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恩斯经济学的反思:全球金融危机视角

2011-04-12李国疆

华东经济管理 2011年10期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凯恩斯资本主义

李国疆

(1.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74;2.云南财经大学,云南 昆明 650221)

2008年美国由于大量次级贷款形成坏帐,多家大型金融机构破产,终于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其影响迅速波及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由此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理论界通常以“凯恩斯主义的回归”来描述经济思潮和西方国家政府拯救金融危机经济政策的动向。但是,这样的描述,并没有认识到这是在对“发展到今天”的凯恩斯经济学认同基础上的回归;没有认识到凯恩斯主义者与新古典自由主义者在当前历史背景下试图改进国家干预方式及途径的新探索。因此,首要的问题是弄清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要证明什么?凯恩斯救治经济危机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这既是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所面临的问题,又是危机理论所要做出的结论。仔细分析,我们将发现这个问题不但是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有别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显著特征,而且也是后来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各流派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对经济危机必然性的证明和国家干预的系统分析,构成了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最为明显的范式特征。因此,当我们从全球金融危机视角审视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时,必须要问,什么是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中真正有别于其它理论的本质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凯恩斯确定某些因素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长期或是短期影响力背后的宏观经济思想是什么?因此,在从全球金融危机视角考察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弄清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及政府救治金融危机政策间的关系;弄清“凯恩斯主义回归”的真正涵义,从而才能判断一种危机理论的解释力。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凯恩斯的解释

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挥之不去的阴影;通过考察经济危机的历史不难发现,经济危机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爆发,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不同类型的经济危机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其共同的根源是什么?在经济自由主义看来,无论是金融恐慌还是生产过剩,都是市场机制自我调节的表现。生产过剩时,亦是物价下降之际。由于低廉的价格鼓励人们购买更多的物品,经济低迷经过短暂调整就会过去。换言之,经济自由主义应对经济不景气的对策是强调政府不干预,让市场自行调节。在经济危机的早期,这一套办法似乎行得通,萧条一两年就会过去。但随着时间推移,经济危机越演越烈,复苏所需时间亦更长。

为什么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特别是当大萧条来临时,伴随着生产过剩的为什么是普遍的失业?经济危机的突出特征就在于“生产相对过剩”。当购买力远远低于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就会产生生产过剩的问题。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上打破“马尔萨斯陷阱”后出现的典型经济运行特征。可见,如果经济危机理论仅仅止步于指出消费不足,并不能找到经济危机的根源。这也是各种经济危机理论的区别所在。凯恩斯主义认为:“我们生存其中的经济社会,其显著缺缺点,乃在不能提供充分就业,以及财富与所得之分配有欠公平合理”(凯恩斯,1936)[1]。凯恩斯强调: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主要由有效需求决定,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由于“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边际消费倾向”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其常态是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不足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为此,政府应放弃“自由放任”原则,代之以政府干预经济的观念和政策,通过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达到并保持充分就业。

凯恩斯的理论逻辑是:“消费乃是一切经济活动之唯一目的,唯一对象。就业机会必受总需求量之限制,总需求只有两种来源:(a)现在消费,(b)现在准备未来消费”;“资本不能离开消费而独立存在。反之,如果消费倾向一经减低,便成为永久习惯,则不仅消费需求将减少,资本需求亦将减少”(凯恩斯,1936)[1]。因此,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消费需求不足与投资需求不足;但投资需求不足最终不过是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引起的。至于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凯恩斯认为是由于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当前的收入水平和人们的消费倾向,而消费倾向是较为稳定的,只能在长期中缓慢地改变,因而消费是较为稳定的;长期中要提高消费倾向,必须改变财富分配办法,而财富分配又取决于带有永久性的社会结构,因而在短期内是既定的。而投资需求,凯恩斯认为最根本地取决于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即资本边际效率的预期,由于经济本身的不确定性,这种预期总是不确定的。投资者的预期之所以能够引起经济的波动,是因为投资者掌握着投资决定权,由此导致经济运行的不稳定。这种因果关系简单地说就是:投资者预期决定投资需水平总需求水平—社会生产水平和就业水平的波动。而面对长期预期的变幻多端导致的经济波动,究竟如何设法进行补救呢?凯恩斯主要强调下列两点:一是中央银行操纵利率以继续鼓励适量投资。二是投资社会化。他确认国家可以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着眼,故希望国家多负起直接投资的责任。

