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格尔的经济学方法论

2011-04-11刘树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奥地利

刘树君

(南开大学 哲学院,天津 300071)

门格尔的经济学方法论

刘树君

(南开大学 哲学院,天津 300071)

卡尔·门格尔开启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重视方法论和哲学基础的传统,并与德国历史学派进行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方法论争论。他的经济学方法论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基于因果关系的主观主义、以经济学为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密切结合演绎法和归纳法并给予演绎法应有的重视、赞同方法论个人主义,发展出社会制度形成与演化的有机秩序理论。

门格尔;经济学方法论;主观主义;个人主义;有机秩序

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作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创始人和边际效用原理的发现者之一,与德国历史学派进行了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方法论争论。他的很多原创性观念深刻而持续地影响了其后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20世纪门格尔的诸多主题不断被再发现,推动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门格尔开创了奥地利学派重视方法论、重视经济理论的哲学基础的传统,这一传统让该学派独树一帜,与新古典经济学截然不同。卡伦·沃恩(Karen Vaughn)用库恩科学革命中的范式进行解释,指出奥地利学派与新古典综合派持有完全不同的理论范式。从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Ludwig von Mises)、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Friedrich·A·Hayek)、伊斯雷尔·科兹纳(Israel M.Kirzner)和穆雷·罗斯巴德(Murray N.Rothbard)那里都清晰可见门格尔的影响,特别是其方法论之影响。虽然门格尔认为最重要的科学成果都出自不太关心方法论探究的人士,但在涉及学科的基本问题(如学科性质、基本问题、范围)上方法论有助于经济学得到有价值的结果,是取得科学研究进步的基本前提,因为他认为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方法论已经成为对经济学学科发展最重要和最紧迫的问题”。[1]

一、基于因果关系的主观主义:主观价值对古典经济学价值悖论的消解

门格尔在 《国民经济学原理》中开篇就指出:“一切事物都受因果规律支配。这个大道理概莫能外;如果在我们经验的范围内去寻找这个原理的反例将是徒劳的。”[2]在此基础上他对财货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界定:人类对此物有欲望;使此物能与人类欲望的满足保持因果关系;人类能认识这种因果关系;人类事实上能获得此物以满足其欲望。[3]有些财货能直接满足人类欲望,有些只能间接满足人类欲望,我们首先要明确由于财货的用途不同而导致的财货本身和人类欲望满足间的或远或近的因果关系。他将财货分为不同的级次,指出低级财货的性质制约着高级财货的性质,满足人类欲望的过程,就是高级财货变为低级财货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样受因果规律制约。他继而区分了经济财货和非经济财货,认为经济财货是需求量大于我们能支配的数量的财货,非经济财货是需求量小于我们能支配数量的财货,而财货是否具有经济性质是主观的,最终源于人的欲望,“绝不是附着于财货本身的,绝不是财货本身的属性”。[4]随后,门格尔讨论了价值的定义,“所谓价值就是一种财货或一种财货的一定量,在我们意识到我们对于它的支配,关系到我们欲望的满足时,为我们所获得的意义。”[5]在门格尔的视野中,价值是由于财货能满足人类欲望,是主观的。同时价值尺度也是主观的,即财货只有对特定的经济主体才具有价值,同时只有对特定的主体才具有一定的价值。基于主观价值,门格尔认为生产某一财货需要的劳动量和财货的价值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因为一颗钻石对我们每个人的价值不取决于这颗钻石是人类不费力气偶然发现的,还是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挖掘出来的。他指出各种高级财货,如资本生产力、各种高级财货的补足量、土地、劳动力等的价值决定原理和一般财货价值的决定原理并无二致。

门格尔基于因果关系逻辑地提出主观价值,消解了古典经济学中水与钻石的价值悖论,把经济学从古典学派中研究财富的科学转变为全面研究人的选择和行动的科学,开启了经济学研究的新视角,也奠定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主观主义的基石。维塞尔扩展了门格尔的主观价值理论,提出机会成本概念。门格尔主观价值依赖于人的欲望,米塞斯使主观价值脱离开人的欲望而代之以人的行动,把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归结为人的行动之科学,一再强调经济学作为人的行动科学的典型学科与逻辑学和数学一样,是先验而非经验的,提出了先验主观主义。哈耶克提出主观知识并将知识的协调问题作为所有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路德维希·拉克曼在哈耶克基础上转向对主观预期的研究,提出“万花筒”式的市场观而被称为“激进主观主义”,科兹纳从企业家理论出发拓展了主观主义。劳伦斯·H·怀特如此评价:“主观主义是奥地利学派从1870年诞生至今的一个标志,虽然不同成员用不同的方式捍卫该方法,但作为奥地利学派独树一帜的方法,已经渗透到他们对所有经济学问题的研究之中。”[6]

