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价值转型中的认同危机及其化解*
2011-04-11王永志
王永志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当代中国政治价值转型中的认同危机及其化解*
王永志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治价值主体、政治价值标准和政治价值目标的转型是不可避免的,其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政治价值分化,破坏原有政治价值体系的均衡,进而造成政治价值冲突。为避免政治价值体系崩溃所可能引发的政治价值认同危机,我们就需要不断强化主导政治价值的统摄力,充分发挥其整合功能,以消解多元政治价值之间的摩擦、碰撞和冲突,实现多元政治价值之间的共存、协调和统一。
政治价值转型;认同危机;政治价值整合;利益
政治价值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方面,它由经济体制转型引起,并在特征、内容、方向和目标等方面受到经济体制转型的内在规定。当代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这一转型改变了原有政治价值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打破了原有社会的利益结构,孕育了新型政治价值的萌芽。由于市场经济尊重与肯定人们合理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必将触动整个社会原有的政治价值体系,对人们的政治价值观念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一个社会整体的深层转型,只有扩展到价值观这个层面时,才有可能完成和实现。”[1]P38从这意义上说,正确认识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政治价值转型及其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一、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政治价值转型及其表现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不仅对政治价值转型提出了客观要求,而且为政治价值转型提供了契机。一方面,由于原有的政治价值体系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它不能与市场经济实现有效对接,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建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政治价值,通过发挥其普遍的规范、引导和评价作用,以获得持久的政治价值支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政治价值的更新,为政治价值转型提供了动力机制,其合理性就蕴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和活力之中。客观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要求社会主义政治价值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型,但是,由于政治价值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新型政治价值孕育和生成之前,原有的政治价值还将继续存在并发挥一定的规范作用,这将是一个新旧政治价值不断交织、碰撞、冲突和斗争的过程,因此,政治价值转型是不可能与经济体制转型完全同步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转型不是对原有政治价值的完全否定,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根据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创造性地转换传统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使传统文化的合理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通过文化的自我发展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2]P194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因此,政治价值的转型就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它的完成必将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政治价值的转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价值主体的转型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集体是唯一的政治价值主体,个人不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人格,而是附属于集体,集体的政治价值取向、标准和评价成为规范个人政治行为的基本准则。由于承认集体是唯一的利益主体,因此,计划经济更加关注集体利益的实现,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应该而且必须服从集体利益。计划经济扼杀了个人的主体性,不利于发挥个人的主体创造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个人对集体的依附关系开始被打破,具有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市场经济主体开始形成。市场经济承认多元主体的存在及其独立的利益,它充分调动起了具有独立、竞争、开放、平等和民主等意识的多元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整个社会的生机和活力,“交换关系中的等价原则,强烈地表现为所有人的有用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这样就促进了自由、平等,人权的新观念确立和广泛流行。”[3]P67
(二)政治价值标准的转型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资源完全附属于行政,它的配置不是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的,而是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以集中统一的形式进行的。由于上级掌握着资源的垄断权,可以根据国家建设需要进行资源调配,因此,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的安排,在上级的指令性计划下进行生产。由此可见,计划经济的运行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它更多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判断和领导能力,这必然导致对长官意志和个人权威的盲目遵从,加剧对人治的依赖。市场经济是以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为基础的,它否定等级秩序,倡导人人平等的基本理念,这有利于打破人身依附关系,培养和增强人们的平等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不再完全依附于国家,而是具有独立地位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为了实现和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他们客观上需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和规范的市场经济秩序。同时,市场经济具有自身的弱点,它离不开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有效克服市场经济的弱点,就需要一种强有力的手段,通过规范人的行为,保证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政治价值追求,法治克服了人治的弊端,为市场经济的规范、健康和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政治价值目标的转型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将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目的与社会主义经济手段相混淆,过分强调两者的同一性,忽视其差异性,致使我们将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相等同,片面强调通过计划经济实现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目标。无疑,这种认识由于片面强调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试图以合目的性取代合规律性,最终割裂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导致人们过度追求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目标,忽视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目标的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开始摆脱原有观念的束缚,逐渐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起来,基于此,经济手段不再被认为仅仅从属于某一种社会制度,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P373因此,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目标,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自的优势,实现两者的互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目标的基本途径,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目标的认识更加客观和务实,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共识。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价值认同危机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社会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利益主体呈现出多元化,国家、集体和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都具有相对独立的利益要求。在利益机制驱动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政治价值分化,破坏原有政治价值体系的均衡,引起政治价值冲突。政治价值分化,必然加剧人们的政治价值困惑,增加原有政治价值体系的整合难度,破坏稳定的社会政治秩序,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震荡。