可见,与自由主义经济学强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稳定性不同,凯恩斯通过强调预期的不确定性,着重阐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内在的不稳定性。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特征,在于突出地强调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不稳定性和政府干预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在于对经济危机机制进行了全新的说明,把政府干预经济上升到了理论层面。客观地讲,凯恩斯能够比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家更正确地分析经济大萧条的现实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其提出的政策主张,至少提供了一条在当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救治危机的现实途径。具体而言,凯恩斯确认,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不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使经济趋于均衡,承认普遍意义的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在经济危机的根源方面,凯恩斯则是力图探寻经济不稳定的内在结构,将经济危机根源归因于预期不确定和社会分配结构。所以,凯恩斯主义上升为主流经济学后,其理论影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以有效需求为核心的危机论;二是危机分析范式的转型,即从市场机制的缺陷本身进行分析,推动了有关市场机制缺陷的研究。其在政策操作层面的影响,则是使政府宏观调控常态化。

凯恩斯主义确立其主流经济学地位后,经过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滞胀”的现实挑战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针对凯恩斯主义的激烈批评,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强调经济中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经济政策是重要的。新凯恩斯主义对原凯恩斯主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从经济行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理性预期假设出发,论证了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的存在如何导致价格粘性,从而使价格粘性具有微观基础;(2)接受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提出的有关动态一致性和政府失败的一些批评。坚持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行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政府经济政策形式化和细化;强调尽管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一样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但不能没有政府干预。

所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经济理论界通常以“凯恩斯主义的回归”来描述经济思潮和政府拯救经济政策的动向,实质上反映了西方经济学界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现实挑战,在新的历史背景条件下重新确认了以下“共识”:资本主义绝不可能再退回到“自由放任”的时代,金融危机再次表明了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存在重大缺陷,政府积极干预对于救治经济危机是必不可少的[2-4]。

二、市场不稳定性和政府干预有效性的再认识:凯恩斯推论

任何一个经济理论都是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下构建的,因此,什么是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中真正有别于其它理论的基础?凯恩斯确定某些因素具有长期或是短期影响力背后的宏观经济思想是什么?就成为弄清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及政府救治金融危机政策间的关系必须予以回答的问题。

“理性经济人”“和“资源稀缺”是西方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两个假设,其中“理性经济人”这一假设贯穿整个西方经济学分析体系的始终,并构成西方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所谓“理性经济人”的理性体现在:出于利己的动机,经济人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凯恩斯则确信经济行为是受不确定性支配的,他认为人类行为影响着未来。可以说,凯恩斯是第一个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进行根本性批判的经济学家。在凯恩斯《通论》问世以前,新古典学派信奉萨伊定律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性,强调市场调节机制能够自动调节臻于充分就业均衡的美妙境界,实际上是以投资前景、乃至整个经济运行的确定性为假定前提的。凯恩斯则背离了这种传统:十分强调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投资前景的不确定性。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最根本地取决于投资者对投资未来收益即资本边际效率的预期,由于经济本身的不确定性,这种预期总是不确定的。由于预期的不确定性,投资不可避免地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并会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由此便会导致经济运行的不稳定。

在经济学说史中,明确地提出投资者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一基本观点,并且把它同经济波动、特别是济恐慌紧密联系起来,凯恩斯确实是首创者。这是在经济基础上对传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背离。投资者预期的不确定性,对“凯恩斯革命”关系至为重要:因为只有确认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经济在运行上具有“不确定性”这一特征,凯恩斯才有可能去否定自由放任与市场调节自动导致充分就业均衡这一教义,从而在整个国民经济方面强调政府干预,把自由放任资本主义转化为“可调节的”资本主义;特别在投资资领域内强调“投资社会化”:投资必须由社会来集中管理,以克服私人投资在自由放任体制下的缺陷和障碍。因此,投资者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个基本观点在凯恩斯理论中,不论在理论体系的塑造上,还是在政策措施的制订上,都居于极端重要的地位。也可以说,投资者预期的不确定性是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基础[5]。这里必须指出,按照凯恩自己的论述,不确定性是基本概念,资本边际效率与流动偏好两个心理规律则是由这个基本概念引伸出来的理论形式。

