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的综合国力观

2011-04-11雷国珍

湖湘论坛 2011年6期

雷国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论毛泽东的综合国力观

雷国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毛泽东非常重视发展综合国力。他认为,在战争年代,是战争双方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和平时期,各国在世界舞台的不同表现,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表现。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为提高中国综合国力的伟大事业,从理论上思考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性以及其他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综合国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毛泽东努力探索提高综合国力的路径,其中有许多成功的东西,为当时提高综合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一些不成功的东西,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毛泽东;综合国力;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唯一的执政党。毛泽东作为执政党的最高领导人长达28年。他所考虑的问题都包括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包括在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些都和综合国力密切相关。尽管他没有提出综合国力的科学概念,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国力观。本文拟就毛泽东综合国力观的形成过程、特殊内涵及其时代特征作粗浅的分析,不妥之处,请行家指正。

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资源、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外交、国民素质以及民族的意志力、凝聚力等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毛泽东没有提出和使用综合国力的科学概念,但并不因此影响他对综合国力问题的认识,他很早就对综合国力问题有深刻的分析。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战争是力量的竞赛。”[1]P220也使用了人力、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的概念。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对中日双方的特点即综合国力作科学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的,但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人民的科学结论。他认为,日本方面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比中国要强,但人力、物力又不足,相反,中国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方面不如日本,但由于是大国,在人力、物力方面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战争的正义性和得到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中国人民经过持久抗战,一定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毛泽东提出上述概念,并从综合国力的角度来认识战争的胜负,是他综合国力理论萌芽的重要标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明确提出:“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2]P695。实践证明毛泽东的分析是科学的。中国人民在1945年最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9年3月5日,在中国民主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既然是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就开始研究革命胜利后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其中包括对中国国情、中国综合国力的科学认识。他在全会上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这也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从这一点出发,产生了我党一系列的战略上、策略上和政策上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进一步的明确的认识和解决,是我党当前的重要任务。”[3]P1430他认为,在中国要真正解决战胜我们的敌人的问题,“只有待经济上获得了广大的发展,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才算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4]P1433这个时期,毛泽东的综合国力理论有了新的重大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表现为:第一,对中国基本国情,特别是现代工业和农业及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了科学的认识;第二,提出了从综合国力即中国国情出发,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思想;第三,提出了把提高综合国力作为革命胜利后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的思想;第四,初步论证了综合国力同最后战胜敌人有着密切关系的思想。这些重要的思想对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是中国历史是最深刻的变化。如果说,在这之前,党面临的任务是夺取政权和争取民族解放和独立,那么,从现在起,党面临的任务就是巩固政权,把人民带上富裕之路,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这些问题的解决,说到底,就是一个如何提高综合国力的问题。正是这个变化,毛泽东对综合国力的考虑进入到更深层次,从而丰富了他的综合国力理论。

1950年9月25日,毛泽东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的伟大任务。尽管在建国初期恢复国民经济时还谈不上增强综合国力,但为增强综合国力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在为党酝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他的综合国力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落脚点,应该是实现国家工业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在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时,明确提出“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4]P268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超过美国的问题。他说:“我们这个国家建设起来,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完全改变过去一百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被人家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4]P296必须指出,毛泽东这个时候提出的主要是钢铁产量要超过美国。但是在他看来,钢铁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标志,如果在钢铁生产方面有所突破,有所超过,综合国力中的其他指标应该不在话下。

1957年,毛泽东到莫斯科参加纪念十月革命四十周年,他在纪念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诚恳地承认:“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并郑重地提出“要把中国变成真正的大国。”[5]什么是“真正的大国”,毛泽东没有作明确的解释,但其基本含义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在综合国力方面真正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达到与政治大国和人口大国相适应的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军事遏制和经济封锁政策。为了迫使中国就范,它们经常掀起反华浪潮。它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依仗着它们的综合国力比我们强。对此,毛泽东有非常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帝国主义制造反华事变,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也许他们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同时,中国人民从中激发出高度的热情,“树立雄心壮志,一定要在经济上和文化上赶上并超过最发达的西方国家。”[6]在这里,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不仅要在经济上超过最发达的西方国家,而且要在文化方面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这是毛泽东综合国力观的重大发展。