政治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对既有的政治价值体系的认可和肯定。由于政治价值具有规范性功能,因此,当人们一旦认同某种政治价值体系,就会自愿接受其引导,并逐渐将其内化为一种行为准则。“在群体内部对共同价值的认同是维护一个群体稳定的必要条件,在群体之间对一些价值的相互认同是进行对话、达成共识的先决条件。”[2]P152一般来说,政治价值认同可以划分为自愿型政治价值认同和强制型政治价值认同两种形式:自愿型政治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出于自我需要而对某种政治价值体系所产生的认同;强制型政治价值认同是指人们在外在强制力作用下对某种政治价值体系所产生的非自愿认同。自愿型政治价值认同是人们自我意识的结果,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旦人们自愿认同某种政治价值体系,就会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对社会政治稳定产生积极作用。强制型政治价值认同是人们非自我意识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由于它是强制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即使人们产生了对某种政治价值体系的认同,也仅仅是暂时的,不可能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对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其隐藏着破坏社会政治稳定的消极因子。
人们对某种政治价值体系的认同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种因素影响下,人们可能会怀疑甚至否定既有的政治价值体系,对其产生困惑,难以进行自我规范、引导和评价,最终导致政治价值认同危机的产生。在自愿型政治价值认同的情况下,政治价值认同危机的发生主要根源于外在因素的变化。例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人们的政治价值观念产生一定的冲击,致使人们对既有政治价值体系产生怀疑,进而引发政治价值认同危机。在强制型政治价值认同的情况下,政治价值认同危机的发生主要根源于内在因素的变化,即它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结果,体现着人们对旧的政治价值体系的反思、批判和否定,以及对新的政治价值体系的内在期望、要求和认可。政治价值认同危机必然引发政治价值失范,导致政治价值冲突,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政治价值认同体系会逐渐成熟和完善起来,并最终将取代旧的政治价值认同体系。
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即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命,就需要吃、喝、住、用,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对人来说,这种需要是由人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我们可以称之为自然性需要,它以人们的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以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和能力的交换为主要表现形式。作为一个社会存在物,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精神基础,即人以象征性的语言符号为中介,从主观意识上对客体进行抽象性把握,以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需要。对人来说,这种需要是由人的社会本性所决定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性需要,它以人们的精神生产为主要内容,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由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因此,人的自然性需要是“以被扬弃的形式包含在社会性需要之中,自然性需要从属于社会性需要。”[5]P91
需要是联系主体与客体的中介,而要反映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以及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就要涉及价值范畴,一般而言,对主体来说,客体对主体有用,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那么,客体就是有价值的。政治价值存在于政治生活领域,它产生于政治主体与满足他们需要的政治客体的相互关系之中,所以,人的需要是政治价值产生的前提,而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政治客体的存在是政治价值产生的基础。如果一种政治客体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那么它就具有一定的有用性,即具有一定的政治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价值是与人们对政治客体的认同联系在一起的,政治客体的认同度越大,表明其有用性越大,那么,它的政治价值就越大。因此,一种政治价值能否得到人们的认同,关键要看政治客体能否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我国的政治价值是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它是广大人民群众为消灭剥削,消除阶级压迫,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觉进行历史选择的结果。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反映和维护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认同。可以说,正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政治价值才能成为社会的主导政治价值,对非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发挥领导和统摄作用,同时,也正是因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政治价值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对社会政治生活发挥着持续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应该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个人从属于集体,个人只能通过集体获得自己必要的利益,因此,如果不认同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个人可能无法获得自己必要的利益,这意味着个人的成本和收益将不成比例,个人即使付出再大的成本,其收益可能几乎为零,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认同度是较高的,非社会主义政治价值难以动摇其主导地位,认同危机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个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增强,开始逐渐摆脱集体的束缚,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日益分离的情况下,个人不再可能通过集体获得自己必要的利益。这样,如果人们再仅仅遵从原有的主导政治价值,继续坚持通过集体获得自己必要的利益,那么,相比较而言,他们付出的成本将增加,而收益则呈现递减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人们就不再可能仅仅遵从原有的主导政治价值,而是表现出不同的政治价值诉求,以期实现通过较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更大的收益。作为一种利益经济,市场经济尊重人们的利益要求,而多元利益要求必然促进多元政治价值的生成,如果人们通过认同某种非主导政治价值,能够实现以较小的成本投入,获得较大的收益,那么这种非主导政治价值就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随着它的发展,其与主导政治价值之间的冲突将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必将加剧政治价值的认同危机。客观上,当代中国的主导政治价值并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非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也获得了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样,主导政治价值与非主导政治价值之间的冲突,以及非主导政治价值之间的冲突将造成人们政治价值生活的混乱,其势必引发当代中国的政治价值认同危机。