凯恩斯主义的缺陷,在于它忽视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因而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稳定性的根源仅仅归结为人们不确定的心理预期;从而将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上打破“马尔萨斯陷阱”后出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有效需求不足,看成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因预期的不确定而产生的一般情形,进而认为只要政府积极进行需求调节就可以根治经济危机而无需改变社会经济关系。虽然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引入了预期的不确定性作为对人们行为的一种假设,但是,不确定性问题并没有成为凯恩斯对政府行为分析的主题,凯恩斯实质上是以政府完全理性代替了投资者理性,这反映了其“精英治国”理念。但正如西蒙所分析的那样,现实的情况是人们理性认识能力受到心理和生理上思维能力的客观限制。因而,人的行为理性是有限的而决非完全理性;同时,既然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那么在现实中,政府和大众的理性同样也应该是有限理性。所以,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博弈关系,不存在哪一方的绝对高明。即使政府与公众之间是合作博弈,也只是两个有限理性者面对经济的互相适应行为,但不可能实现对经济的主宰,双方之间的合作也不可能保证经济的均衡。既然经济人的完全理性预期不存在,那么经济人的预期行为也就不可能导致经济政策的完全失灵。所以,政府的经济政策可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引导经济走向,但不可能完全决定经济走向。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对政府来说,由于经济人对未来经济的变动具有理性预期,因此会导致政府经济政策的失灵,进而得出结论:即政府经济的干预除了扰乱价格信号,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经济的稳定与均衡是“自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性预期学派则又是用社会公众完全理性代替了政府理性。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救治金融危机的政策作如下评述:(1)各国救治金融危机政策的实质是凯恩斯主义,但政策措施的具体内容则是尝试根据新的经济问题实施新的政策。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特征决定了只要政府对危机实施干预,政策必然具有凯恩斯主义性质。但是,由于这次危机是在虚拟经济充分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政府救治方案又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政府救治优先针对金融体系,通过向金融机构强力注资以避免金融体系的坍塌而使经济瘫痪;二是政策的设计更加注重有利于市场活力的增强和结构调整。一方面强调一旦经济呈现复苏之势,则必须进行金融体制改革以防止危机再次爆发;另一方面强调通过减税、福利制度改革启动经济;三是注重政策工具的创新和加强金融危机救治的国际协调与合作。(2)各国政府的救治政策具有“危机应对型”性质,并不是宏观调控的常态。各国所采取的反危机的政策方案,都包含着极为广泛的内容:既有传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包含了政府直接参与金融机构的重组、接管面临破产的企业等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措施,因此,各国政府救治金融危机的政策方案,明显地带有应急的性质。但是,西方国家所实施的广泛的救治金融危机的政策方案,只是表明了西方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重新正视市场制度本身存在的内在缺陷,更加重视根据现实经济状况来确定政府干预的程度和范围,不可能使包括新凯恩斯主义者在内的经济学家放弃对自由市场体制的信任;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扩张性政策,虽有利于遏制衰退,但也只能是短期的、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不可能成为长期的政策取向。(3)各国救治金融危机的政策方案一方面重视凯恩斯式反危机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更加提防其潜在的危险。虽然在短期内凯恩斯式的经济政策有着遏制衰退、制造繁荣的效果,但长期看,它的消极后果像它的积极作用一样明显:一是破坏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掩盖了经济结构本身的问题,削弱了危机本身刺激结构调整和创新的作用;二是由于人们的理性预期,产生了轮番加价和滞胀,即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有时甚至成为后期经济波动的根源。所以,西方各国政府救治金融危机的政策实际上表明了一个基本的政策理念:面对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不能不要政府的干预,否则不能阻止危机的恶化;但政府干预也不能因此而摧毁市场活力。所以从西方各国在新经济背景下试图改进国家干预的内容和具体方式看,可称之为“新国家干预主义”[6-7]。

三、全球金融危机溯源:国家干预的进一步思考

任何一次经济危机都是经济系统长期积累而来的种种矛盾的总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如此强烈而不可逆地爆发,只能说明整个经济系统甚至经济发展模式都出现了问题,而非各个枝节的偏差。因此,我们需要追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和国家干预主义的演进历程,才能更充分理解整个危机的机理和救治政策。

经济危机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它的“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与消费的脱节。当购买力远远低于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产生生产过剩的问题。当社会的物质生产能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当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再是生产不能满足需求,而是生产的相对过剩时,经济危机就发生了。因此,经济危机理论的产生与“消费不足”的产生及其影响密切相关。当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逐渐全面代替了封建社社会的生产方式,从而释放出了巨大的生产力,社会逐渐从财富的绝对稀缺转变为相对稀缺时,虽然财富的增长问题仍然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但理论却转变为如何真正促进总的的财富的增长,究其根本,源自于对经济危机的关注。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了一个丰裕社会。在这一社会中,已经不再是生产落后于消费,而是消费落后于生产。简言之,生产所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在完全可以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之外还有大量剩余。如何消费这些剩余产品,从而保证社会经济的持续进行,就成了丰裕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惟一途径在于扩大消费。于是,问题就归结为如何扩大消费?