基于主观主义门格尔关注价值、利润等经济范畴的本质。在门格尔看来经济规律“是亚里士多德主义的形式,它们使潜在可能性得到实现,提供无论何时何地都有效的规律和概念。”[7]在此意义上巴利·史密斯认为奥地利学派从门格尔开始一直 “高举亚里士多德主义方法论的旗帜,是本质主义和先验主义的。”[8]追求经济学的本质解释自然就排除了数学,其他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也遵循门格尔传统批判经济学的数学化。门格尔的主观主义暗含了个人选择、时间、知识、期望的重要性以及决策者犯错误的可能性,被称为“动态主观主义”,他们的理论指向开放的现实世界中的人。而这些和瓦尔拉斯、杰文斯的边际主义的计算明确性是冲突的,和新古典经济学研究封闭系统中的“黑板经济学”也差异显著,这也是门格尔从不把边际主义认为是自己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的原因。由此可见,自边际革命伊始门格尔与瓦尔拉斯和杰文斯就沿着不同的进路。门格尔开启的方法论主观主义是该学派的一个基石,多数深刻的理论洞见都源于此。

二、基于精确取向的两种方法的结合:以经济学为典型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提及门格尔与历史学派的方法论论战,很多学者将其归结为两个学派集中于经济学应采用演绎法还是归纳法的争论,门格尔强调演绎法,而德国历史学派强调归纳法。细读门格尔的著作,我们发现这种归纳与理解还是有些偏离门格尔的本意。

门格尔把经济学分为三类: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历史和统计学,认为理论经济学研究经济现象的一般规律,历史和统计学研究经济现象的个别规律,应用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学是上述三门学科统合的整体。三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研究经济学,都有其合理之处,对经济学研究是互补的,不能相互取代,更不能顾此失彼。在此基础上,门格尔区分了两种研究取向:实在的—经验的取向和精确的取向,实在的—经验的取向主要是通过归纳法进行经验研究,而精确的取向中包含因果必然性,主要使用演绎法。门格尔首先强调理论经济学是由精确的理论研究结果与经验的研究结果共同构成的,在此基础上他认为经济学的理论科学的性质毋庸置疑,因此精确研究取向是重要的,经济学理论理解要获取现象超出经验理解的知识,从而认识经济现象的规律与本质。“精确取向的理论研究的任务就在于告诉我们某些规律,这些规律使我们所获得的对于现象的理解,基本上类似于精确的自然科学提供给我们的有关自然现象的规律。”[9]门格尔通过论证经济学中的需求法则就是一种精确法则来说明演绎法对经济理论研究是必要的。而同时代的德国历史学派认为人的行动受到一系列彼此相互冲突的动机引导,人的经济行动的严格的规律性不存在,理论经济学没有存在的基础,经济学研究只能运用归纳法。门格尔对此进行了批评,指出按照德国历史学派的逻辑,化学、物理学、数学都是没有经验根据的,因为纯粹力学中的重要规律如物体在真空中的运动、对物体运动路线的测量等都是以非经验假设为基础的。

事实上在对德国历史学派的批评中门格尔并未否定德国历史学派实在—经验研究取向本身的合理性,而是指出根本问题在于德国历史学派仅仅强调对经济现象进行历史透视而彻底抛弃精确取向的理论性解释,缺乏抽象思考的艺术而把归纳法作为经济研究的唯一方法,而理论经济学永远不能仅被视为一种历史性学科。他首先强调的是对于经济学研究我们需要不同的方法,同时也强调基于精确研究取向的演绎法对理论经济学是根本的和重要的,“即使是我们可以设想出来的具有最强烈实在主义特征的理论性研究取向,也必须依靠抽象才能进行下去。试图使现实存在的现象之类型和典型关系每一次都涉及到该现象 ‘完整的经验实在’的抱负,是有悖于以现实为基础呈现出来的理论性研究性质的。”[10]门格尔研究社会制度形成与演化时也坚持了这一点,“对于现象的所有理论性解释,都是两种研究方法的结果,即经验的—实在的和精确的方法。这种说法不仅在一般意义上是正确的,也适用于每个具体的现象领域。对于‘有机的’起源的社会现象也同样可以用这两种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只有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我们才能对社会现象作出我们这个时代所能获得的最深入的理论性理解。 ”[11]

门格尔致力于“精确的”经济学规律的研究,坚持经济学法则具有科学性质,但经济学的规律性不同于物理学规律,这也是米塞斯和哈耶克后来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进行明确区分的思想之源。“理论性科学的目标是教我们把握现象的类型(经验形态)和典型关系(规律)。通过这些类型和典型关系,理论科学可以向我们提供理论性理解,一种超出当下经验之外的认知。”[12]