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出现新的特点,毛泽东的提高综合国力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增强综合国力的思路越来越清淅。他清醒地意识到,手中没有一把米,唤鸡鸡不来。作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对物质第一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独特的感受,毛泽东曾经多次说过,中国在近代史,即从1840年到1949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且除了抗日战争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中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决社会制度方面的问题,也为解决经济技术落后的问题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中国人民,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后,考虑得更多的问题是如何保证中国立于世界民族强林之中,如何在他的有生之年中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状况。他说,1949年中国解放,我是很高兴的,但是,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真正最后解决,因为中国很落后,很穷。鉴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高,在国际事务中发言的份量不够重,主要是综合国力不如人,“人家看不起我们,主要是我们的粮、钢、机械少。”[7]即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特殊年代里,毛泽东也还是注意提高国家的生产力水平。1970年12月18日,他在会见美国友好人士斯诺时,表示对我国生产力水平不如美国愿作自我批评。[8]P495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毛泽东多次使用“实力”这个概念。1975年,他提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是要讲实力,没有实力,在国际上说话就没有人听,说话就没有份量,为了增强中国的实力,他支持邓小平对全国实行整顿。应该说,“实力”概念的提出和经常使用,是毛泽东综合国力理论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标志。

毛泽东的综合国力理论内涵十分丰富。其中许多重要的思想显耀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是毛泽东所处的时代对综合国力认识的最高理论成果。

第一,毛泽东对综合国力的内涵和重要性的认识。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这里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综合国力中各要素的力量,即政治力、经济力、军事力、文化力;二是各要素力量按照内在规律组成一个有机体,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综合国力;三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综合国力有机体大于各要素力量相加之和。无论是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人力、物力、经济力、军力和政治组织力等综合国力的要素,还是他经过反复探索、反复思考后使用的实力的概念,都深刻反映出毛泽东对综合国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取得重大成果。在他看来,战争年代的战争就是综合国力的比赛,综合国力不仅规定和影响着双方一切政治上的政策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而且,还影响或规定战争是否是持久还是速决的,战争的最后胜利归于那一方。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后,必须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巩固无产阶级的政权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和平年代,综合国力的大小与强弱,影响和规定一个国家的内外政策,影响和规定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战略,影响和规定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毛泽东指出:“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第二,毛泽东关于增强综合国力的目的的思想。简言之,提高综合国力的目的在于迅速摆脱中国落后挨打的境遇,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不是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毛泽东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他的前半生有直接受帝国主义欺负的经历,对落后挨打有切肤之痛;他的后半生,作为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深深地感受到西方各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仍然虎视眈眈,如果不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中国综合国力落后于西方国家局面,落后挨打的历史悲剧还将会重演。毛泽东告诫全党:“如果不在今后几十年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9]848-849正因为这样,努力提高中国的实力,一直是毛泽东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1963年毛泽东在修改《关于工业发展问题(初稿)》时就明确地指出:“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毛泽东根据历史的经验教训,把改变国家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即增强综合国力同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唤起了全国人民增强综合国力的紧迫感。这是毛泽东的重要贡献之一。

增强综合国力不仅仅为了结束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境遇,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提高综合国力不是为了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在中国历史上,中国的综合国力曾经处在世界最先进的行列;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朝代也曾因实力雄厚而不断拓展疆土,经略四方,乃至称霸一时;在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中也有“内圣外王”之说。现在的问题是,在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后,会不会重走历史的老路。毛泽东作出决不走历史老路的回答。他多次指出,中国富起来了以后,也绝不称霸。他把“不称霸”作为我国内外政策的重要原则之一。在综合国力得到增强后,中国不能无所作为。作为世界维护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进步的重要力量,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将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增强综合国力的途径就是实现现代化。如何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毛泽东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当然,要增强综合国力,首先要扫除影响增强国力的障碍。中国在近代史上为什么挨打,既有综合国力不如人的原因,也有社会制度腐败的原因。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解决了影响增强综合国力的社会因素,为增强综合国力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解决社会制度方面的原因只是为增强综合国力提供了可能,如何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还需要寻找正确的途径。对此,毛泽东进行了艰辛的探索。1957年,他明确提出:“我们现在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9]P771-7721958年1月在南宁会议上,他又明确提出:“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上来”。[10]P109这些论述是毛泽东探索增强综合国力途径的重要成果。