凯恩斯正是因为看到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现为相对于消费力严重不足的生产相对过剩,从而才发展出一套批判性的、以有效需求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为什么会发生大危机?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解释是:经济危机是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根源则在于“资本边际效率”、“流动性偏好”、“边际消费倾向”所造成的投资不足和消费不足。当经济繁荣时,预期乐观,投资过度导致生产过剩;与此同时,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特别是因市场分配导致贫富差距悬殊,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时,社会有效需求不足,难以消费生产出来的商品,因而投资与消费变动的综合效应是经济繁荣之后危机的来临。也就是说,随着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大大提高,这种生产主义的经济发展观必然引发严重的后果:一旦产品市场的地理扩张结束,市场出现饱和,过剩的生产能力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便会导致产品滞销,引发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导致消费市场的“断裂”。而生产能力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则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且,由于工资和价格不可能无限降低(即价格刚性的存在),其结果必然是生产过剩时失业大量存在。也就是说,按照凯恩斯理论,只要政府不干预市场,大萧条以及普遍失业就是自由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用立法来解决自由市场体制出现的危机,意味着放弃经济自由主义,从此开始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福利国家制度,西方社会的政府对内职能也不仅是立法和保护私有产权,而且还包括保障充分就业和宏观调控。

凯恩斯的反危机理论和政策主张,对西方各国政府的影响是巨大的。二战后,西方各国政府几乎都按照凯恩斯的政策主张来管理经济,并形成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多种类型。西方国家政府通过实施宏观调控和福利制度,这就使得越演越烈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得到控制。但是,西方国家政府实施宏观调控和福利制度,特别是以需求调节为核心的宏观调控,本质上具有用政府干预市场制造有效需求以克服市场经济体制因贫富差距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性质;简言之,为了使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每个人都能满足基本的需要,必须不断将“蛋糕”做大,使得最小份额的“蛋糕”也能满足弱势群体需求,因而在这种体制中,只要“蛋糕”不再增大,往往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也就是说,国家干预主义的确立,虽然使政府能够建立福利制度对市场分配进行干预,并用宏观调控来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克服市场竞争必然导致的两极分化;国家干预虽然暂时缓解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危机的根源,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矛盾积累起来,阻碍经济结构的调整,给未来经济增长埋下隐患。我们不能忘记,社会结构是建立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对于它能包含的社会组织之成长有一相对固定的容量,经济发展不能超越环境的现实能力,人口的增长不能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人类能够利用科学技术不断改态组织的结构,但正因为无止境的增长成为维系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前提,必定会带来环境破破坏和生态负担一天比一天严重。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是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和社会层面进行市场扩张、解决生产能力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之矛盾的短期有效办法。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本身存在的缺陷:不能看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身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不能看到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涉及更为根本的社会阶层结构问题,进而认为只要政府积极进行需求调节就可以根治经济危机,而无需改变社会经济关系。实际上,这样一种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这种模式之所以是不可持续的,主要在于它是一种建立在大规模透支消耗资源与压制权利基础上的国家干预发展模式:一方面,它依靠扩大投资消耗并透支有限的生态环境等资源来谋求发展,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它通过压制人们的一些基本权利(如劳动者基本权利、居民的社会福利权利等)来促进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如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它事实上是用单一经济目标取代多元发展目标(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以及生态、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用短期目标取代长期目标,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和环境问题。因此,它只能是阶段性的国家宏观调控模式,而不应成为长期模式。对整个社会来说,这种模式继续实施下去的社会成本将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本文对凯恩斯主义的逻辑及其后果进行了反思,并得出结论:选择并建构一种怎样的生存发展模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模式,是决定整个人类在21世纪历史际遇的重大课题[8]。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设定了一个具有合理性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向和应该去实现的目标,昭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其实践后果必将极大地改变并优化人们的生存发展方式。但是,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它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99.

[2] 陆克文.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变革[J].中国金融,2009,(6).

[3] 乔万尼·阿瑞吉.新自由主义的性质和前途[J].国外理论动态,2007,(6).

[4] 杨春学.经济学中的新自由主义类型解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1).

[5] 严成樑,龚六堂.经济增长不确定性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2).

[6] 吴易风.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新动向[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7] 裴小革.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J].理论参考,2010,(1).

[8] 胡鞍钢.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5,(4).

猜你喜欢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只蛋的钱
多赚两颗蛋的钱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
需求管理理论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