门格尔的这种方法强烈影响了米塞斯。米塞斯强调经济理论研究的先验性,提出先验主观主义,哈耶克在理论研究的前期也同样持此观点。从门格尔开始的所有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都没有忽视经验的作用,但都指出演绎法对理论经济学研究是重要和必要的。应该说这也是该学派对经济学科学性的捍卫。

三、方法论个人主义:经济学中的哥白尼革命

门格尔主张社会科学中采用精确研究方法,但要从最简单的构成要素开始,而最简单的要素,在规律的作用下,就形成复杂的人类现象。经济现象最终可以还原为个人经济活动这个最简单的构成要素,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必须从个人活动开始,门格尔称之为“原子论”或“综合的”方法。米塞斯认为门格尔开启的这个传统是社会科学中的哥白尼革命,也是奥地利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家的重要方法论差异。哈耶克也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门格尔坚持的是“真个人主义”。拉尔斯·伍德(Lars Udehn)也认为“方法论个人主义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明确的原则源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13]

门格尔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指出,“国民经济”现象并不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生活进行整体、直接描述,而是一个国家无数个人的经济活动的共同结果,必须从个别活动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在《经济学方法论》中他持续强调了这一点,“国民经济并不是一个大型的单一的经济;它绝不是与该国中的诸个经济活动相对立、或其之外存在的东西。作为最一般形态之现象的国民经济,乃是我们诸多单个经济活动之特有的排列组合。”[14]经济理论研究的主题,如货币、市场、劳动分工、法律等社会制度都是从社会中的个人开始的。基于此他认为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是不适当的,德国历史学派将社会现象与自然有机体进行类比,认为社会现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反对原子论的方法。在门格尔看来恰恰只有通过“原子论”的方法,我们才能认识到社会现象的整体性质。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一直是社会科学中持续争论的话题,也是门格尔和德国历史学派争论的另外一个焦点,这也奠定了门格尔及后来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侧重分析微观经济现象的基础。米塞斯、哈耶克、拉赫曼以及罗斯巴德都传承了这一方法论传统。米塞斯把经济学作为人的行动之科学,在他的理论框架中,只有个体才能进行选择与感知,具备行动能力。米塞斯在20世纪30年代参与的社会主义核算的论战中认为,只有个人主义才能理解经济社会的复杂性,遵循方法论个人主义得出社会主义计算之不可能的结论。哈耶克深入探讨了真伪个人主义的起源和哲学基础,指出真个人主义首先是一种社会理论,同样基于方法论个人主义促使他对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进行方法论质疑,指出凯恩斯以总量研究为基本纲领的理论缺乏微观基础。

当然门格尔以及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个人主义不同于政治学个人主义,也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的个人主义。门格尔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是要把经济现象置于社会中的个人行动中去解释,认为经济现象发生于个体层面,终结于社会层面,赋予个人以浓重的社会与文化色彩。门格尔的方法论个人主义“否定了纯粹自我的存在和标准的真空,将个人置于社会历史语境中。”[15]后续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也都坚守这一点并将理论不断向前推进。

四、“有机的”秩序进化:基于方法论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必然选择

哈耶克指出,对于社会科学我们是从内部进行观察和研究,而在自然科学中我们从外部进行观察和研究。从门格尔开始的奥地利学派一直坚持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方法论,注重从个人出发,给予人的主观性以高度关注,强调时间与无知在经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新古典经济学基于牛顿时间强调均衡与知识凝固的分析框架不同,奥地利学派理论基于真实时间强调时间、过程与非均衡的重要性。在过程中我们关注变化、知识、创新等复杂问题时,进化理论就自然进入分析的视野中,因为“进化是描述过程和变化的自然语言”。[16]

门格尔指出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都处于时间流中而向我们展示出持续变化的图景,关注变化对经济学方法论是极为重要的,基于精确取向研究的理论经济学中内含了变化与过程,在他看来德国历史学派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德国历史学派强调社会现象和自然有机体之间的相似性,但门格尔指出这种相似性是极有限的。自然有机体是由以完全机械的方式服务于整体的各个部分构成的,是纯粹因果过程的产物,是自然力在机械地发挥作用。而社会有机体是有感情、有思想、行动着的人努力的结果,不能被完全理解为纯粹机械力量在发挥作用。他区分了两类社会现象:一类是人们共同意志的产物,另一类是社会中的个人为实现目标进行努力的非意图的结果,门格尔将第二类现象的起源称为“有机的(Original)”,并认为市场、竞争、货币、语言、宗教、法律甚至国家本身属于此类,而此类现象与自然有机体存在根本差异,“类似于机械力量与人的意志、机械力量作用的结果与个人目的的活动的结果之间的差别”。[17]因此在时间的流逝中展开的上述社会制度的形成与演进问题被门格尔认为是“社会科学中值得讨论,也许是最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 ”[18]

