenting,mental health,quality of life,and physical health[J].Birth,2006,3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