毛泽东关于增强综合国力途径的思想凝聚在他关于实现现代化思想中。毋庸讳言,毛泽东没有太多的直接关于现代化的论述。但是无论是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初步提出四个现代化设想,还是1964年周恩来在第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对四个现代化的全面阐述,或是1975年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申,都是经过毛泽东的批准同意,周恩来的三个政府工作报告都是经过毛泽东审定的。应该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是毛泽东的重要思想之一。实现现代化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的。而从增强综合国力的角度来看问题,实现现代化则是最主要的途径。

毛泽东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对我国综合国力不如人的状况表示高度的关注,并努力探索增强综合国力的途径。这个功勋将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由于毛泽东是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的综合国力理论对全党和全国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首先,毛泽东的综合国力思想对于全党认识中国综合国力的现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全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了基本出发点,激发全国人民为改变中国综合国力落后于人的状况而努力工作。毛泽东非常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综合国力与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不缩短这个差距,甚至超过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还将重蹈落后挨打的覆辙。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产生了浓厚的忧患意识。他既要为国家政权是否巩固而操心,又要为中国能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而担忧。这种忧患意识象一副清醒剂,使全党对我国综合国力的状况有比较科学的认识。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从旧社会所接收的综合国力方面的遗产是十分可怜的。因此,我们面临的增强综合国力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只是为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供可能,如何将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一是要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靠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审视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人们在这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惨重的教训。一方面,由于毛泽东对增强综合国力的理论中有许多富有远见的成份,由于党在增强综合国力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由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速度是前未所有,综合国力的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无可否认的。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速度和重量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仍然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其次,毛泽东关于综合国力的理论还带有时代的痕迹,或者还存在某些缺陷。一些论者认为,毛泽东在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期间,忽视发展社会生产力,忽视发展国民经济,忽视增强综合国力。笔者不能苟同这些观点。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毛泽东是重视增强国力的。但是,我们从毛泽东关于综合国力的理论中也可以看出以下历史痕迹:

一是在增强综合国力的速度上有急于求成的倾向。这种倾向集中表现在1957年前后提出的“赶英超美”口号。毛泽东说:“十五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者超过英国。”[5]到1958年5月,“气温”上升,八大二次会议内定7年超英,15年赶美。8月更“热”,北戴河会议提出,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就可以超过英国,超过美国也不要15年,7年就够了。毛泽东还在会上说过,不用很长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变为四个美国。毛泽东急于在他的有生之年改变中国综合国力落后于人的面貌,其出发点是必须肯定的,赶英超美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可以激励全国人民为增强综合国力而努力奋斗。但是,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其内在的规律,违背这些规律,综合国力的增强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实践证明了这一点,当毛泽东急于求成时,他的强国梦未能实现。

二是在增强综合国力的方法上,毛泽东误入了歧途。毛泽东提出的或者实践过的增强综合国力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依靠迅速变革生产关系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达到增强综合国力;第二种方法是通过抓阶级斗争的方法来促进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增强;第三种方法是通过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来促进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增强。对于这三种方法,我们来作历史性的分析,就会发现毛泽东提出和实践这三种方法都有一定历史必然性。但是,客观地评价这三种方法又不能不承认它们存在严重的缺陷。

所谓历史必然性,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物质技术基础十分单薄,而我们面临国际形势又十分复杂:从五十年代开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掀起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这些国家把战争年代在军事领域中的科学技术迅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且一些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在生产领域中广泛运用,促进了这些国家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在此基础上,他们不择手段与中国为敌;这个时期的中苏关系因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而日趋恶化。无论是两种社会制度的竞争,还是其他方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不能不寻找最有效的方法来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而上述三种方法正是毛泽东最熟悉的,也是他在民主革命运用得最成功的方法。

所谓缺陷,就是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的结果来看,这三种方法都没有取得预期效果。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反映了毛泽东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片面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这一点,毛泽东自己都承认的。他说:“我注意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问题,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9]P829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毛泽东寻找到的三种增强综合国力的方法都是在战争年代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是他最熟悉的,运用起来得心应手。但是增强综合国力毕竟不是战争,如果简单地搬用革命战争的经验或方法,就可能给增强综合国力带来不良的后果。

