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义
2011-04-11阎树群
阎树群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论科学发展观的政治意义
阎树群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科学发展观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它集中反映了党的政治理念,明确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质,突出强调了党的政治能力,既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又是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思想武器。
科学发展观;政治理念;政治本质;政治能力
科学发展观不仅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不仅作为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作为我们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涵义,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集中反映了党的政治理念
科学发展观总括了党的执政经验。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已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执政经验。其中既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局部执政的经验,又有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经验;既有领导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经验,又有领导经济建设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经验;既有统领国内事务和驾驭复杂局面的经验,又有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经验;既有遭受挫折的沉痛教训,又有从失误中奋起不断走向胜利的经验;既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丰富经验,又有十六大以来形成的新鲜经验。科学发展观即是在对党各个时期的执政经验作出科学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和形成的,它总括和涵盖了我们党各个时期执政的基本经验。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国以来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经验概括为六条,即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这六条经验都集中地体现在科学发展观这一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使之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理论性。这些经验,从党的性质和宗旨看,从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的辩证统一看,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党执政基本经验的凝练和总括,又是进一步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锐利武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既是发展理念的创新,同时也是执政理念的创新。执政理念作为执政的指导思想,体现为执政党的宗旨、目的和价值取向,决定着执政党的执政行为。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邓小平的一切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准绳,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和“执政为民”,再到胡锦涛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反映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程,贯穿在其中的本质内容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上来。只有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落到实处。从发展理论看,科学发展观系统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从执政理论看,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为谁执政、怎样执政、靠谁执政等一系列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问题,是对党的执政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对党的执政环境的认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4年6月29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在同年8月22日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又提出了执政环境这一重要概念,从而使执政理论的基本内容扩充为七个方面。可见,执政环境是我们党在不断深化对执政理论的认识中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反映了我们党以更加务实和开放的姿态来审视执政问题的政治理念。执政环境的概念表明,党的执政活动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而是处在特定的环境中并受各种环境的制约。这种环境既有社会的,又有自然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研究和改善执政环境,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执政理论认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科学总结既往的执政经验,而且要求必须科学、深刻地认识执政环境,认识党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下执掌政权和领导发展的。它强调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国内,通过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创造一个宽裕的经济生活环境、民主的政治生活环境、向上的精神生活环境与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在对外关系上,坚持走和平、文明、开放的道路,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为构建和谐世界并在经济全球化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它又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持续发展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对执政环境的新认识,突出反映了我们党的政治理念越来越具有广阔的世界眼光、自觉的历史眼光和深刻的忧患意识。
二、科学发展观明确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质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决定政治路线。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历程表明,思想路线正确,政治路线也就正确;思想路线出现偏差,政治路线就会发生失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毛泽东为我们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重新恢复和进一步确立了这条思想路线,实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党的十六大又提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在党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的历程中,实事求是始终是其中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是用中国语言表达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回答了关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总结发展的经验、分析发展的障碍、确立发展的目标;与时俱进地审视发展的环境、创新发展的理念、探寻发展的模式,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发展问题上的生动体现。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的政治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科学总结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国情作出了正确判断,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这条政治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党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因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基础上,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强调发展应当是质量和数量、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可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基本路线在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中的集中体现。不讲发展,不首先抓好经济发展,不符合党的基本路线;不讲科学发展,不抓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样不符合党的基本路线。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就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的政治优势。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着自身的政治优势,这是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克服重重困难、成就千古伟业的重要原因。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落实,进一步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第一,传统优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经历了无数次艰难曲折,开创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因而享有崇高的政治威望和巨大的号召力。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党所倡导的正是人民所要求的,因而一呼百应,党的主张能够得到坚定有力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很快形成共识,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思想,再次体现了我们党的这一政治优势。第二,制度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并列,作为90年来党领导人民奋斗和创造的重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基本前提,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明显优越性就是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只有在这一社会制度下才能做得更好。第三,道路优势。邓小平曾经意味深长地指出,中国之所以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是因为我们走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在于,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必须做到既重视效率又强调公平,必须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缺乏生机和活力的传统社会主义的重要之点。科学发展观是一种重视效率又强调公正的发展观,是一种致力于建立充满生机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是一种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又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势的集中体现。
三、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了党的政治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党。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又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之间既有理论层面和侧重点的区别,又具有内在的联系。科学发展观是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居于理论核心地位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贯穿包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内的其他重大战略思想的一条主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党的执政能力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它是执政条件下党的政治能力的集中表现。诚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具有高超的总揽全局、科学筹划、统筹兼顾、系统协调的政治能力。但是,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建设并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有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科学发展观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又有赖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只有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指导实践,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转化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工作能力,才能抓住发展机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从理论特征看,科学发展观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因此其贯彻落实必然对党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客观现状看,总体上说,我们党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是相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适应,特别是一些党员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脱离群众等问题比较突出,妨碍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因此,必须从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入手,着眼于提高全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强调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科学执政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否做到科学执政,既是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能否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坚持科学执政,即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手段必须符合时代要求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就在于它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的。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始终面临的基本问题。能否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的意义。过去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曾急于求成,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其结果欲速则不达,受到了客观规律的惩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也曾片面强调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面,忽视了人类适应自然、顺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由于违背自然规律,其结果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浪费,进而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同样受到了客观规律的惩罚。科学发展观在科学总结以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更加强调党必须坚持科学执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更加符合规律。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执政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只有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彻底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简单依靠行政命令甚至违背经济社会规律瞎指挥的方式领导经济的做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总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科学执政以促进科学发展,就要求我们在尊重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同时,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D6
A
1004-3160(2011)06-0047-04
2011-09-20
阎树群,男,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
责任编辑:肖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