三、当代中国政治价值危机的化解机制
建构一种和谐、统一和优良的政治价值生活秩序是人类的政治价值理想,但是,这一政治价值理想的实现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在社会生产力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这一政治价值理想的实现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可以说,自从人类开始政治生活以来,人类对理想政治价值生活秩序的探索和追求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这不仅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推进其他社会生活的改善。作为政治主体,人具有不同的政治价值诉求,这样,如果没有主导政治价值的统摄,或者主导政治价值的统摄力已经弱化,不能发挥持续、有效的整合功能,那么多元政治价值之间排斥、否定和冲突就将不可避免。为克服政治价值分化的消极影响,避免政治价值体系崩溃所可能引起的政治价值认同危机,就需要不断强化主导政治价值的统摄力,充分发挥其整合功能,以减少多元政治价值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实现多元政治价值之间的共存、协调和统一。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政治价值的分化,促进多元政治价值的生成,进而造成政治价值冲突。同时,政治价值冲突将导致人们的政治价值困惑,诱发政治价值认同危机,阻碍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进行政治价值整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市场经济具有双重效应,它在培育独立人格,更新政治价值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将人逐渐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在不断异化过程中,人日益依附于商品,成为商品的附属物。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7]P775人的异化,贬低了人的自我价值,使人在物欲中逐渐丧失了政治价值目标,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政治价值认同危机,因此,要消除市场经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就需要借助外力,即通过发挥人的政治价值自觉性,进行政治价值整合。
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4]P138现阶段,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多层次性,所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成为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社会主义制度所规定,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体现着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既有居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也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在分配方式上,必然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随着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利益主体必然不断分化,致使社会利益结构呈现出多元化态势,这必将引起人们政治价值取向的变化,进而改变原有的政治价值生活秩序。因此,进行政治价值整合是应对政治价值多元化,消除其危害的客观要求。
政治价值整合不是简单地将各种政治价值进行排序和组合,而是按照最优化的原则,在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前提下,对其他非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进行统摄、引导和规范,以建构一个有机、均衡和互动的政治价值系统。由于我国实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因此,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理所应当成为主导政治价值,对其他政治价值发挥着主导作用,并最终决定着政治价值整合的性质、方向和途径。可以说,通过发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统摄、引导和规范作用,实现对非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整合是当代中国政治价值整合的主要任务。
政治价值整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化,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政治价值整合将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解决的具体任务是不同的,从而会对政治价值整合提出不同的要求,此时,为实现政治价值整合目标,就需要对政治价值整合的机制、手段、方式和途径等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政治价值生活的变化。现阶段,对多元政治价值进行整合,除了依靠国家力量之外,还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需要真正以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和兼收并蓄的精神,不断扩大多元政治价值之间的共识,在不断交融、互动和协同过程中增强社会主义政治价值的认同度。
客观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重新进行政治价值整合,而要完成政治价值整合的任务,我们还要从市场经济出发。由于市场经济是一种利益经济,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市场交换关系的实质,利益是社会的润滑剂,是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实际需要、利己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原则;只要市民社会完全从自身产生出政治国家,这个原则就赤裸裸地显现出来。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的神就是金钱。”[7]P194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从利益出发,通过对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我们才能找到进行政治价值整合的根本途径。市场经济对多元利益主体的培育,无疑会增加政治价值整合的难度,因为“利益实质上是主体的、利己的、单个的利益,……利益被升格为人类的纽带——只要利益仍然正好是主体的和纯粹利己的——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使人类彼此隔绝,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6]P24这样,要减少政治价值整合的难度,就必须建立一种能够反映和实现人们利益的新机制,通过发挥其利益整合功能,进而增强人们的政治价值认同感。可以说,利益整合是政治价值的基础,政治价值整合的实质就是利益整合。
利益整合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法律或行政等多种手段对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所进行的调整、重组和优化。利益整合以建立一种能够反映不同社会主体利益的共同体为根本目标,以建立科学、合理、统一和完善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等为主要内容。合理的利益整合“能够减少人们的‘对抗’和‘离心’,同时也能够增加社会的‘向心力’和‘合作’。”[8]P138现阶段,我们应该在明确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要求和界限的基础上,着力建构新集体主义,以实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辩证统一。应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我们进行利益整合提供了可能,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客观上具有共同的利益要求,这就为政治价值整合提供了基础,因此,只有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才能顺利进行政治价值整合,社会主义政治价值才能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接受和践行。
[1]赖传祥.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J].江汉论坛,1994,(7).
[2]兰久富.全球化过程中的价值多样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陈新汉.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哲学审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D6
A
1004-3160(2011)06-0051-05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与核心价值研究》[编号:07JJD810156]阶段性成果之一。
2011-09-07
王永志,男,河南汝南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价值。
责任编辑:谭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