门格尔研究了货币的起源,并发展出一种有机秩序理论。他考察了货币的产生过程:最初人们之间只是进行物物交换,将过剩的东西带到市场上的人,要想交换到他所需要的东西,就不仅要寻找需要他的东西之人,还要找到能够满足他需要物品的人,这就使得交换活动面临许多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障碍呢?每个市场交换者会发现他们对于某种物品的需求远大于对其他物品的需求,这种物品就可以作为交换的中介,通过这种中介,虽然不能直接实现他的目标,但从根本上他依然可以通过这个中介物品达到目标。总之人们在漫长的交换活动中逐渐选择出那些最容易发挥交换手段功能的物品。“有若干种物品在交易中,人人都乐于接受。这些东西随时间和地点之不同而不同,但都具有可售性,最容易运输,最耐用,最容易分割的,因而,可以交换到其他物品。”[19]货币形成被置于一个过程中,而且货币是人类行动但非人类设计的结果。然后他把研究推及新居住区、法律、语言、道德规范、其他大量的经济制度甚至国家本身的形成过程,论证了这些社会制度都与货币的起源类似,是“有机的”产生的,而且门格尔指出“对于‘有机地’形成社会构造物之起源进行精确理解的方法,与解决精确的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课题的那些方法,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回事。”[20]这是门格尔用亚当·斯密的无形之手解释社会制度的形成。

门格尔虽没有提及进化的字眼,但这正是后来哈耶克论及社会制度进化的起源,是哈耶克对门格尔主题的再发现,哈耶克在门格尔有机秩序的基础上提出自发秩序概念,并认为“市场竞争是一个创造性的发现程序”。[21]制度进化是哈耶克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他后期理论的方法论核心。制度形成的过程中,门格尔继续给予时间、过程和行动者可能犯错误以高度重视,这也是门格尔之后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一直秉承下来的传统。如卡伦·沃恩指出的:“奥地利学派学者从未一干二净地忘记知识、时间、过程的重要性,无论他们怎样融入新古典的正统之中。”[22]在时间、过程与非均衡中,奥地利学派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即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中被剥离了血与肉的“理性经济人”,更体现了经济学的人文特征,这也是一定程度上包括门格尔在内的奥地利学派被看做实在论者的重要原因。

五、结语

门格尔开启了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方法论研究的传统,这是该学派在众多的经济学的理论中独树一帜之处。主观主义是核心的方法论特征,方法论个人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强调演绎法与归纳法互补、缺一不可的同时对于演绎法的充分重视、对社会制度起源与发展的进化解释都是基于方法论主观主义的。基于这些方法论特征门格尔强调经济学的理论本质而非功能性联系,钟情于对经济现象本质的研究,批判经济学的数学化,“弥漫着一种亚里士多德的气质”,[23]赋予社会经济中行动的个人以强烈的文化色彩。门格尔的经济学一方面体现了科学特征,另一方面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蕴,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这也是被该学派其他经济学家不折不扣传承下来的一种传统,不管理论走向何方,他们都坚守着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1][9][10][11][12][14][17][18][19][20][奥]卡尔·门格尔.经济学方法论探究[M].姚中秋,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前言)45-46,63,127,37,77-78,121,134,144,148.

[2][3][4][5][奥]卡尔·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M].刘赘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2,41,52.

[6]Lawrence H.White.Methodology of the Austrian School.Austrian economics[M].edited by Stephen Littlechild.E.Elgar.1990,371.

[7][美]伊斯雷尔·柯兹纳,穆雷·罗斯巴德.现代奥地利学派经济学的基础[M].王文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67).

[8]巴利·史密斯.亚里士多德主义、先验主义、本质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探究[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253-254.

[13]Lars Udehn.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background,history and meaning[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15]Lorenzo Infantino.Individulism in Modern Thought[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47.

[16][22][美]卡伦·沃恩.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在美国——一个传统的迁入[M].朱全红,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M].2008,195,40.

[21][23]Bruce Caldwell edited.Carl Menger and his legacy in economics.Duke University Press.1990,363,265.

Menger's Methodology of Economics

LIU Shu-jun
(School of Philosoph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Karl Menger opened the tradition that the Austrian economists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foundation of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and then he started the first methodology controversy in the history of the western economics.His methodology of Economic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subjectivism based on causality,in the research of the social science as economics as the typical we should combine deduction and induction and pay much attention to deduction,he approved of methodology individualism and developed the theory of organic order of some important social system.

Menger;methodology of economics;subjectivism;individualism;organic order

F091.343

A

1672-626X(2011)03-0011-05

2011-01-30

刘树君(1974-),女,河北廊坊人,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学哲学研究。

许桃芳)

猜你喜欢

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奥地利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浅谈刑法主观主义
我在奥地利留学时的点点滴滴
浅析李斯特的刑罚观
主观主义概率观溯源及其成就探析
延安整风运动历史考察
消防员 ——克雷恩(奥地利)▲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火药桶
居高临下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