最后,毛泽东关于综合国力的理论是一笔丰厚的遗产。毛泽东关于综合国力的理论是毛泽东所处的时代的产物。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在这个理论中打上时代的烙印,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他对综合国力的内涵的认识上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他没有使用综合国力这个科学概念,这不仅仅是上个概念的问题,而且也反映了他在认识上的局限,或者说,毛泽东在这个问题的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不能促成他提出综合国力的科学概念。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它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值得我们继承下来。这是因为我们现在还是面临着增强国力的艰巨任务,我们担负着把毛泽东的强国梦变为现实的重任。正因为这样,毛泽东那种期待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愿望,那种敢于正视现实的事实求事的态度,那种探索增强综合国力的精神,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值得发扬光大。毛泽东在探索增强综合国力过程中的失误也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以让我们从中汲取许多教训,在增强综合国力问题少走弯路。

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接力赛。因为过去综合国力强大,不等于今天的综合国力强大;今天的综合国力强大不等于明天的综合国力强大;一时的综合国力强大不等于永远的综合国力强大。这一点为中外历史所证明。中国历史上在很大长时间内综合国力独占鳌头,周边国家因此而岁岁来朝。英国曾有“日不落帝国”之称,可谓综合国力盛极一时。然而,1840年经后的中国因落后而挨打。英国也被别人赶上和超过。历史的教训不可忘记。

毛泽东总结中外历史的深刻教训,形成了自己的综合国力观。随着时空的变化,我们不能照搬照抄毛泽东的综合国力观。但毛泽东的综合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示其科学价值。在新历史条件我们仍然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指导增强综合国力的伟大实践。

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综合国力观,必须从民族生存、国家兴旺发达、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增强综合国力。1840年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历史,都充分证明,综合国力是何等重要。没有综合国力,民族生存就成问题,就要受外国列强的欺负;国家就会四分五裂,国将不国;社会就会长期混乱,民不聊生。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是对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寄有厚望。如果不解决增强综合国力,这些厚望就会变成失望。一旦变成失望,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就会受到威胁。在中国,一旦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受到威胁,一旦动摇,一旦失去,中国社会就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也就可能给国外亡我之心不死的势力以可乘之机。因此,我们必须像邓小平所说:坚持把现代化建设作为重点,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除非打起世界战争,即使打世界大点名,打完了还搞建设。”[11]P64

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综合国力观,必须真正领会毛泽东综合国力的精髓。毛泽东的国力观的精髓在于综合。国力是多方面的。有经济的,有政治的,也有文化的。经济实力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一切都是建立的沙滩上,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迅速瓦解。政治实力是骨架。在中国,就是中国共产党通过90年探索所形成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构架。如果这一政治构架软弱无力,中国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一旦成为了一盘散沙,再有力量也无法发挥作用。文化实力是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一个没有灵魂的政党不可能担当起凝聚全社会领导全体人民的历史重任,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注定要走向毁灭。毛泽东时代比较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统一人们的思想,而后来我们一度忽视教育,导致人们的信念系统存在一些问题。这既是经济多元化的反映,也是利益主体多元的必然现象,同时,也是必须引起我们高度注意的问题。如果认识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就会一俊遮百丑,也会影响综合国力的增强,也会导致严重问题的发生。因此,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必须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综合国力观,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增强,不能单凭主观愿意,也不能只造热情。必须遵循增强综合国力的规律。应该说。毛泽东晚年是非常重视提高综合国力的。毛泽东也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把中国的综合国力赶超英美,解决中国人民的贫困问题。但是,毛泽东这一目标没有能变为现实。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探究其原因,就在于毛泽东未能遵循综合国力的规律,希望用变革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运用群众运动来增强综合国力,用革命战争年代的成功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这是不成功的。我们必须从中总结经验,使我们经过多年努力并继续努力的增强综合国力的伟大事业走得更好,取得更多成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及时总结的经验,不但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而且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不断深化认识,创造新的理论,为增强综合国力探出了一条科学之路。到2010年我们已经成功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个胜利来之不易。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都非常重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邓小平继续毛泽东综合国力的思想,对综合国力的认识达到空前的高度。江泽民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胡锦涛把提高综合国力的认识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都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巨大理论力量源泉。由于各种原因,毛泽东未能实现他的强国梦。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把我们的综合国力搞上去,实现毛泽东未曾实现的愿望,完成毛泽东未曾完成的伟大事业。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5]毛泽东.国际形势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M].1957.

[6]毛泽东.关于反华问题[M].1960.

[7]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小组长座谈会的讲话,1958.

[8]参见国防大学编辑.“文化大革命”研究参考资料(中册)[M].1988.

[9]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0]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A8

A

1004-3160(2011)06-0018-06

2011-09-10

雷国珍,男,湖南常宁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责任编辑:王习贤